生活 > 艺术世界 > 正文

国家宝藏:“样式雷”烫样,传奇世家创造的建筑传奇

在清代,出现了一个雷姓家族。前后200多年,7代人都是中国最高级的建筑设计师,先后在样式房主持皇家建筑设计,被世人誉为“样式雷”。

中国六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均打上了“样式雷”的烙印:圆明园、故宫、北海、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这些耳熟能详的建筑烫样都是出自样式雷家族之手。

1683年,清朝重修三大殿。康熙非常重视,有一次亲自来查看进程。

可是当工程举起大梁的时候,却被卯榫卡住了。康熙很不开心。所有人又害怕又不知道怎么办。这时,一个南方工匠,爬上大梁,用铁斧狠狠的锤了几下。大梁归位。康熙大喜,于是立马赐了名号,便有了今日的样式雷。

“样式雷”的名下,是一个极其庞杂的建筑体系。大到皇帝的宫殿、京城的城门,小到房间里的一扇屏风、堂前的一块石碑,都符合“样式雷”的种种规矩,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高超与严谨。

样式房一直以来的主管都是姓雷的,多少有点世袭的意味,但老雷家作为皇家建筑家族,从平凡到显赫,靠的就是精湛的手艺和智慧。“烫样”,便是样式雷最大的贡献。

圆明园万方安和烫样

建筑施工前,大多只要一张图纸就能敲定,然而大清事无巨细,为了方便和不懂建筑的王公贵族这些甲方沟通,烫样以纸板、秫秸和木头作为主要原料,用簇刀、剪子、毛笔、腊板、小型烙铁制作成形,因制作过程中需要熨烫而得名。

其实,烫样就是建筑的微缩景观,建筑的每个部分都可以自由拆卸、组装,制作十分精细。

长春宫烫样

“样式雷”的烫样作品具有层叠性和灵活性,结构之间互不影响,各个建筑细节有所联系又各自独立,其屋瓦、廊柱、门窗甚至内部陈设的桌椅、几案、床榻等每一个小部件都是活动的,每一块小板子都能移动,从里到外将建筑结构和形态表现得十分明确,一目了然。

皇陵烫样

也正是多亏这些烫样的留存,我们还能够看到被八国联军焚毁的圆明园的旧貌。

圆明园,修了“样式雷”祖辈几代人,150多年。

整个圆明园被样式雷设计得非常的惊奇。比如他的整体构图:西北是山脉,东南是水流,是中国地势起伏的缩小版。

据说“哪怕西北的一个假山,也是西北昆仑山的象征。”

圆明园廓然大公烫样

圆明园廓然大公留存照片

[page]

从外到内,小至外檐内檐、山石树木都一一呈现在小小的纸板上,这和您在房地产大厅看到的小区模型还不一样,这些宫廷建筑模型是可以层层拆解的,不仅美观,更是精致。

北海澄性堂烫样

“样式雷”的烫样十分精细逼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不同的材料。如烫样中墙体的制作,先要在高丽纸(具有质地坚硬、光洁的特点)的一面刷上水,另一面涂胶,一层层与元书纸、麻呈纸粘合到一起晒干,制成一种较硬的纸板,纸板厚度可根据需要增减。

然后依据形状、式样和大小进行裁剪,并涂绘上颜色、图案。一些型体较大的烫样的墙体则需使用木板制作,以增加强度。

慈禧太后御船烫样

“样式雷”制作烫样时,不仅用料精细,制作过程更是十分严谨,需要经过锯截、培塑、裱糊、沥粉、彩画多个步骤。

无论按照什么比例制作,“样式雷”都会一丝不苟地在烫样中贴上黄色标签,在标签上注明建筑的名称、各个部位的尺寸以及施工方法的说明,无一不记述得详细清楚。

德和园烫样

圆明园勤政殿烫样

无论大到台基、柱枋,还是小到桌椅、屏风,都形象逼真、精细无比。

另外,不仅建造新的工程需要制作烫样,修缮工程也要做出烫样,并在烫样中将建筑残损状况、需要维修的部位和做法进行说明,在故宫博物院现今留存的“样式雷”烫样中可以看到“夹陇捉节,刷浆见新”“檐头糟朽,挑换椽望”等标签内容。

随着封建王朝的没落,“样式雷”在第八代传人雷献彩之后也就开始没落了。

辛亥革命后,皇家建筑设计的工作不复从前。雷献彩也没能留下子嗣。他在经历着失业的痛苦时,还要忍受无人后继香火的悲哀,双重打击使得这位末代“样式雷”郁郁而终。

他们是末代王朝的末代匠人。直至今日,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故宫收藏的81件烫样,由于在当时主要是为呈给皇帝审阅而制作,因而形象逼真,数据准确,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更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设计程序的重要资料。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宋云

来源:正广文化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