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吃油太多,真的会浑身疼!会引发导致慢性疼痛的外周神经病变

有病不看,有痛不说,这年头并不值得夸奖。当年奇点糕的老师就讲过好多次,千万不要觉得因为疼痛去看病丢人,不然隔壁附属医院的疼痛门诊,怎么日常门庭若市呢?

估计大家身边的亲戚同事朋友,就有不少天天被腰痛背痛肩膀痛折磨吧。根据2020年的一项全国性调查,中国慢性疼痛的患病比例已经超过30%,甚至超过了欧美水平,这背后的原因或许不止是“累”而已。

近期得克萨斯大学团队在《自然·代谢》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慢性疼痛或许也是一种吃出来的疾病!各种食用油和加工食品中富含的ω-6脂肪酸,可能会诱导外周神经病变,从而引发讨厌的慢性疼痛[1]。

各种食用油基本都以ω-6脂肪酸为主,也不用刻意去查哪个比较少啦

像不少人眼里的“万恶之源”——碳水化合物一样,ω-6脂肪酸的摄入也是“少了不行,多了出事”,大部分的食用油主要成分都是ω-6脂肪酸,各种加工食品也不例外,而且这些食物在不少人眼里显然更好吃。

但已经有研究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就可能与患者摄入过多的ω-6脂肪酸有关[2-3],而这些疾病在机制上与慢性疼痛是有相通之处的。

所以顺着这个假设,本次研究首先给小鼠喂食了6个月的高ω-6脂肪酸饮食,ω-6脂肪酸占摄入总热量的11.8%,远超营养指南推荐1-2%的水平。但这个占比也不算夸张,在美国ω-6脂肪酸已经占成年人饮食中总热量的近8%了[4]。

与食用低ω-6脂肪酸、等卡路里饮食的小鼠相比,这些被大量喂食ω-6脂肪酸的小鼠才过了两个月,就开始出现对机械刺激、冷/热刺激的过度敏感。

冷、热、机械刺激的标志还是很一目了然

这种敏感可不是好事,传入纤维对疼痛等刺激的反应过强,或者神经元被异常持续激活,都可能引发慢性疼痛,而研究者们在高ω-6脂肪酸饮食小鼠面部的三叉神经节、脊椎的背根神经节等处,都找到了提示外周神经病变的标志物上升。

所以相应神经元的过度敏感,可能就是ω-6脂肪酸太多影响了神经元细胞,导致外周神经病变,进而引发了慢性疼痛。此外小鼠的血糖仍然正常,说明这种外周神经病变并不是糖尿病的结果。

研究者们给小鼠注射了能够引发疼痛刺激的物质,发现高ω-6脂肪酸饮食小鼠对刺激过度敏感的时间,是低ω-6脂肪酸饮食或高ω-3脂肪酸饮食小鼠的3倍,同样是受罪,时间却x3,这可实在太惨了,如果是糖尿病小鼠的话还会更惨。

别的小鼠痛一周,油吃多了的小鼠可能要痛3周才恢复

为了验证动物实验的发现,研究者们调取了几十名患有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的资料,发现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患者,体内的亚油酸含量显著更高,而亚油酸就是一种ω-6脂肪酸,看来这疼痛还真是吃油方式不对的结果。

但至少在动物实验里,这些神经损伤还有希望纠正,研究者们找到两种可行的方法,一种是给小鼠的饮食中添加大量ω-3脂肪酸,纠正ω-6/ω-3脂肪酸的比例,喂食一段时间后小鼠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就能明显下降。

另一种方法则是借助药物,来抑制被ω-6脂肪酸激活,导致神经元持续过度敏感的磷脂酶A2(PLA2),实验显示只要局部注射选择性抑制剂,就能有效逆转神经元的过度敏感。

当然奇点糕还是那句老话,预防疾病总比得了病再治疗要好。每天少吃一点油,人到中年就能少疼一分,那这买卖不亏啊。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王和

来源:奇点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