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处暑到白露:人体三个部位要“多”冻,两个部位要“少”冻

从处暑到白露,也就是从夏入秋,温度从高到低,相信大家都发现了,早晨穿裙子出门有点凉了,外面得披个薄外套,中午温度又很高,得把薄外套脱掉,到了晚上下班,冷风一阵一阵,不穿外套还真担心自己感冒。这就是典型的“早晚凉”,一定要防止受凉,这段时间有什么养生重点呢?在文章中已经帮你总结了,看看就知道了。

虽然已经入秋了,但是温度还没有完全降下来,加上时不时地一场雨,总是感觉身上黏糊糊的,就像受潮了,非常难受。南方的朋友们应该比较有感触,中午还是热得不像样,湿气撞上燥气,整个人的情绪都有点受影响,一个不小心,湿气和燥气就可能伤身,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人体三个部位要“多”冻

脸部要冻——提高皮肤御寒能力

我们的脸基本上每一天都露在外面,除了今年疫情需要经常戴口罩,以往很少保护它,因此它接触到的脏东西和辐射是比较多的,衰老的速度也很快,如果不注意保护,脸部就容易起皮、皲裂,还会出现红血丝。为了让它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冬季的寒冷,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锻炼它。

早晨用冷水洗脸,一边洗,一边用手拍,让皮肤感受冷水的温度,用指头在额头、下巴、面颊处按摩,增加皮肤弹性。下午工作疲劳的时候,可以到厕所洗把脸,能帮你提神。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洗完脸后要及时抹点保湿水,否则皮肤水分会被蒸发掉,皮肤变得紧绷。

手部要冻——预防冻疮和“萝卜手”

身边有不少朋友说一到天冷手就发红,然后就发痒长冻疮,我询问后了解到她们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很早就戴起了手套,理由是早早保护不容易生冻疮。恰恰相反,手部得不到寒冷刺激,习惯了温暖,到了冬季更容易生冻疮。

正确的做法是先冻着,别急着戴手套,现在天气还没有那么冷,平时洗脸、上完厕所,都应该用冷水洗手,一边洗一边搓,把手搓热,促进血液循环,手部适应了冷水,到冬天就没那么容易怕冷,只要你坚持搓手、适当运动、注意保湿,它就没那么容易生冻疮。

鼻子要冻——预防感冒和鼻子干燥

每当鼻子遇到冷空气,就忍不住打喷嚏,说明它的耐寒能力还不够高,要再锻炼一下。可以用冷水清洗鼻腔,或者早晚练习深呼吸,提高鼻腔的适应能力,另外,有的人一到秋天就感觉鼻子干干的,经常用冷水洗一洗,有助于缓解干燥和发痒。鼻子是呼吸道的守门员,它的本领得到加强,我们就没那么容易生病。

早上跑步的时候,或者在户外一个人行走的时候,可以把口罩摘下来,尽可能多吸一些冷空气,同时搭配扩胸运动,提高肺活量,这些都能帮助你预防感冒。

有能冻的部位,就有不能冻的部位,它们对健康更重要,若是能保养好了,比你吃补品还有用,若是保养得不好,做再多运动可能也达不到效果。

两个部位要“少”冻

脚不能受冻——小心寒从脚底起

观察了身边很多人,目前为止,穿凉鞋和拖鞋的人还挺多的。如果你也是这样,建议白露之后把凉鞋换掉,老老实实穿上运动鞋。脚就像我们的根,根扎不牢,就无法长得壮,而脚又是离地面最近的部位,寒气容易顺着脚往上走。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脚后跟又粗又硬,还裂开了,就是受寒了,一定要注意保暖,把袜子和鞋子穿好,袜筒高一点护住脚脖子,或者是给脚后跟涂点保湿霜,定期去除死皮。

肚子不能受冻——小心腹泻和痛经

晚上睡觉应在肚子上搭一床薄被,肚子是非常脆弱的,那里还有一个穴位——神阙穴,如果受凉了就容易拉肚子、痛经。小孩子睡觉的时候最好穿上睡衣,身上穿一个背心式睡袋,男性睡觉不要打赤膊,也不要把电风扇对着肚子直吹。

胃不好的人更要保护腹腔,穿高腰裤,或者里面穿个背心,除了外面保暖,入口的东西也要选择温性的,例如山药南瓜粥、银耳粥、鸭肉之类的食物都很适合。

很多人到了冬天总是这里疼那里冷,浑身不舒服,多半是在秋天的时候没有注重养生,文中提到的不能受冻的部位,大家一定要牢记,照顾好自己,另外,在饮食上,要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比如水分多的秋梨和石榴,或者是煲一锅老鸭汤、银耳汤,都很养人。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王和

来源:民福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