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民生 > 正文

才有人说 大陆火车硬座最愚蠢最没人性的设计

据说某些快餐性质的餐馆,为了减少每批次客人滞留的时间,故意使用设计成垂直角度的椅子──坐久了不太舒服,从而达到提高人流量的目的。显然,从我们小时候听说过火车,一直到现在,所有的火车硬座都是这种设计。几十年了,从未改变过,也未见人提出过异议。
  
  火车座位是背靠背的,因此这种设计似乎也理所当然了。可是,每一个坐过长途火车的人,尤其是需要在火车上过夜的人,难道不是每次都像遭罪?当你昏昏欲睡之时,想尽办法变换着各种姿势,最后却发现毫无办法,是否发现任何一种姿势都极其别扭?当你在午夜十二点扫视车厢里的情景:有的人斜在车窗边,有的趴在座位中间的茶几上,有的人则只能笔直的靠在那里──因为座位是垂直的,实际上是坐在那里,他们每隔几十分钟就醒一下,充其量是打个盹。一会直着坐,一会侧身,一会抱腿,一会把腿伸到对面座位上去,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那种样子,活像受刑。
  
  经常坐火车,我早就受够了这种折磨。每当我坐得腰酸背痛之时,就想骂人,骂设计这种座位的人是猪头。我甚至想,这个设计座位的人,也许根本就没有坐过长途火车。这种设计,完全是闭门造车,想当然的结果。我所能想到的,支持背靠背式垂直设计的,无非这么几点:

  1、减少座椅的数目,在保证座位数时能显得宽敞一些。
  2、便于开窗,因为窗户的宽度长于两个座位。
  3、便于在座位中间安置茶几,茶几上可以放水、方便面之类。
  4、因为是背靠背,每个人都不会看着别人的后脑勺,感觉上好一点。
  5、有硬座,也有软座,一对比,有利于铁道部的定价策略。

  当我仔细分析以上几点,发现极其可疑。与此相反,可以采用单向式的倾斜设计,就是我们最常见的长途大巴的座位,两者进行对比:
 
  1、单向式的倾斜设计,需要增加近一倍的座椅数目,不过,座椅数增加的成本,放在整趟火车的成本和运营成本中去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宽敞,火车是给人座的,不是让人在上面运动的,这种宽敞,除了在春运时可以多挤一些人,并没有什么意义。

  2、窗户该怎么开还是怎么开,被座椅占了并没有什么关系。

  3、如果采用单向式,可以设计一种在椅子背后翻下来的折板,需要放水时,就翻下来,正好处于水平的状态,不用的时候,就靠上去。茶几是可有可无的。没有茶几,甚至免去在车厢里打牌、大声喧哗的不文明行为。

  4、这种感觉是微不足道的,坐长途汽车的也没抱怨过。

  5、如果仅仅是为了定价策略,而牺牲旅客的舒适,那么铁道部不仅是卑鄙的,而且是愚蠢的。因为舒适可以带来更多的旅客。
  
  无论如何,安全舒适是坐火车的首选,其它一些次要因素不可能全部顾及。因此,实在找不到理由说服我必须采用背靠背式的垂直设计。仅仅以极度不舒适这一点,就可以将这种设计否决掉。单向式倾斜设计明显要更优越一些,为什么不采用呢?

  就算不得不采用背靠背式设计,也不应该像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么粗糙,这样没有人性。我们改进哪怕一点点,都会增加一些舒适度。可是,非常失望,我从没有看见这种呼声和努力。
  
  很多次坐在火车上,我都在观察和思考着更合理的座位设计。比如座椅的高度,其实很可笑,它完全是为了不让两个背靠背的人头碰到一起,所以故意比坐姿更高一些,但这样一来,整个人真的是完全垂直坐在那里,连头都不能稍微往后仰,这无疑是最让人难受的。所有坐长途火车至半夜想睡的人,都会在心里感叹,要是这个座椅矮那么十公分,可以往后靠一下,该多么好啊!
  
  看看,为了让两个人的头不碰在一起,就提高十公分,把舒适度完全牺牲掉,这是怎样一种愚蠢而简单的思维方式?我们为什么不设计得更细心一些,比如,降低十公分,然后在座椅的顶部画出这个凹痕,因为肩膀足有两个头部的宽度,足以供两个人轻微往后仰,在形成默契情况下就不会碰触到。
  
  又或者,我们稍微增加座椅的宽度,比如,由现在宽20公分增加到30公分,座椅高度不超过1米,就可以形成一个∧形状 ,当然,角度没有∧这么大,但只要形成一点点角度,就会带来很多舒适。相形之下,垂直在那里坐8小时,没练过功夫的人是坐不住的,更别提睡觉。
  
  还有一些其它方法,比如在座椅宽度不增加的情况下,将座椅最顶端的那十公分变为可后移的、可活动的部分,这样,当一个人想睡时,就把那十公分往后按一些,以使头部能后仰。这样虽然增加了座椅的成本,但是很值得。
  
  我相信办法还有很多,只要征集大家的智慧。特别是在火车上痛苦不堪时,谁都会迸发出灵感。但是,最最愚蠢、最不人性化的背靠背垂直设计,为什么沿用了这么多年而没有改进?受够了罪的旅客们,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还有铁道部的爷们,你们真的这么多年来一直熟视无睹?

 

责任编辑: 郑浩中  来源:凯迪网络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7/1106/62206.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