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民生 > 正文

天津蓟县6.25征地惨案 数千人半夜突袭

作者:
当地政府和开发商突然夜袭盘山脚下的莲花岭村及盘富庄村,强行摧毁良田和果树。

天津蓟县莲花岭村和盘富庄村民因当地政府低价征收转卖土地,封锁一切财务帐目,用暴力手段摧毁良田和果园,强行进行施工,并截留、侵吞、挪用各种补偿款,导致村民生活失去保障。村民坚持上访告状,遭到当地政府打击报复,禁止上访及不给予任何答覆。

天津“6.25”惨案

2007年6月25日凌晨2点开始,当地政府和开发商突然夜袭莲花岭村及盘富庄村,开发商租用大型客车30多辆,黑社会打手两千多人,用挖掘机、推土机等将百年果树和自种果树十万余棵摧毁,毁掉五个井口,挖毁地下铁管道4500余米,变卖树干和铁管80多万元,损毁两千亩水电配套齐全的耕地和青苗。

这伙人身穿迷彩服,头带钢盔,手持木棍,对前去论理的村民围追毒打,对老人、妇女用高压灭火器喷击,进入施工现场的村民,见一个打一个。

莲花岭村民陈小姐表示,有的村民胳?被打骨折和锁骨被打裂;有的村民被打昏在地,还用脚踢;有的老人被高压灭火器喷至休克;就连行人和摩托车也未能幸免;将村民的祖坟,挖的尸骨无存。有20多位村民受重伤,村民多次拨打110报警,也不出警。

当天包括政府人员、公安及黑社会,共出动七、八千人封锁四周。这次的突击行为,村民们称为“6.25”惨案。之后,莲花岭村唯一一条对外出行道路,也被挖毁并设路障;河道完全堵塞,果树被毁,口粮地也被霸占。

因出行困难,旅店没有客源,村民失去收入来源。

对于村民被殴打受伤事件,记者致电天津蓟县县政府办公室询问,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件事他们已经处理了,具体的问信访办。

记者接着致电蓟县信访办(022-29142005),一位男性工作人员表示,“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我们依法征地,不可能出现纠纷。这是村集体土地跟村民没有关系……”

*以下图片是当地政府和开发商突袭莲花岭村及盘富庄村*










开发商看中宝地 低征强抢

据悉,莲花岭村地处天津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盘山脚下,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村民果品年年卖上好价钱,也兴办了不少农家旅店。村民生活水准逐年提高,跨入小康村的行列。

据村民反映,广州恒大地产集团因看中莲花岭村的地理优势,和当地官员勾结,非法低价征占土地300亩,盖别墅高价出售。用蒙、哄、骗、威胁和恐吓等手段强行清点签字。

陈小姐表示,没有和百姓协商,补偿费太低,至今村民未签字和未清点的还有53户,也未得到补偿安置和落实社保,恒大就动用暴力强行施工。

2007年3月5日早上5点,由镇领导张海丰等带队,公安、司法人员拦截路口,恒大雇来挖掘机、推土机和黑社会人员,对莲花岭及盘富庄村进行毁地砍树。村民赶来理论,很多村民被黑社会人员打伤。

2007年4月12日,当地政府动用警车七十余辆,出动公安及恒大雇用人员共一千多人,强行进场施工,村民前去阻止,遭到暴力殴打。

恒大雇用人员把70多岁的老人打昏;10几岁的孩子被打的满地打滚;有的村民被抬起猛摔;有的村民被打的浑身瘀青。

当时在场警察拉上警戒线,看着百姓挨打,当天有60多名村民被打伤。由于村民奋力反抗,开发商未能顺利施工。

村民揭露当地官员腐败行为

莲花岭村及盘富庄村村民揭露了当地官员的腐败行为。

2004年,村长李士敏用钱买官,上任后,命他哥哥李士成掌握会计帐目;县政府兴建旅游线路,征用莲花岭村80余亩耕地,村主任谎报为50余亩。

李士敏与镇领导张海丰、梁慧伯、张佰恒等合伙将村集体十余亩水电配套齐全耕地,建造七层高楼,李士成也在集体耕地上建造两亩土地的二层楼。

李士敏与县、镇领导组建了胜岭公司,假借“文化论坛”为名,侵占村集体西大山林地山场和果园一千余亩,从中牟取暴利。村民曾找镇、县政府反应,都敷衍了事。村民又联名罢免村主任,而镇、县领导将罢免联名册原件骗去并销毁。

还以建停车场为名,将村民承包的耕地果园和水库400余亩,归为他们公司名下,并雇用社会流氓强行进行野蛮施工。

希望外界关注

当地官员还利用补偿款去广州等地旅游,将村民口粮地、果园谎报为荒山、废弃地,以换取土地资源部门的批示,利用拆分占地达到大面积占地。

村民失去口粮地,没有了果园,未来生活无法保障,连生存都有问题。他们到处上访求助,去年两会去北京上访,有29名村民被县政府审问,5人被拘押,镇政府人员昼夜阻止群众上访。

陈小姐表示,不许你去上访,走到哪里,跟踪到哪里,村民无法生存,没有生活保证,村民拒绝签字。现在小孩读书都拿不出钱,靠借钱生活,今年很多村民都借钱过年,希望外界和媒体关注他们的处境。
















http://www.youmaker.com/
(视频:天津“6.25”惨案实况录像)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220/75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