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紧缩之下 大陆地下经济如火如荼

一般来说的地下经济,就是一个超越正式经济循环过程的生产、消费、交换,其中金融业发挥的作用最为重要,最重要的是不再政府监控范围之内,无需纳税,不记入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活动。广义的包括各种走私、贩毒、受贿、偷税漏税等。 狭义的地下经济,地下钱庄,洗钱等金融活动。

 

资料图:温州的民间资本到底有多少,至今仍没有确切的统计

 

紧缩市下:温州就是银行

2008-07-25

  几天前,张伟(化名)从温州拿回了200万元借款。“对方好像是个做鞋的,”他说,“这太正常了,现在还有哪个银行会贷给民营企业钱。”

  张伟是浙江绍兴一家纺织公司的老板,生产的服装大部分出口。公司100多名员工,比去年这时候已经缩减了一半多。张伟形容纺织企业的状况说,生不如死,死又不是时候。

  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货币紧缩政策,使这家纺织企业感受到了阵阵寒意。与之相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更是让它雪上加霜。

  过去两个月里,在重庆、浙江、江苏和江西,全国工商联每天都能反复听到这样的故事。在一系列的调研过后,一幅紧缩下民营企业的生存全景图变得清晰。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说:“民营企业会熬过这段时间,不过过程一定会很痛苦。”

  成本:涨价属于违法

  4月的第一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率队来到了重庆。陪同前往的陈永杰选择了他的老家綦江,在当地组织民营企业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座谈会的主题是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在这次座谈会上,陈永杰碰上了他以前的同学张林(化名)。张林经营的公司承担着重庆某大学的后勤服务,这家公司原本有800人,现在剩下不到600人。张林原本打算新建一个分支机构,也因为资金等原因搁浅。张林说,如果算上计划新建的分支机构,就业人数大约减少了400人。

  张林裁员有两个原因。资金问题以外,就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原本用工就不规范的民营企业面临新的压力。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需要和员工签订正式的协议,需要承担员工的保险等多项费用。由于保险不可转移,在大部分民营企业,员工直接要求将保险算在工资里。

  新的费用明显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参加这场座谈会的除了张林,还有当地十余家民营企业的代表,这些企业分别从事农产品(24.15,0.35,1.47%,吧)加工、纺织、化工和房地产。陈永杰经过调研发现,从春节初至今,民营企业雇用员工的花费每人至少提高了四五十元。年前那样的工资水平甚至已经不能留住员工。

  张伟的纺织公司是浙江民营企业的缩影。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张伟碰上了成本涨价而产品涨不了价的尴尬困局。他说,价格从棉花开始涨起,布料、用于印染的化工材料价格都在涨。再加上国家针对外贸连续出台税收调整政策,出口企业已经是负利了。

  “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超过15%,连老外都变得精明了。”张伟苦笑着说,去年他加工的罩衫和外套一件能够挣两块钱,现在,每卖出一件就要赔两块钱。“老外像看准了中国似的,加一毛钱人家都不要。”

  绍兴,这个纺织大县遇到了出口难题。此时,当地政府号召企业及时转变思路,产品由外销转为内销。不过张伟说,这也需要企业付出成本。“外贸的衣服做内销,有些需要修改,还要雇用员工,这都需要钱。一里一外,资金就是问题”。

  无奈之下,通过朋友介绍,张伟赶赴温州,从那里带回200万元,以解燃眉之急。不过麻烦还没有结束,“但即便转为内销,没有自己的渠道也只有死路一条”。

  而且,做内销的公司也不见得可以消化成本上涨压力。全国工商联调研时发现,在江苏和江西,一些从事农产品加工、工业制造和冶金的民营企业为原材料涨价叫苦不迭,但是为了抑制通胀压力,政府出台了价格干预政策,一些成本的上涨很难传递出去。江西南昌一家农产品加工公司的老板反映说,当下,降低成本、开源节流是公司的首要经营任务,因为未经许可涨价在当地属于违法。

  资金:温州就是银行

  在为资金所困的张伟把目光转向温州的时候,保育钧也赶到了温州。这位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不是第一次来到温州,不过这一次,温州却让他感到忧心忡忡。

  “地下融资的风潮如火如荼。”保育钧这样形容他的见闻。3月底到4月初,他花了两周时间在绍兴、温州以及周边地区调研。

     张伟不肯透露他那200万元贷款的利息。不过根据全国工商联的调研,温州地区的地下融资已经开始以月息5%计算。算下来一年的利息近60%。利息是高,但是至少暂时能够保住企业。很多企业对地下融资趋之若鹜,因为在当地,“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有企业能够从银行拿到钱了。”张伟说,在浙江,温州就是银行。

  在北京的金融监管部门看来,地下融资是非法行为。不过在当地,政府部门对地下融资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保育钧在调研期间,与浙江某市领导交流,该领导说,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企业要生存,居民要就业。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根据调研情况推测说,单从温州地区贷出的民间资本可能有超过200亿的规模。全国去年的地下融资可能已经将近8000亿元。

  全国550万家民营企业,能够从包括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贷到钱的不到100万家,“这里面三资企业和集体企业占了多数。”陈永杰说。不过,另一组数据是,550万家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比例将近70%,在GDP中的比重为65%。

  陈永杰说,“资金紧张是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反映的问题,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各地都是如此。”民营企业贷款难一直都是一大难题,但是随着银根的缩紧,民营企业想要贷款已是难比登天。重庆一家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说,以前地方商业银行看在企业实力的分上还能够贷点钱,但是现在国家对房地产调控越来越严厉,企业不仅拿不到一分钱,银行反而开始催着还款了。

  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间,虽然全国信贷总量在增加,但是民营企业得到的贷款占比却一直在缩小。2005年民营企业在全国短期贷款中的比例大约为11%,2006年下降到9%。2007年的数据尚未公布,陈永杰预测说,比例还会继续下降。

  从浙江、江苏等地调研回京的保育钧把民营企业的主要问题归纳为四点:土地被控制,企业无法发展;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压力空前加剧;外贸税收调整、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信贷收缩,资金紧张。

  在浙江,由于政府控制投资,严把土地源头,一个县一年只有1000亩左右的用地指标,当地的政府官员笑称,这点指标连修条路都不一定够。就是这仅有的一点土地指标,经过招拍挂程序,也已经达到几十万一亩。保育钧说:“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征用土地新建项目几乎不可能。”

  紧缩:难以逃脱的怪圈

  4月16日,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办公室,一路奔波刚刚回到北京的陈永杰一脸疲惫。60天的调研让他感到,民营企业的煎熬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规律,只要国家政策一紧缩,一批民营企业就要倒下。

  历次调控均是如此,这次民企受创更重。陈永杰拿出一组最新的数据说,今年一季度全国税收增长33.8%,而私营企业的税收增长了33%,低于全国整体0.8个百分点。与去年全年的平均水平相比,私营企业税收今年一季度大约减少了60亿元。这是自2000年以来,私营企业税收增幅第一次低于全国水平。

    过去几年间,私营企业的税收增幅一般都高于全国整体税收增幅5到6个百分点。陈永杰说,税收的变化表明,民营经济确实在这一轮紧缩的政策背景下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对于民营企业眼下这场痛苦的遭遇,全国工商联有些无奈。在调研的过程中,众多民营企业希望国家宏观调控部门能够在政策上给予更多考虑。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说,事实上,无论是投资、信贷,还是一些重要的基础工业原材料,大都集中在大的国有企业手中。调控政策上的一刀切,让众多民营企业成了牺牲品。

  保育钧认为,调控是应该的,但是政策应该更有针对性,区别对待。对于经济过热采取紧缩政策,应该找准热在哪里。现在是一个政策下去,好的坏的都受影响。“经济过热的责任不全在民营经济,但是接受惩罚时,民营经济却总是首当其冲。”

  全国工商联的调研没有具体统计民营企业的数量变化,但是调研表明,在目前宏观形势和紧缩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一部分民营企业已经支撑不住,甚至关闭倒下。

  据了解,全国工商联将通过相关途径向中央和政府部门反映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一些民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地方工商联已经同当地部门取得了良好的沟通。在北京,全国工商联将会通过每季度召开的中央经济形势分析会,向国务院有关领导直接反映情况。

  陈永杰说,照目前的形势看,未来一段时间,民营企业都会有不小的压力。但是这么多年过来了,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学会了在夹缝中生存。“民营企业会熬过这一段时间,不过过程一定会很痛苦”。 

张向东  经济观察报

**************************

温州民间资本到底有多少??说出来吓你一跳

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监测的公开数据显示,2007年9月份温州民间借贷加权平均月利率开始突破1分,达到10.32%。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温州的民间借贷利率更是进入加速上升通道,去年12月月利率为11.096%。;今年1月份,月利率已经达到11.77%。逼近2005年1月的12.112%。

    据了解,温州民间流动性资本的来源主要包括:一是游离于银行外的民间流动性资本;二是企业的内部资金(包括企业生产、发展以及维护企业正常运作的基本资金)、民间借贷资金(包括民间生产、生活资金)、企业内部集资、企业投向外地的资金(包括在外地的购房、购地、工地建设等)、个人在外地的投资(包括购房、购地等)等等;三是存于银行的社会间歇资金;四是以个人外币形式存在银行的资金。

    根据2007年的有关调查,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三者之间的比例为54∶18∶28,这一比例在2006年是60∶24∶16。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透露,“2007年温州流动性资本超过3000亿元,每年约以14%的速度递增。”照此推算,今年的流动性资本约为3420亿元。

    这个数据似乎显得保守了点,记者得到的一份报告显示,根据两种不同的测算方法,2005年,温州全社会流动性资本规模估计数分别为3147亿元和3124亿元,两者相差23亿元,据此,报告认为,3130亿元基本近似温州2005年的全社会流动性资本的真实规模,其中,民间流动资本约1920亿元,用于投资的银行信贷资金1210亿元。

    如果以这个为模板来进行计算的话,温州的流行性资本现在已经超过了4000亿元,但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温州的民间资本有多少。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中,这一数字甚至达到6000亿元。

    温州民间借贷约为流动性资本的1/6,照此推算的话,大概在500亿-1000亿元之间,其中包括一部分高息贷款。

    “2004年开始,温州市民间借贷规模持续上升,目前总规模大约在350亿-400亿元左右,在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中的占比达到10%左右。”张震宇告诉记者。

上海证券报

************************

温州商人争夺小额贷款公司牌照 抱团跨门槛

发令枪一响,大家都像箭一样冲出起跑线。

  “从今天起,省内各地开始接受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申报。”7月14日,浙江省金融办一位官员向记者表示,小额贷款公司在浙江的率先试点已启动。

  这天清晨一上班,位于温州乐清市的华仪电器集团,抢先第一个向市政府递交了申办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报告。而此时,乐清的有关官员正在市里参加温州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小额贷款试点工作会议,《温州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操作规程(暂行)》在会上出台。

  温州,中国民间资本的财富之区,每当宏观调控和银根收缩,这里就会同时上演工商界大闹钱荒和地下金融一派繁荣的悲喜剧目。现在,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试图开辟一条以民间资本输血中小企业的合法渠道。

  这个机会被广泛看好,不少人抢着要做温州老板们的债主,“目前递交申办报告的起码有数十家了”。温州市政府一位受理申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但偌大的温州只有16个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名额,僧多粥少。一场牌照争夺战由此打响。

  “大家都在抢,华仪想拿到手,我自己的公司也想争取。”7月15日,负责为华仪申办牌照的蔡炳伟对记者说。

  一个人跑两张牌照

  蔡炳伟原是乐清市政府的干部,现在退居二线。因在当地人脉广,又和华仪高层熟稔,他被委托帮助打理华仪旗下的投资公司。这一次,他一人要跑两张牌照??除了替华仪跑乐清的牌照外,蔡炳伟自己还与别人合股,在温州的另一个县申办另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华仪的背景不弱,华仪电器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华仪电气(A股代码600290),是温州民营企业第一个A股上市的企业,素有中国风电第一股之称。

  闻风而动的不仅是华仪,同在乐清的中国两大低压电器巨头??南存辉的正泰集团和胡成中的德力西集团也加入进来。“两个同行‘冤家’这次又在小额贷款公司上较上劲了。”知道内情的蔡炳伟说。

  根据刚刚下达的浙政办发(2008)46号文件,试点期间,原则上每个县(市、区)设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列入浙江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杭州市、温州市、嘉兴市、台州市可增加5家试点名额,义乌市增加1家试点名额。

  按照这个试点方案,拥有11个县市区的温州总共有16个试点名额。分到乐清的名额只有一家。而正泰、德力西、华仪,三家都是乐清当地的名牌电器公司。牌照该给谁的难题让市政府头痛。

  为了“摆平”这一矛盾,7月15日上午,乐清市政府召集小额贷款公司协调会议,希望协调这几家名牌企业的申报,会议最后的讨论结果是:“把这个事交给常委会来商量。”

  加入争夺的不仅是制造业企业。在温州市区,有20家担保公司联合介入小额贷款公司的申办。“这20家担保公司联合的意向早在银监会意见出来之前就已达成一致,由温州信用担保协会牵头。”7月15日,身在江苏的中国众志投资发展公司董事长梁舟志介绍说。

  另一名也早有计划的黄伟建也对申办小额贷款公司充满兴趣。

  黄伟建是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恒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素有资本运作新晋“牛人”之称,早在两月前,他就设计好了未来的小额贷款公司的雏形,并不断完善。“在没获批之前,细节不便透露。”7月15日,人在北京的黄伟建说。

  根据上述操作规程,浙江省将从7月开始逐步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首批小额贷款公司计划在9月初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为平息这场牌照争夺战,政府最终有可能会出面协调,让几家申办的名优企业联合组建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上述温州市政府知情人士透露。

  “看中的是这个壳”

  小额贷款公司牌照的争夺如此激烈,超出不少观察人士的预期,他们认为,无论从各方面说,小额贷款公司都不具备对地下金融资金的吸引力。

  按照浙江试点方案,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不得超过有关部门规定的上限,下限为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而根据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今年1月对400多户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等监测对象的监测显示,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后,2007年12月温州地区民间借贷月利率达到11.096‰。

  同时,为防止小额贷款公司出现非法集资、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行为,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制度设计也非常严格。

  根据温州市的上述试点操作规程,温州市政府金融办、工商局、公安局、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和温州银监分局5个部门联手监管。其中,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负责对资金流向进行跟踪监测和对贷款利率监测,及时认定和查处高利贷违法行为;温州银监局则负责监测小额贷款公司与其融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关联情况,及时认定小额贷款公司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低利润,严监管,不少人认为,小额贷款公司不具备收编地下资金的可能。

  “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公司与其说是政府放行民间金融公司的尝试,不如说是政府管理民间资本的艰苦努力,”上海的财经评论家叶檀认为,“试想,民间资本怎么可能放弃地下钱庄的高利率,转而成立小额信贷公司受制于人,在银行利率的碗里分羹呢?”

  但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持不同观点。

  “这么多企业来抢小额贷款公司牌照,不是冲着暴利来的,是冲着这个壳来的”,周德文说,“从灰色地带走到阳光下了,利润减少了,但风险也减弱了,借贷资金同时受到法律保护。”

  “大家认为,这个小额贷款公司就是村镇银行的前身,相当于抢到一个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壳资源。”蔡炳伟说,这次的试点细则说了,办得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向村镇银行发展。“我自己之前就想申办村镇银行,但浙江省政府原本有5个名额的,在下放了两个名额后就叫停了。”

  抱团跨门槛

  不过,有意申办小额贷款公司的众多商家,面对的是不低的门槛。

  7月14日上午温州市政府出台的试点操作规程,比浙江省的细则抬高了准入条件。其中一道足以把大部分抢牌者挡住的门槛是??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必须曾在银行界任职两年以上。

  按照温州市的上述试点细则,温州六县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起点为2000万元。在14日早晨的会议上,温州金融办建议试点期间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争取达到、但不超过1亿元,股东人数规定不超过200人。

  同时,主发起人的持股比例不超过20%,其余单个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但不得低于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5%。

  在准入条件上,主发起人必须是当地的名优、骨干企业。申请地为乐清、瑞安、鹿城、瓯海、龙湾等5个市(区)的主发起人,其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连续3年盈利且利润总额在1500万元以上。申请地为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洞头等6县的主发起人,其净资产不低于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连续3年盈利且利润总额在600万元以上。

  “从省级到地市级,一级一级地出细则,越往下,准入门槛一级比一级抬高。”“这就看企业家们如何去攻克和运作了。”一位参加了14日会议的企业主说。

  但在温州,就算面对最高限额2亿元的资金门槛,或许也有跨越的办法。

  这就是一种温州传统的小资本“抱团”模式,这个圈子组成的关键的不是资金,也不是关系,而是内部有效的合作圈,带有血缘、亲缘、地缘特征。

  “抱团”模式,从华仪这次投递的小额贷款公司申报报告中已有迹可寻。这份报告提出了公司组成的三种预案:

  第一种,以华仪集团为主要发起人的股份公司。华仪集团出资10%,作为大股东,再吸收10-20个企业组成股份公司。

  第二种,以华仪投资控股公司为主要发起人的合伙企业。设计合伙企业为:华仪投资控股公司出资10%,作为大股东,再吸收其他投资者10-200人,组成公司。

  第三种方案是退而求其次,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属配额申批项目,有可能竞争比较剧烈,华仪在无法取得配额的情况下,参股其他已取得配额的小额贷款。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伊琳

***************************

地下钱庄老板卷款失踪 受害者怕被查不敢报案

 从事兑汇、借贷、私人融资等灰色金融业务长达8年后,家住龙岗爱莲社区的地下钱庄老板吴永生4月底突然蒸发了,而此前他以做生意、投资房产为名借到的欠款,也全部随之消失。到目前为止,被吴永生以各种方式卷走钱财的已经有30余人,仅在龙岗区公安分局报案的金额已经就超过千万元。
 
  兑汇八年 今朝出事

  林亚(化名)是龙岗某工厂负责人,由于业务需要,从2001年开始就通过吴永生兑汇,最开始的几年平安无事。不过从去年开始,吴永生叫林亚将外币汇入香港的某个账户,写下欠条,在钱汇入后再支付人民币。今年4月兑汇20万美元时,吴永生称自己手里没有这么多的钱,只支付了林亚30万人民币,“剩下的说过两天给我。”

  4月23日,林亚催吴永生还钱,吴永生要她24日到银行查账,但是直到当天下午4时30分,林亚的账上还没有收到钱,“我打电话催他,他称来不及取钱了,只能再存十万,其他第二天再给。”次日发现钱依旧没有到账时,林亚再拨打吴永生的手机,已经无法接通。

  地下钱庄老板全家“失踪”

  昨日,记者来到吴永生位于龙岗中心城欧景城的住所,管理处告诉记者,已经多日没有见到吴永生一家。据介绍,吴永生的大儿子吴守鑫是龙岗公安分局的临聘治安员,从4月25日开始,已经没有上班。而在龙城中学上学的吴永生的另一个儿子吴守渊,从“五一”假期后就没有到学校上课,学校也在着急但一直没有联系上他。

  据受害人介绍,吴永生还收养了一个在读小学的女儿,孩子在吴的妹妹家中,不过其妹妹告诉记者:“我们也在找他,他还欠我们钱呢。”

  记者又联系了吴永生老家福建南安市的诗山镇,得到的回复是吴永生的老家屋门已经紧锁多日,他的父亲也不在家。

  怕被查 有受害者不敢报案

  虽然不少人被吴永生以借钱、兑汇等方式拿走巨款,但部分受害人却并不敢出来报案,“主要是因为我们找他兑汇、融资,听说也是违法的,担心真的要查起来,会承担法律责任,钱也要被没收。”一名被吴“借”走了近800万的受害者告诉记者。

  上周三,几名被吴永生借了几十万的受害人到龙岗公安分局报案,警方以事情属于民间借贷纠纷为由并未受理。随后,多名受害人再次报案,警方收下了报案材料,但“一直没有接到已经立案的通知,我们担心他逃到境外去。”一名受害者告诉记者。

  对此,龙岗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接案后非常重视,已经着手进行调查和收集证据。目前,此事确实尚未立案,该局也呼吁受害人尽可能向警方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证据,“证据越多越充分,越方便我们展开调查,对于案件的定性也有帮助。”

 南方都市报

***************

最穷城市房价超杭州 民间闲散资金害苦丽水人

为高房价“埋单”的,最终或许是集资户自己 

  一位对丽水房地产市场有了解的人士表示,丽水高房价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地的房价中也包含了集资利息支出。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肯定会把高额的集资利息转嫁给购房者。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抬高丽水房价的,恰恰是当地热衷于集资的人。

  丽水市民都说“房价高”

  “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整座山,来换市区的一套房。”一位丽水市民指着花园路南面的山峰说,他很想在市区买房,但面对高房价,他很无奈。

  买不起、房价相对较高,是普通市民对丽水房价最直观的感受。丽水一位银行界人士介绍,2000~2001年,丽水房价仅800~1000元/平方米,如今,市区房价已在1万元左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3月丽水房屋销售价格总指数较去年同期上升20.5%,其中新建房较去年同期增长17.8%;二手房较去年同期增长25.5%。

  万元高房价与丽水的经济发展并不协调。2008年4月13日,丽水市政府工作报告称,丽水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9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24元。

  集资户为高房价“埋单”

  “万松事件”给集资户敲响了警钟。为高房价“埋单”的,最终或许是集资户自己。

  靠集资来运作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果资金链出现缺口,就只能靠“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到处借高利贷,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 《万松房地产公司债务清偿方案》:“为加快房屋销售步伐,允许债权人用债权余额(指本金)的一定比例抵购房款。”“债权人买房可以用债权额的85%抵购房款。”“购房款全部打入政府指定的三个监管账户。”

  记者调查

  你缺钱 我放心 集资款涌向房企

  记者调查发现,丽水很多房企都在运用民间集资的方式运作

  □为什么民间集资如此盛行?

  民间闲散资金找不到投资出路

  □为什么资金主要流向房企?

  有房子作抵押,风险小

  □为什么利息这么高?

  近年来资金筹集更不容易

  □借贷双方是通过什么碰头的?

  主要通过亲戚朋友等人脉关系

  原因:民间闲散资金投资受困

  一位对集资有了解的人士表示,在民间资本趋利化的前提下,存款收益相对较小,股票证券行业、银行个人理财等业务的门槛较高、品种较少的情况下,民间闲散资金急需寻找合适的投资出路。同时,中小企业发展急需流动资金,但银行贷款需要抵押和办理相对繁琐的手续,于是他们把眼光锁定在民间闲散资金上。

  利息:资金难筹 集资利息猛涨

  “月息2~3分。”一位知情人这样描述丽水民间集资的现状。

  据媒体报道,“一开始万松的月息不到2分,后来资金紧张时,增加到了5~6分。”有集资户说:“我们已经查证,有一笔确定的5000万元借款,就是5分利息。”

  规模:数额不大 多在百万以内

  知情人透露:“丽水的民间集资额大多是数额不大,一般在10万~100万元之间。10万元、20万元,去一线城市还不能买套房子,而炒股又有风险,因此很多丽水人选择加入民间集资。”

  一位集资者表示,他们都会选择本地的“熟人”,一般不会选择外地企业,因为了解不够。

  流向主要流入房地产企业

  “万松事件”或许只是丽水楼市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在丽水,有很多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在运用民间集资的方式运作。

  借方:房地产商都缺钱

  对于民间集资的运作模式,有集资经验的郑女士说:“通常房地产企业都缺钱。当手头有钱时,便会主动去找房地产企业的主管。”

  “主管会给我们一个账号,然后我们便会往那个账号里打钱。随后,凭着转钱的银行小票,去与房产公司签订合约。”郑女士说。顿了顿,郑女士接着说:“我咨询过律师,那个合约好像起不到什么法律效应。”

每日经济新闻 李丽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727/9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