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大陆农民越来越穷问题堪忧 政府何为?

作者:

2008年8月28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做报告时候谈到农民收入问题。他说: “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为9646元,城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个农民收入当中,包含了农民在城市打工的工资收入,而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40%。若剔除这个因素则农民的收入就更低,真正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更大。并且,2007年并不是灾年,总体而言是农业收成相当好的一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从2007年农民的收入增长来看,它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是11年来农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可是,即便是遇上了好年景而“多收了三五斗”,农民在中国财富蛋糕里的份额却没有增大,而是越来越小。

农民收入基数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巨大的新闻发布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如果简单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比上述数据表现的要更加严峻。中国城乡间的贫富差距达到世界罕见、让人不安的地步。

判断一个国家国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除了年收入这个参数,还有一个参数:私有财富拥有量。记得在2003年,中共中央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和中国社科院共同完成了一份报告:《当前社会各阶层经济状况》。这是迄今为止评估中国人私有财富分配状态最有分量的一份报告。因其出自中国最高决策机构附属的研究机构之手,其客观与权威不容怀疑。该报告披露:截止到2001年,中国大陆13亿人口,私有财富85万亿元。私有财富包括:在境内的本外币存款、债券、股票、住宅、汽车、企业、生产工具等。5亿城市人口,占中国大陆私有财富的96—96.5%;8亿农村人口,仅占私有财富的总额的3.5%-4%。

2001年之后,中国城市居民的年收入的增长净值一直高于农民;股票方面,中国股市的市值主要集中在城市居民手里,按照2001年沪市从2245高点位重回到今天2245点左右,我们假定城市居民整体上从股市上没有增加财富、也没有减除财富;而2001年后,债券、生产资料的主要拥有者是城市居民、城市住宅的主要物权所有者是城市居民等。这里,尤其要注意房屋因素对中国城乡财富差距拉大的影响。2001年之后到 2008年春天,对中国居民财富额度变动影响最大的就是城市住宅。在此期间,城市住房价格一路高歌猛进,飙升不止。它包括县城在内的、中国所有城市的住房。它意味着几乎所有城市居民的财富升值了,幅度普遍在300%至600%。天涯论坛一位叫“海阔天空的草鱼”的网友举证说:他于2004年9月以按揭方式在南三环外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房屋,价值48万。到2008年3月将房子卖出时,房涨到了136万。(当然,他只是经历了中国城市房价攀升波段中的一小段。)他算了下:在买和卖之间的42个月中,平均每个月房子的总价上涨2万元。而更多的网友提供自己的房价涨幅,证实了城市居民因为房价大涨而导致家庭财富增的事情。尽管城市不同、房屋地点不同,房屋带来的财富增幅也各自不同。

而同期,农村居民的住房升值了没有呢?没有,或者说升值部分对农民财富增量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原因呢何在—— 根据中国城乡有别的物权政策,农民的土地、房舍甚至不能算是资产,因为不可转让、不可自由处置。要是要算做资产,也是劣质资产、负资产。我注意到,一些农民到城市谋生去,“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栋房”。辛辛苦苦打工挣钱盖的房,空荡荡地闲在那里没有人住,想卖也难以卖出去,任凭老鼠在那里打洞,蜘蛛在那里织网。浪费是巨大的。因为政策原因,这些人退不回农村,也融不进城市。这是中国城乡缺乏对接的一个例子。

以上面那个网友的例子来说:家庭财富月增2万是一个什么概念呢?——2007年中国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为1060元 ——这个数据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当天的会议里提供的。这说明:北京城一个中等户型的家庭因为房产因素,即使闲赋在家,一个月的财富增长额,它居然相当于一个农民工18个月(一年半)的辛勤劳动所得;它一年升幅24万,则需要农民工打拼20年。这个例子凸显了:农民增收之难与市民创富之易,存在天壤之别。胡锦涛说中共政府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可就现在而言,“财产性收入”基本上还不能算是农村居民生活里的概念。总体上“财产性收入”在城市居民那里。因此可以下结论:

1、城市居民的财富在2001年后,是呈迅猛增长态势的、其在中国财富份额的96.5%点多基础上继续大幅提升,而今中国农民的财富拥有额在七年前的3.5%的份额上进一步急剧萎缩。八亿多农民在今天中国的财富的比例份额中一直处在持续下跌的态势,农民正在变得越来越穷;

2、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非常类似于“龟兔赛跑”: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如同是乌龟的爬行,而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如同兔子在跑。尽管双方都在前进,但是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并且是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拉大;

3、没有人知道农民的财富份额从七年前的3.5%下跌到了今天的多少,也许跌到了2%,也许跌到了1%,至于到没有到1%,尚不能确定。

但是有一条非常确定,我想把它归结出来:七年前,中国的财富是:

5亿城市人口:8亿农村人口=96.5:3.5(或者96:4);总有财富85万亿,就人均而言:

85万亿×4%÷8亿=4250元
85万亿×96%÷5亿=163200元
163200÷4250=38.4

运算结果:2001年,1个城市居民拥有的财富,大致等于38—40个农民的财富之和。

评估中国的贫富差距,我们还可以有另外一个视角和口径:我把中国人中最富裕的分一组,最贫困的分一组,按照人口一半对一半地均分,就是6.5亿对6.5亿。那么,富裕组是以城市居民为主体的人口组成,贫困组则基本上全由农民组成。根据农民与市民这些年来在收入上的此消彼长的趋势、根据“8亿农民财富占3.5%”的统计基数,那么绝对可以说,以农民为主的贫困人口拥有的财富极可能不到全国财富总量的1%(为了便于计算,我取整为1%)。富裕组则为99%。那么,在中国财富分配上:

一半以市民为主体人群:一半以农民为主体人群=99:1

也就是说:市民为主的那一组的人,他们人均拥有的财富,是农民那一组的人均拥有财富的99倍,——我们可以算作100倍;换句话说:中国富裕的城市人口,在拥有的财富上相当于“以一当百”——城市组里平均1人的私人财富,胜过农民100人之和。

国民富贫的50%对50%的人口/财富对比值,我不知道在国际上还能不能找到其它国家,其悬殊能达到中国这样的离谱程度:99:1。我怀疑这在国际上是一起孤例。无论如何,中国财富分配成这个样子,无疑是让人惊骇的、极不正常的。

中国的富裕人口一方,与贫困人口一方,有着明显的城乡背景的分野。城乡人口天然出身的属性差异,造就了如此泾渭分明的财富鸿沟。还有一点非常明显:城市人非常容易富裕,举手之劳、有时候甚至什么都不做就富裕了;农村人非常容易陷入贫困,即使他们昼夜劳作,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也常常不能摆脱贫困的宿命。

如此之多的人在中国财富“蛋糕”里获得的份额如此之小,他们的处境怎能不糟糕?他们的精神怎能不焦虑?

写文章这两天,恰巧遇到9月10日这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发布资料说:在中国,全国90%的自杀发生在农村;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农村老年人自杀率高于城市老人5倍……该协会强调:这个城乡自杀人口分布如此之悬殊,是中国独有、世无旁例的。我想,农村人的高自杀率和老农们的自杀,是由于他们面临了不可逆转的经济困窘,经济困窘的人们从来都无缘享受人生,只能被迫地忍受生活的煎熬,直到忍无可忍、谢尘而去。我想,农民生存的艰难与农民寻死的冲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关联;我想:作为世界贫富差距罕见之国的贫民,与世界自杀现象罕见之国的自杀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因果关联。

客观地说,与中国以前任何一届领导人相比,胡锦涛治下实施的涉农政策是最宽松的、对农民让利举措出台是最多的。现在政府对农民不但取消了农业税、取消了农家孩子上学的学杂费书本费、取消了对农民义务工的摊派,相反,还为农民拨发了农业补贴、良种补贴、购农机补贴等多种补贴,财政拨款修缮了农村石土路……总之,贴给农民的钱在增多,需要农民掏出的钱在减少。按说,农民的穷困处境会好转才对。而在胡温以前的毛时代、邓时代、江时代,这些补贴统统没有,还要支付高昂的、多如牛毛的税与费、义务工。即便这样,农民整体贫困的问题依然还是如此严峻。

中国农民为什么这么穷?为什么明显趋向于越来越穷?为什么农民在财富分配中越来越被边缘化?这是发人深思的。在中国的政治家采取切实行动之前,我想提醒我们的社会公众:如果我们还把农民当作同胞、如果我们对同胞心里有爱,那么,面对同胞经受的苦难,我们该想想:是什么原因妨害了农民致富?是谁妨害了农民致富?我们有没有在某些时候成了农民富裕的障碍?我们该怎么办?事实说明:这些年来,我们的农民同胞离富裕与幸福的方向越来越远,事实说明农民阶层作为整体,他们对富裕与幸福的期待是遥遥无期、甚至是没有实现可能的。中国古话说“将相无种、富贵有缘”。现在农民的面临却是“贫穷有种、富裕无缘”——这比暂时的贫穷更加可怕。农民穷的原因是农民因为懒吗?是农民笨吗?我看这样的说法都不成立。作为相同的人种,农民在智力与勤奋上并不输给任何城市人、或者华人。在我看,中国农民在世界华人中都要算是最勤劳的群体;今天的农民为全球的消费者制造了价廉物美、深受欢迎的商品,这是中国农民不缺智慧的证明。

勤劳且智慧的农民、数量多达八九亿的农民长期身陷于贫困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并且日复一日地更加贫困,这个局面和趋势应该引起中国决策人士的足够关切,不可掉以轻心。问题的根源出在农民自身因素之外,出在中国的分配体制上。体制问题是领导人导致的问题,而“解铃还须系铃人”。它需要中国领导人找出症结、拿出药方,需要新决策、新思维。否则,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目标将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08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誓言也将成为一个不可能兑现的空话。如此,中国的稳定就是脆弱的,中国的未来就是危险的。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民主中国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920/103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