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躲猫猫”网民调查团被指作秀 成员遭人肉搜索

现代快报
    
    
    “今天你躲猫猫了么?”
    
    在云南警方公布看守所内有在押人员因为“躲猫猫”一类的捉迷藏游戏而死后,这句话便开始风行网络,热度难减。
    
    2月19日,事件发生转变----网民调查团成为超越案件本身的热点。然而在经历尴尬的调查后,网民铩羽而归,真相并未大白。这些质疑案件的网民代表,反成遭质疑的对象。
    
    在这些质疑的喧嚣声中,躲猫猫事件已成为政府处理网路舆情的实验性标本。无论结果成功与否,都已开创先河。
    

“躲猫猫”网民调查团被指作秀 成员遭人肉搜索

    
    2月20日上午8时30分,“躲猫猫”事件调查委员会出发前往50公里外晋宁县参加“躲猫猫”事件调查。调查委员会全体委员15人,年龄层次不一,上到60年代生人,下到80后;从事社会职业各不相同,从组建到调查完毕,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谋面。图为调查途中,“躲猫猫”事件调查委员会成员纷纷对主要议题发表意见。 (云南网记者:杨之辉 张赜涛 摄)
    
    
    起因:政府不再“躲猫猫” 组建网民调查团
    
    
    2月19日下午2点,云南省委大楼4层的办公室内,宣传部副部长伍皓盯着电脑屏幕上滚动的QQ群信息,眉头轻蹙。伍皓思考着他的决定,一个足以引爆网络世界的决定。
    
    下午2点49分,他在QQ群内发布了第一条信息:“为应对躲猫猫事件,我们拟采取一个行动,组建一个网民调查团……”
    
    躲猫猫事件进入伍皓视野是在2月17日左右,当时他正忙于参加全省的宣传部长会议,“上网时发现这个事件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的聚焦点,而我们却还没及时应对”。2月19日上午,云南省委召开了一个专门的协调会,政法等相应单位参加会议。
    
    会上,伍皓提出让网民去现场进行调查,“网络的焦点,就要按照网络的规则解决”。提议之初,各部门的领导尚有顾虑,但很快大家达成共识,决定让网民公开、透明地了解情况,“政府这次不再躲猫猫,要让社会公众知道真相”。
    
    
    网友:整个事件是作秀 调查团成员被人肉搜索
    
    
    “不解渴”的报告在网上发布后,再次引起轩然大波。调查团成员成为网民议论的焦点,关注热度甚至超过了命案本身。
    
    因为调查团查看监控录像和会见嫌疑人的请求未能实现,开始有网友质疑调查团是宣传部门的托,整个事件是在作秀。
    
    昨天凌晨,因迟迟不见报告公布,在天涯论坛上,网友从最开始赞扬“风之末端”是草根英雄,转变为“政府的托”。网友开始启动对他的人肉搜索。
    
    很快,一些线索浮现在论坛上。“风之末端”本名赵立,自我介绍为网站编辑。但有网友搜索到《昆明日报社2007年工会工作计划》,其中赵立为工会的宣传委员,计划中所登照片也与本人一致。
    
    随后网友继续人肉搜索发现,8名网民和社会代表中,多人实为媒体记者和官方网站版主。同时有网友发现,在此前云南电视台的一次会议中,“风之末端”和“边民”就已经作为“热心观众”露面。网民们怀疑两人是“御用网民”,质疑其草根身份。
    
    对此,伍皓回应称,原定的计划中,最先报名的网民将成为调查团的主任。而“风之末端”和“边民”因为是他QQ群中的成员,所以占了“提前报名”的权利。他称,此前确实在关于云南电视台的会议中见过两人,但两人绝不是官方的托。
    
    至于两人为何在宣传部副部长的QQ群中,伍皓称是因为看重他们的网络影响力,“那个边民绝不是托,我倒觉得是个刺头,有时候让我很头疼”。
    
    伍皓称,除“边民”等3人是QQ群提前报名外,其他人选都是随机产生,至于为何媒体人员居多,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事件的关注度更高。
    
    云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龚飞负责这些随机人选。他说在报名的众多网友中,他挑选网络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的网友,判断的标准是发过的网文作品。而在社会人士中,则选择各行各业的人,既有大学生也有民营企业员工和保险推销员。
    
    “我们既然决定公开透明地处理此事,就没必要找托进行遮掩。”伍皓称。
    
    
    意外:宣传部副部长伍皓身陷舆论漩涡之中
    
    
    除却调查团的网民遭质疑外,事件的推动者宣传部副部长伍皓也身陷舆论漩涡之中。号召令发出后,在天涯论坛上,有人发帖称“伍皓是个好同志”,也有人称伍皓想借机出风头,谋取政治资本。还有人称,宣传部不应越俎代庖,插手此事。
    
    让伍皓欣慰的是,事发之后,国新办网络局和中宣部新闻局的领导支持了云南的做法,“开创宣传思想的新的思路”。
    
    伍皓说,他并没有想过会否影响日后的仕途。他说,他曾长期担任新华社的记者,虽然现在是新闻官员,但在追求真相这一点上,记者和新闻官并无差异。
    
    伍皓总结了此前宣传部门应对相似网络事件的办法,“捂是一种办法,我至少可以和省内媒体打招呼;拖是一种办法,不予置评,不理它;删是一种办法,可动用各种资源删帖;等是一种办法,等司法机构出了结果,再开新闻发布会”。
    
    他认为,这些都不是正确解决网络呼声的办法,社会公众有权公开透明地了解真相。
    
    对参与事件的许多人来说,网络调查团事件影响深远。21岁的李宁,曾是网络游戏的热衷者,而今他越来越关注网络上的社会焦点问题。
    
    而对宣传部门而言,网络调查团开创了宣传处理上的先河。云南省委宣传部介绍称,这种处理方式将作为常态保留下去,并将在实践中完善。宣传部门将建立网民数据库,在社会热点问题上,邀请网民参加。“这扇窗打开了,我们就没打算把它关上”。
    
    
    最新进展:李父:质疑警方结论
    
    
    2 月20日下午3时许,记者经多方打听后,终于找到了李荞明的家,见到了他的父亲、45岁的李德发和他的未婚妻李玉梅。采访中,除家人、亲友对李荞明的死提出质疑外,周边不少村民也对警方给出的答复表示怀疑。晋宁县公安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给死者家属一个满意的答复。
    
    
    伍皓今日谈“躲猫猫”
    
    
    今日下午3点,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躲猫猫”事件调查委员会主任“风之末端”将做客《春城晚报》“民生圆桌会议”,为大家解开关于“躲猫猫”事件的种种谜团。该会议将同时在云南网(www.yunnan.cn)上直播。
    
    获知这一消息后,昨日,已有不少读者和网友点击进入相关论坛,提交问题。一位网名为“不重要”的网友说:“这次组织的调查有以下问题让人遗憾:给网友和公众调查员的准备时间基本没有,头晚公告并确定人员后,第二天一早就进入工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众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参加进来;给公众调查员的权限不明确,使调查组无法开展工作。”
    
    
    法学教授:网民无法做到真正调查
    
    
    对于网民参与调查“躲猫猫”真相一事,昨日,西南林学院的副教授李春光表示:调查委员会既无名也无实。查清犯罪事实属于侦查权的范畴,只能由享有侦查权的国家机关侦查。调查委员会更没权力获取尚属于侦查阶段的相关案情。网民无法做到真正地调查。

责任编辑: 王笃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0222/120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