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难得一见:西方版画中17-19世纪的老北京

这是一组17-19世纪描绘北京风貌的西方版画,当时的西方人用版画(这一摄影制版技术出现之前最重要的形象传播媒体),为西方开启了一扇认识帝国古都的窗口(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提供)。


 
 


  京城西边的城门-阜成门或德胜门刊印年代1796年 作者威廉8226;亚历山大 出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大臣跪拜乾隆皇帝 刊印年代1840年

  


  传递圣旨的官员刊印年代1796年 作者威廉8226;亚历山大 出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祭牲炉火 刊印年代1873年 作者威廉8226;辛普森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光绪皇帝冰上掠影冰上 刊印年代1895年 作者弗兰克8226;戴德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元日赏灯刊印年代1872年 出处《画报》

  


  清兵当街练箭刊印年代1894年 作者弗兰克8226;戴德出处《画报》

  


  典衣、拍卖 刊印年代1872年 作者托马斯8226;蔡尔德出处《画报》

  


  街头架鸟 刊印年代1873年 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趣捉蜻蜓 刊印年代1881年

  


  热闹的大茶楼刊印年代1881年 出处《画报》

  


  进出城门的车水马龙 刊印年代1894年 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华洋杂陈街景1 刊印年代1880年 作者M.莫林出处《世界画报》

  


  男孩子的学堂刊印年代1873年 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女孩子的学堂作者SEM 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码头市场刊印年代1843年 作者托马斯8226;阿罗姆出处《图解中华帝国——社会建筑风俗》

  


  郊外进京-燕山行2 刊印年代1873年 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京城西边的城门-阜成门或德胜门刊印年代1796年 作者威廉8226;亚历山大 出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一台大戏刊印年代1796年作者威廉8226;亚历山大 出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北海湖中景象刊印年代1796年 作者威廉8226;亚历山大 出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乾隆皇帝六十大寿宴群叟刊印年代1788年 作者I.S.赫尔曼

  


  光绪大轿进京刊印年代1902年作者F.玛塔尼亚 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回京后的第一场接见刊印年代1902年

  


  清明祭扫刊印年代1901年 作者维克多8226;普鲁特出处《环球》

  


  冰上童趣与北京出租车刊印年代1861年 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郊区的兵站

  


  进出城门的车水马龙 刊印年代1894年 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外地进京-东路行刊印年代1895年 作者C.E.弗利普出处《画报》

  


  外地进京-西路行刊印年代1882年 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外地进京-蒙古行刊印年代1873年 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在北京南郊的赛马场1 刊印年代1864年 出处《画报,环球旅行》

  


  在北京南郊的赛马场2 刊印年代1867年 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西什库教堂里的祈祷 刊印年代1900年 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英国使馆前的一幕刊印年代1892年 作者M.普赖斯出处《伦敦新闻画报》

责任编辑: 紫薇  来源:网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1121/150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