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经济学人》:生物巨头孟山都的罪与罚


《经济学人》:生物巨头孟山都的罪与罚



  近日,一部纪录片《食品公司》引起轩然大波,该片深入揭露了生物巨头孟山都的罪恶行径,《经济学人》借机深入,带来这家公司的全面报道。

  虽然公司这种事物在不同人眼中总有着不同的评语,但像孟山都这样能激起两种截然不同极端情绪的还是比较罕见。批评者说,这个农业巨头就是安妮·雪莱所创造的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和狄更斯笔下的埃比尼泽·斯克鲁奇杂交出来的孽种,它用科学炼成的食物对全体人类和星球生态的安定都造成了威胁,它挥舞着知识产权的大棒夺走了穷人们最后一个铜板。孟山都的累累罪孽可以追溯到当年它(和其他公司一起)为越战生产的橙剂,美军用这种臭名昭著的落叶剂污染了越南的大片丛林。最近的一部纪录片《食品公司》对这家公司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揭露。

  但这个怪胎也有着一大批赞赏者,他们把孟山都带头进行的种子革新看作是这个世界迎接日益严峻粮食危机的最大希望。很多人都相信全球的耕地和淡水只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孟山都2003年新上任的总裁休·格兰特说道,如果没有孟山都所带来的那种技术突破,想要在2050年前让农业产量翻番纯属痴人说梦。格兰特先生或许显得有点大言不惭,但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贯在非洲乐善好施的比尔·盖茨先生把孟山都的技术革新称为是非洲农业革命的关键。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也是它的信徒。

  孟山都的经营领域经历过巨大的转变。它原先是做医药和化工的,公司1901年创立时生产的是糖精,后来正是凭着这个底子它造出了橙剂。2000年,孟山都与生产药品的法玛西亚普强公司相合并。两年后该集团农业领域的经营项目被拆分了出来成为了独立的新孟山都公司。那时候,孟山都因为农达而扬名,那是一种广泛受到农民追捧的除草剂。农达现在依旧是个拳头产品,但是在市场上已经受到了来自中国制造商生产的其他形式草甘膦除草剂的严重挤压。农达为孟山都带来的利润已经萎缩至10%。有传言说这个品牌有可能要被卖掉。格兰特说:“它又不是德里街上的圣牛,我们每年都在考察它。”

  今天,孟山都11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中,大部分都来自不断增加的转基因种子品种以及基因性状专利的授权。事实上也不知是福是祸,孟山都最知名的手段就是把生物技术应用于种子的生产中,从而让生物身上这个性状那个性状的一连串专利权都归它所有,美国最高法院1980年的一项判决让这种行径获得了法律保护。七月,孟山都又往它的转基因种子库里添加了一个主要品牌:“Genuity”。公司的发言人说这个名字是想要让人感到,这东西“实在(genuine)”、“可靠(authentic)”、“原创(original)”。它的出现代表了“这个创新产品家族将能让农民重温他们的丰收,甚至会获得更大的丰收。”

  格兰特先生来自苏格兰,他1981年进入公司。他说道,转基因种子开始商业化种植13年来,世界上进行的几项最紧迫的政策辩论中,愈发把这项农业技术和它身边的孟山都当作核心问题来看待。现在他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参加这些辩论,它们有的关注价格升高和供应短缺,有的则把食物,淡水和气候变迁撇在一边,讨论怎么划地出来种植生物燃料。格兰特先生认为对于水资源的“争论声浪将会把迄今为止关于食物的讨论声音遮盖掉。”孟山都自己也热衷于在这些辩论中伸张自己的知识产权权益并表达出对于反托拉斯法的微词。在后一方面巴拉克·奥巴马政府可不像乔治·布什那么友善。它已经把农业列入了注意事项。

  孟山都也好,它的竞争对手,杜邦、先正达也好,它们的技术手段再怎么高明,最终从中到底能收获多少利益,也还得那些狐疑的公众和政策制定者说了算。格兰特先生相信,公众对于转基因食物的态度,“比起15年前,在各个国家都有了进步。” 然而,欧洲的步伐却依旧“缓慢,十足朽迈。欧洲的农民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虽然欧盟慢慢地开放了对于转基因食物的进口,但它依然严格反对种植这种东西。英国的反对者们捣毁了孟山都的转基因种子实验,逼得它不得不一趟又一趟重复着英国政府下达的要求。与之相比,阿根廷和巴西都已经种上了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格兰特先生说,在某种意义上,对于食物危机的清醒意识能帮助人们看清, “转基因是具有潜在好处的,而不只是食品巨头攫取利润的工具。”我们当然可以认为他说的是对的,至少后半句是实话。


温室中的次世代。

  六缸驱动的遗传学家

  孟山都的技术研究分为两个类别,其一是育种,另一个是基因改造。

  几十年来,生物学家已经把育种的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细致。但孟山都仍设法在这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因为它对于种子各个基因的性能以及种子在不同区域土壤中的适应性掌握了更为全面的图谱。

  孟山都的总部在圣路易斯。这里时常有农民结队被带领进来参观公司的实验室,这是公司独到的营销策略之一,很多农民被那项称为玉米切片机的技术弄得目眩神迷。向这台机器中放入一粒种子后,它会把种子调到一个适当的角度和位置,然后切下一层薄片取作样本,这份样本将被用于基因分析。(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是其中最难的工序,因为每一粒种子的形状都不同,而一旦切得不到位就会破坏种子的胚胎,这样种子也就不能正常发育了。)从它的DNA中将预测种子长成后的各项属性,只有预期长势最良好的种子才会被选种,而这一代合格作物的子代种子又将会运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筛选。

  孟山都的导游说这个部门的工作有点像是“圣路易斯的灭罪鉴证科”,事实上现在全世界各个中心整年都在做这样的检测。过去三年里这项技术帮助孟山都显著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对于任意一块指定的土地,公司现在可以更快地挑选并派送出产量最高的种子。格兰特先生说道:“我们办的就是全球植物的婚介所,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种子都会做分析,进行健康检测,估计其子孙的育种价值,并将它们送到世界各个角落。”

  孟山都的第二类创新最近是让人越看越玄。转基因技术通过辨识出带有特定功能的基因性状,将这种性状转移到种子基因中以提升它们在那方面的表现。大体上这项技术的宗旨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有利性状带进一个种子中。

  目前转基因所实现的最大价值就是其对杂草和昆虫的控制作用。孟山都庞大的种子库里一个最普遍的共性就是它们都具有抗农达能力,这意味着当你向农田中喷洒农达以消灭周围杂草时,作物本身能幸免遇难。有些植物通过生物工程使得害虫们不再攻击它们的叶子和根系,这间接地减少了杀虫剂的用量。公司的参观路线上有两株相同的植物并排放在一起,其中改造样本茁壮成长,传统样本矮小打蔫。农民们显然是不会错过这个景点的。

  孟山都刚刚新推出了两大转基因超级丰产种子,其一是Genuity SmartStax 玉米种子,公司试验表明它们能增产5%-10%;其二是Genuity抗农达II型大豆种子,公司试验显示它比起初代的抗农达大豆要增产7%-11%。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大豆年均增产才仅仅1%。

  大约在2012年或2013年,孟山都有望推出一种在榨油过程中带来更少反式脂肪酸的大豆。它还提出一种“Ω-3大豆”的概念,科学证明Ω-3脂肪酸对于健康有很多益处,通过转基因,这种大豆将能向顾客提供更多的这种成分。直到现在,人类摄取Ω-3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鱼,用格兰特先生的话来说,“这些带Ω-3脂肪酸的产品都有点鱼腥味。”鱼类是从海藻中获得Ω-3脂肪酸的,所以孟山都的想法就是从海藻中提取相关基因物质并将其转移到大豆中。在格兰特看来,只要没有了鱼腥味,那么他的Ω-3大豆将在酸奶,士力架和其他休闲食品中找到巨大商机。

  公司转基因技术的另一个方向就是让植物能够更有效地吸收氮元素。这样可以减少肥料的用量,而肥料的原料来自石油,于是农民得以规避油价上升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氮肥渗透对于地下水的污染。

  孟山都还计划在三年内向市场推出它的首批“抗旱”产品。科学家尝试从三个切入点入手使得植物获得更强的干旱忍耐力。其一:提高植物根系的蓄水能力。其二:减少叶片的水分流失。其三:调整植物在缺水状态下的反应。当作物遭遇缺水时,它会调整输水通道停止生长以维持基本的机能。但它们常常会反应过度,导致重新开始生长时将要耗费大量的能量。转基因能帮助植物对于旱情作出更精确的判断,避免“刹车过头”带来的损失。

  现在全世界很多地区都预计将会出现水资源短缺,孟山都有望能靠这些抗旱作物大赚一票。公司的第一炮定在玉米上,它们会被种在美国北德克萨斯和达科他之间干旱带上。抗旱技术促使孟山都还把注意力放在了旱田小麦的研制上。小麦的种植面积最近几年来逐年下滑,这引起了面粉短缺。7月份,公司出资4500美元购买了WestBred这家经营小麦种子的公司。


越战遗毒橙剂为越南带来了一批畸形儿童。

  垄断与反垄断

  孟山都一直把收购当作是开拓种子市场的重要战略。2005年,它在用14亿美元买下了全球最大的蔬菜种子企业圣西尼公司后,便开始把它的生物技术应用于蔬菜领域。自孟山都2002年拆分独立出来之后,它已经进行了20 多次收购。它这样的高调举措引起了美国反垄断研究所的注意,这家独立的不正当竞争检举机构在十月出版的一份论文中提醒政府反垄断部门将孟山都当作工作重点。论文中哀叹“转基因种子市场的竞争环境被人完全破坏了。”显然“这个人”就是孟山都。

  公司通过收购试图完成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整合,以便支撑其在棉花,玉米和大豆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去年它占了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市场约65%的份额,转基因棉花占了约45%。上文所说的论文中便认为孟山都的这种强势对种子研发上的创新造成了损害。孟山都被迫做出让步才让政府反垄断部门批准了它最大的两次收购,其一是1998年收购迪卡(DeKalb)生物科技,其二是 2007年收购三角洲和松兰公司。

  其实过去13年里,孟山都把它的技术授权给众多行业内的一百多家公司,其中还包括它的一些主要竞争对手。对此,论文中不得不承认,这使得孟山都最终没有完成“对转基因种子市场彻底的、封闭性的控制,那样的话能够对其形成挑战的竞争者将无从崛起。”但是,论文抓住了公司在维护知识产权上的穷凶极恶态度,它再次告诫有关部门,有必要特别照顾一下孟山都。

  孟山都的经营条款要求农民们每年都要来买新种子。它对其用户们的新政策就是一旦发现有人违反了条款,便终身不再允许其使用任何公司技术。这个夏天孟山都在和一群保留了种子的加拿大农民的官司中胜诉,这是它对这一强硬底线的贯彻,取得的最大胜利。

  司法部反垄断司的官员们已经把农业市场看作一块需要高度监控的领域。司法部原来一直虎视眈眈地想对谷歌下手,但如果孟山都急着想进来顶替谷歌他们也绝不会介意。事实上司法部已经着手处理来自杜邦的诉状。杜邦可能是孟山都最难缠的对手。五月,孟山都起诉杜邦,称其旗下的先锋(Pioneer)良种违反了有关抗除草剂玉米和大豆技术上的条款。经过长时间的互相攻讦,杜邦反参一本,把孟山都告上了司法部。

  格兰特先生坚持绝不低头:“我们干的是竞争惨烈的营生,农民们跟前从来都不缺乏选择。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每个春天都能让农民觉得我们提供的是有实力的产品。农民们可能不在乎用什么化学品,但他们绝对会关注种什么种子。我们志在一次夺下一块阵地,每个春天做一次推进。” 贯彻强硬的授权政策是整个策略的关键。和制药一样,这里的创新也很昂贵。孟山都每年的研发费用接近10亿美元,估计投放市场还要再花一亿。公司认为如果想要有创新,知识产权就必须得到保护。

  然而,在非洲几亿贫穷人口市场上,孟山都和那些医药巨头们有着不一样的立场。格兰特先生说他决心不再重蹈制药公司畏缩不前,不肯把创新产品投放进发展中世界的错误。他相信,“在一个完美世界,在你将抗旱种子播种在堪萨斯的同一天,你也该把它种在内罗毕。”尽管事实上非洲和其他缺水的贫穷地区还是得被延后一段时间。

  在过去三年里,公司开始在一场大体上可以被描述为“创造非洲绿色革命”的尝试中担当主演。格兰特先生眉飞色舞地谈论着他和布劳格·诺曼·欧内斯特的友谊。布劳格是上世纪后半叶从墨西哥开始随后席卷亚洲的绿色革命的推手。这场革命被广泛认为至少拯救了十亿人民的性命。传说布劳格95岁临死前不无遗憾地说他还是没能活着看见“基因革命”。

  孟山都决心把它在白玉米(美国和墨西哥的主食)上的知识产权,种子和相关技术知识捐赠出来,以供为非洲国家的节水玉米(WEMA)研制抗旱基因。这个公私合作项目得到了盖茨夫妇基金会和霍华德巴菲特(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在伊力诺依当农民)基金会的资助。肯尼亚,莫桑比克,南非,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五个国家将从中受益。格兰特先生预计能在美国上市后两到三年内将抗旱玉米投放非洲市场。公司还和千禧村庄计划展开合作,这是一个由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领导的旨在消除贫穷的项目。

  种田的不服做药的

  与医药巨头在非洲销售的抗逆转录病毒药品不一样,孟山都的产品不会带来任何版税,格兰特先生说道,“用时髦话来讲就叫‘技术民主化’,我们已经从那些医药巨头身上学到了拓展过慢的危险。”药品生产商会受到平行进口的影响,他们担心卖给非洲的药品会被运回富裕国家,冲击他们在那里的生意。但种子市场就不是很受这个问题的困扰,适合一块土地的种子在其他地方就未必能保持同样的长势。

  但格兰特先生也不相信凭着孟山都自己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我们研究过布劳格的事迹,他和当地的非政府组织合作,请来了研究机构,将分散的组织统合在一起。今天各大公司都已涉足其中,这意味着我们将有希望比布劳格先生做得更快。”

  尽管如此,格兰特先生仍把在非洲的进程看作是“好生意”,这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将是公司业务的一个巨大的增长点来源。公司现在卖到印度的棉花已经要比卖给美国人的多,大多数种植转基因种子的都是新兴国家。全球使用转基因种子的1200万名农民中有90% 是发展中国家的小自耕农。美国有25万到30万活跃农民,一个印度就有1500万,而其中有数百万据孟山都说已被其业务所覆盖。

  公司用这一点来增强其悉心打造的形象,它是粮食丰产的推动力。而更高的粮食产量,而不是回归传统农业,才是维护粮食稳定的根本。格兰特先生说,转基因种子在美国已经带来了产量的巨大提高。就他看来,“类似马尔萨斯那套将出现全球粮荒的言论不值一提,这摆明了是可以解决的。”以美国依赖于农达产品,高产种子和相应耕作技术所取得的回报来衡量,世界其他地方有着庞大的产量提升空间。美国农民每英亩的玉米年收获量是160蒲式耳(合56磅,25.5公斤),而巴西是 60蒲式耳,撒哈拉以南非洲只有27蒲式耳(不包括南非的话更降低到22蒲式耳)。

  更何况,即便是美国也依旧存在着把产量翻番的潜力。现在依阿华的农民已经达到了每英亩200蒲式耳的水平。格兰特先生相信在2030年前能冲击300蒲式耳。 “我们还只是破土而出的嫩苗,”他向我们指出,自第一种转基因作物在1996年投放市场到其种植面积达到十亿英亩,花了十年时间。但从十亿到二十亿英亩只花了三年时间。格兰特先生自信满满,“我们现在就像70年代那些做晶体管的公司。”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译言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528/16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