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中国大陆教师的灰收入

灰色收入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在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博士那份《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研究报告出炉后,中国教师的灰色收入也引起社会的关注与争论。中国教师的灰色收入被列为四大灰色收入之一。

教师最主要的“灰色收入”就是“补课费”。补课形式,有学校组织的补课和个人组织的补课。

据《时代商报》报导,沈阳市教师一对一的补课费可以达到90分钟300元---800元。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某名校校长介绍,沈阳市名校教师已有六成左右开上了私家车。

《南方网》则披露,大学老师的灰色收入形式则五花八门,诸如讲学、做学术报告、代课、当家教、兼职顾问等等,有的一天至少1000元。

幼儿园也不例外,孩子入学要交万元的择校费,此外每个月还要交几百到上千元的食宿费。为了让小孩子能够在学校里得到更多的关照,家长给老师们塞红包更是家常便饭。

就在刚刚过去的教师节,首饰、购物卡、月饼票、茶叶、衣服、水果、巧克力等都是家长送给老师的常见礼品。有媒体就“教师节送礼问题”進行调查显示,60%的家长表示曾给老师送过礼。

去年,广东省共发现“小金库”300个,涉及金额近1.3亿元,据省纪委官员介绍说,教育系统成了“小金库”的重灾区。小金库的钱都是一些违规资金,以各种名义向学生收取。据了解,不仅广东学校有“小金库”,北京海淀区一所小学几年间就营造起了上亿元的“小金库”。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分析,市场化体制下,学校不创收也不行。学校要花的钱中,按体制应由政府拨款,政府只给政策,比如教师要加工资,但钱却要学校自筹。在这种现状下,许多学校都偷偷设立“小金库”。

张敏强认为,教育系统“小金库”的産生,市场化大背景下的教育体制责无旁贷。

2008年10月1号过后,四川、重庆部分地区的教师因为经济待遇方面的困境,停课抗议。重庆著名律师周立太建议,以『行政不作为』把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当局执行《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新唐人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918/17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