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羊子和三妹谈给评委会第二封信 反对刘晓波获奖

—羊子和三妹通话谈及给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第二封信

作者:
王若望(左)与冯素英(右)
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王若望和妻子羊子
 
三妹补充说明:今天我接到著名异议作家王若望遗孀羊子的电话,

她告诉我:“你昨天群发的信件中的签名人只有两个。是不是搞错了。”

我说:“那一定是我搞错了,我再重发一遍。”

她又问:“我能不能加入你们的签名,你们是不是认为我反共资历还不够?”

我笑了,说:“不是,你是我所崇拜的人。当初我们没有到处征求签名是顾虑给对方造成压力,我们考虑到许多人害怕被攻击为分裂派什么的,所以第一封信签名人大多是我们了解的跟我们观点一致的人。”

羊子马上说:“我不沾钱不为利,我没有任何顾虑和压力,也不怕他们说。把我签上!”


这个第二封信是昨天才决定写,写作和翻译的时间都非常紧急(感谢我的朋友,他真是个十全十美的翻译,中英文感觉都好,又二十年关注中国民主,这使得他感觉更好翻译起来得心应手)。由于时间急迫(几乎是在半天内完成写作和翻译),就更不可能去征求签名人,我只是保留第一封信的签名人。这第二封信的签名人比第一封信少了六个人,是因为有四个联系不到所以取消,还有俩人表示有压力退出。

羊子一直是我崇拜的人,那是一种女人对女人的崇拜。星期六时(前天)有一位第一次给我打电话的女读者与我有一段女人间的聊天,这里我不妨把这段我们谈羊子的聊天内容与读者共享。

她说:“羊子嫁给王若望真伟大,那时谁敢沾反革命的边?更别说结婚啦。王若望还是一个比她大二十岁的老反革命,还有七个孩子。政治、生活两方面得有多少压力和艰辛啊!?太伟大了。三妹,你是不是这样认为?”

我说:“确实伟大。而且直到现在她对王若望的感情还是那么浓厚,这种妻子对丈夫的崇拜我只在狄更斯的小说里见到。而且当年羊子不但年轻,还是大美人。”

她说:“是啊,漂亮得别提啦,那个白啊,眼睛又亮又大,个头也好。嫁给反革命真不容易,我是做不到。三妹,你能做到吗?我是说为爱情不管不顾的。”

我说:“我也做不到。看小说时对这种爱情很感动,可是动真的就不一样了。尤其中国那种及其恶劣的政治环境。这就是伟大和普通的区别。所以我才崇拜羊子。不过,王若望也挺漂亮的。”

她说:“王若望只是脸漂亮,瘦得跟猴似的。唉,三妹,你真应该写写羊子的故事,一定会感动许多像我们这样的女人读者。”

我说:“瘦没关系,王若望可是大才子。他已经写了他们的故事了,我都读了,可感人呢。”

她说:“那是一篇篇的短篇,得写长篇!”

到了我这个岁数才懂得,女人什么时候都是感性的和幻想的。

参考阅读:

王若望批刘晓波说'夸大了共产党的残酷和罪恶'
 
王若望网站: http://www.wangruowang.org/

 
阿波罗网附简介:王若望先生自青年时代,即热爱自由、人人皆有权利尊严的平等,并且身体力行勇于追求。正是为了这一理念,他青年时代就参加了宣称为中国争取民主公正的共产党活动,曾遭国民党政府迫害。也正是为了这一理念,在中共掌权,王若望先生成为高级官员后,对中共的倒行逆施也不例外地进行批判。王若望先生因此遭到中共更加残酷的迫害,被打成右派,现行反革命、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老祖宗等等罪名,并数次被关入中共监狱及开除党籍。1992 年,王若望先生在警察严密监控等迫害下被迫流亡美国后,依然为了这一理念,孜孜不倦地办期刊写文章筹建政治组织和筹办活动,期望自由民主人权早日在自己梦魂萦绕的祖国实现。在王若望先生临终前三天,他所留下的最后手写遗言,还是:“新时代、新人物、新发现、新文化、新科学、新技术、新奇迹、新奉献,迈向全世界!(王若望,12月16日)“王若望先生的一生,不论是身为平民还是高官,身处国内还是海外,理念与言行一致,体现了一个人始终如一的高贵。
 
王若望先生原名王寿华,1918 年2月4日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6岁因参加罢工,被国民党政府判刑10年,19岁时因抗日战争爆发而获释出狱。随即赴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宝鸡地委(时称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49年中共掌权后,先后担任上海总工会文教部副部长、上海柴油机厂厂长等职。1957年被打成右派。1968年因批判毛泽东入狱4年。1978年后其现行反革命和右派等罪名相继得到平反,并出任《上海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7年被邓小平指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代表人物,与方励之、刘宾雁一起遭到中共组织的全国性批判并再度被开除出党。1989年王若望先生因参与八九民运,被捕入狱14个月。1992年与冯素英(笔名羊子)一起流亡美国。
 
王若望先生是中国海外流亡者中第一位逝世者。他终身追求自由民主公正人权等人类价值,为中国实现这一价值开拓了基础,并为中共反对派树立了铮铮风骨的风范。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中国事务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1006/18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