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温家宝的喜马拉雅使命

作为印度最著名作家和全球化先锋之一,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曾将中印两国人民的交往比作“悄声的脚步”。

1962年,中印两国间因为印度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的归属问题,爆发了一场短暂的高纬度战争,让两国人民交往的脚步在战后20年中变得更微弱了。近年来,随着贸易和投资的增加,脚步声又大了起来。然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双方都对两国间的政治分歧颇为谨慎。

印度外交秘书尼鲁帕玛•拉奥(Nirupama Rao)表示,两个崛起的亚洲大国间的分歧必须“得到控制”。中国将喜马拉雅山两侧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形容为“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就不容易修复。

温家宝周三抵达新德里时,实际上是更坚定地迈进了一个他希望由经济扩张驱动的新时代。这位中国总理提出,两个人口总和占全球五分之二的国家应当建立更紧密的联盟。

建立更紧密联系的动力,来自两国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的地位。温家宝强调,中印两国具有互补性,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他表示,人们时常谈到中印两国之间的“龙象之争”,“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中印两国是合作伙伴,不是竞争对手。”

在一个广受中印商界领袖欢迎的致辞中,温家宝详尽阐述了北京如何可以向印度提供低息贷款,并帮助后者进行快速的基础设施建设。他特别提到中国电信企业华为 (Huawei)在印度IT中心班加罗尔的研发投资,以及上海电气(Shanghai Electric)和东方电气(Dongfang Electric)等企业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在印度建设电厂,为2亿印度贫困人口供应电力。
温家宝还承诺,将向印度制药、服务、食品和IT企业进一步开放市场,帮助扭转中国在两国双边贸易中不断扩大的顺差。中国今年对印度的双边贸易顺差达600亿美元。

在未来两天的会谈中,双方可能会探讨如何将双方加速发展的贸易关系推到新的高度。一个选择是北京力推的一个地区协议,但这几乎没有得到印度官员的认可。另一个选择是在寻找能源和大宗商品领域开展合作。

新德里的态度不那么肯定,也更加多元。印度对向竞争力极强的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放市场,以及过度依赖一个不可预测的邻国颇为担忧。印度认为,这个邻国在本地区变得更为“强硬”。在增进贸易关系之前,新德里希望中国取消非关税贸易壁垒——印度人认为这些壁垒阻碍了印度企业发展,并着手改善地区和全球的失衡问题。

另外,印度感到担心的还有中国不断崛起的海军军力,以及中国通过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缅甸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而逐渐扩大的地区影响力。

“作为亚洲两个相邻的大国,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竞争因素,”印度商务部长阿南德•沙玛(Anand Sharma)说道。“我感到健康的竞争能够促进增长。”

虽然贸易正在迅速增长,但喜马拉雅山两侧的分歧仍有待弥合。

温家宝五年来在印度土地上发表的首次公开讲话中表示,他能够感觉到印度的“变化”。他说:“(印度)更美丽了,更有秩序了。”

当辛格能够到达北京,就民主做出相同的评价时,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交往的脚步声就会真正响起。

责任编辑: 沈波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1217/189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