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发改委一幅忧国忧民状 看来明年物价涨定了

编者按: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通知:明年还要涨,并且全面涨,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吧。

发改委:担心明年出现全局性物价上涨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向东  

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12月22日透露,尽管物价水平得到回落,但稳物价的相关措施并不会因此停住,反而会进一步考虑建立起一套打击炒作、保持物价平稳运行的长效机制。
上述官员称,从国务院督察组在各地进行物价检查的情况来看,国务院稳定物价的40号文(即稳定物价16条)基本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物价整体水平明显回落。但是考虑到即将到来的双节和翘尾因素,稳定物价的政策不会放松。
该官员透露说,今后一段时间,仍将密切关注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的价格波动,继续采取严厉措施打击非法经营现象,继续通过发放生活补贴等措施保证居民生活。此外,还将通过修改《价格法》、完善商品储备体系和流通体系等措施,建立起长效机制来保证物价平稳运行。
据了解,自11月29日至1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商务部共同组成国务院督查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带队,赴山西、天津、江苏就落实国务院40号文件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督查发现,有关地区纷纷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居民生活稳定,重要商品价格有所回落。
其中,山西省动用5.13亿元价格调节基金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补贴期限从今年11月到明年3月;天津市则大幅度提高困难群众春节一次性补贴标准;江苏省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扩大了补贴范围。
国家发改委专家说,政府担心的是出现全局性的物价上涨。四季度CPI的连续上升,连续几个月的物价上升影响的是2011年全年。
据专家分析测算,10月和11月份的CPI分别达到4.4%的增幅,使今年的物价对明年的翘尾因素由国家原来估计的2%上升到2.5%,如果12月份的环比不控制下来,全年将达到到2.8%。这意味着,即便不进行任何资源价格改革,物价就会上涨2.8%。而按照政府原来预期要加大资源价格的改革力度,新涨价因素是1.5%,二者简单相加已经达到4.3%。
有关专家说,国务院接连采取稳定物价的措施,是为防止物价从局部领域和地区向全国扩散,防止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包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是要防止价格大的起伏,而不是大幅度的向上涨。

****************************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今年物价涨幅将控制在3.3%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10年12月22日
目前物价形势仍有严峻的一面,引发价格上涨的因素并未消除,明年在控制物价方面仍将面临压力


  【《财经》综合报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在21日召开的全国价格工作会议上表示,一系列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全年物价涨幅将控制在3.3%。

  物价涨幅3.3%超出了官方年初确定的3%的调控目标。前不久发改委将明年全年CPI目标定为4%。

  彭森同时指出,目前物价形势仍有严峻的一面,引发价格上涨的因素并未消除,明年在控制物价方面仍将面临压力。今后一段时间,中国价格运行的环境仍比较复杂。推动价格上涨的主因,既有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涨价传导给国内的输入型通胀,也有投机炒作、流动性充裕等因素相互叠加。

  彭森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增强做好稳定价格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

石油巨头突击出口 国内柴油荒拷问垄断机制

来源:中国经营网  时间: 2010-11-19 10:19  
这场始料未及的柴油荒目前正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蔓延。预计柴油供应紧张态势可能将至少持续到明年2月份。
  11月17日,全国柴油批发均价出现了近期以来的首次下跌,不过跌幅甚微,每吨只跌了4元。各地柴油供应仍呈现批零倒挂、形势趋紧的格局。

  为阻止“柴油荒”在各地蔓延,国务院常务会议17日明文要求确保敞开供应柴油。中国两大成品油供应商——中石油和中石化也随即表示,将全力增加柴油产量,确保敞开供应。不过,有看法认为,中石油中石化对柴油供应的限制,是本轮柴油荒的最主要原因。

  柴油荒或持续到明年2月

  今年以来,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一度担心柴油产能过剩。然而,自10月底以来,柴油供需形势却急转直下。突如其来的柴油荒首先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柴油需求量较大地区爆发。然后迅速向各领域蔓延,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快递公司变“蜗牛”、公交车久等不来、菜价因为运输难而更加高涨,甚至连殡葬业也受到牵连。

  这场始料未及的柴油荒目前正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蔓延。来自国际能源署的预计,近期中国发生的柴油供应紧张态势可能将至少持续到明年2月份。

  油荒拷问垄断和成品油机制

  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成品油出口2102万吨,同比增长23.4%,其中9月份成品油出口209万吨,柴油出口36.81万吨,同比增长25.3%。

*************************************

成品油低价出口,国内还想提高价格
    

一方面以低于国内成品油税前价10%的价格向海外出口,另一方面又在国内谋求成品油提价。中石油、中石化(600028,股吧)这两大巨头凭借其市场垄断地位,制造“内外有别”油价实在有些令人费解。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境内天然气、成品油和化工产品需求实现了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国内成品油出口也有明显的变化。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3月成品油的出口量为264万吨,同比上扬了70%以上。

  此外,卓创资讯公布的数据还显示:3月,国内汽油、柴油的出口价(折合为人民币后)约是5012元/吨、4644元/吨。

  上述价格要比中国众多加油站挂出的汽柴油零售价低出一截。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比了沈阳、北京、上海及广州四个地区发现,93号汽油的最高零售价为每吨8666元~9137元之间,0号柴油最高零售价略低一点,但最便宜的也要每吨7408元。

  这样算下来,汽柴油出口价要比国内零售价至少便宜3400元、2700元。

  据了解,各类“税费”是造成价格差距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消费者每购买一升零售汽柴油,就会向国家上缴城建税、消费税、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

  本报记者计算发现,以上海每升6.87元的93号汽油为例,含有增值税、消费税总计1.998元,而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为0.22元,税费约是零售价的29%。

  扣除税费后,上海汽柴油的零售价约为每吨6700元、5573元,这仍比出口的汽柴油价格高出一截。经计算,出口的汽柴油价格要比上海的税前汽柴油最低批发价折让8%到12%左右。

    出口大幅增加原因何在?

  尽管汽柴油出口并没有太高的利润,但汽柴油的出口量却在放大。

  今年前3个月,中国累计出口了694万吨的成品油,同比增加66.4%。这已是中国连续四个单季出口量都在600万吨以上了。2006年到2009年一季度期间,单个季度的最高出口量不过是480万吨左右。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国内需求不足,企业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卖掉产品。

  虽然中石化、中石油都试图以最新的数字表明,中国汽柴油的产销量都在大幅上升,需求显然在好转,但是,今年一季度国内成品油零售、批发量并没有超过2008年同期。

  一部分卖不掉的产品就要出口。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中石化自行掏出了一些补贴来鼓励各炼厂加大出口力度。卓创资讯的报告数据也称,汽柴煤油3月末有1854万吨左右的库存。记者发现,这部分库存占同期产量的30%左右。

【作者:辰雨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张超)
********************************************

中国石油前三季净利增至千亿




中国石油披露三季报 前三季净利增至千亿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0年10月28日 中国石油(28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9.1亿元,与去年同期811亿元相比增长23.1%;基本每股收益0.5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1.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中国石油11.28-0.04-0.35%,中国石油营业收入高达10480亿元,同比增长53%,公司称这主要是由于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及销量增加。营业成本则达到6903亿元,涨幅为69%。投资收益达到44亿元,同比增长164%。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中国石油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达到1000.3亿元,与去年同期813亿元相比增长23%;基本每股收益0.55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1.1%,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生产原油6.4亿桶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 生产原油6.4亿桶,同比增长1.3%;生产可销售天然气16,845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10.5%;油气当量产量9.21亿桶,同比增长4.0%,其中海外油气当量产量0.84亿桶,同比增长10%。

    在国际贸易方面,公司继续提高业务运作质量,不断扩大贸易规模和资源配置能力。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汽油、柴油和煤油9,092.1万吨,同比增长24.3%。
(责任编辑:思涵)

*********************************

石油通信两垄断行业占央企利润半壁江山



2010年08月20日 



   国资委8月19日公布了中央企业2009年分行业运行情况,报告显示,石油石化企业实现利润2626.6亿元,高居9大行业榜首,通信行业以实现利润1655.8亿元,排名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大贴著垄断标签的行业2009年利润占据了129家中央企业所有利润总和的53%。根据国资委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151.2亿元。

  此次公布的九个行业包括石油石化、钢铁、电力、机械设备制造、通信、航空运输、水运、建筑施工和商贸。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九大行业都实现了盈利。其中,五个行业的央企盈利保持了增长,四个行业的盈利出现下降。

  2009年在实现盈利增长的五个行业中,3家中央石油石化企业2009年的利润增长了14.7%;9家中央电力企业增利445.7亿元;12家中央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的利润增长87.9%;3家中央航空运输企业减亏增利350.4亿元;8家中央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增长69.1%。

  尽管通信行业利润也已经进入千亿“俱乐部”,不过国资委表示,受固话业务下滑、3G业务投入较大等因素影响,3家中央通信企业利润2009年出现了小幅下降。

  此外受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钢材价格低位徘徊等因素的拖累,4家中央钢铁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利润比上年下降了46.2%;因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位运行、量价回升缓慢,3家中央水运企业的收入效益处於深度下滑状态,比上年减利285.4亿元。同时因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市场需求不足,22家中央商贸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处於下滑状态;盈利降幅为9.9%。

【来源:财华社】 (责任编辑:程李楠)

*********************************

成品油涨价给通胀火上浇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1日晚发布通知,从22日零时起上调成品油零售价——汽油价上调310元/吨,柴油价上调300元/吨。此次调整后,全国90号汽油和0号柴油零售均价分别为8530元/吨和7780元/吨,涨幅分别为3.77%和4.01%(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

  这次调整后,部分地区93号汽油破“七”,北京、上海分别为每升7.17元、7.11元。绝大部分地区93号汽油都升至每升6.7元以上。

  这次成品油价格调整与以往不同的是,调整突然,市场提前没有预期、没有猜测。最早是21日下午微博中有媒体透露成品油价格可能上调,其也是根据国际油价走势和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推测已到上调时间窗而已。但是,市场和大部分消费者都没有一点“心理准备”,普遍认为,在通胀率高达5.1%的情况下,非常重视民生的政府绝对会以控通胀为主,为了控通胀保民生,绝对不会仅仅为了两大石油集团的利益而上调成品油价格,给通胀火上浇油。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回答成品油价格上调问题时表示,国家适当推迟了提价时间、控制了提价幅度。但是,观察发现,这次成品油上调绝对数是今年第二高点。截止目前今年上调四次油价,最高点是4月26日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上调320元。如何控制了提价幅度?实在看不明白。

  更加让人看不明白点的是,在通胀率高达5.1%的情况下,居然上调对通胀助推作用相当大的成品油价格。这无疑是对通胀火上浇油。大家知道,这次蔬菜、粮食、食品等消费品价格大幅涨价中,田间的农民种植者并没有受益多少。主要是运输、市场各种收费、繁杂的各种环节剥离太多,推高了蔬菜等农副产品成本。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运输主要依靠汽车货运,运输成本中油价是主要部分。油价上调必然加大运输成本甚至无限放大运输成本,这对于南菜北运十分不利,将大大加大南菜北运的成本,进而推高农副产品价格,推高通胀率。发改委表示,据匡算,这次成品油价格调整直接影响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环比上升约0.07个百分点。实际上,成品油价格上调对CPI的影响主要反应在 “间接”上,间接影响远远超过0.07个百分点。正如上述分析的那样。目前,控通胀虽然取得初步效果,但是基础相当脆弱,物价回落是不稳定的,昨天我到市场查看,西红柿又涨到2.5元1市斤了。在这个时候上调成品油价格令市场想不到,也出乎广大民众的意料,时机选择很值得商榷。

  发改委要求各级政府要审慎出台政府定价和指导价格产品。但是,发改委却率先提高成品油价格,接下来会否引发各地新一轮水电气煤等公共产品、政府定价或指导价格产品的提价潮呢?可能性非常大。到那时,作为价格主管部门的发改委如何理直气壮地管理各地乱涨价呢?

  同时,在通胀率高达5.1%时,政府定价的成品油产品竟然上调价格,那么,市场化程度高的产品以及投机炒作又有什么理由打压呢?包括投机炒作在内都是付出劳动,冒风险的,而石油巨头只要发改委一纸令下就可坐享石油价格上调的利润,钱就可以滚滚流入腰包。其他市场主体又会如何想呢?难道成品油经营者的利益大于被通胀折磨的大多数民众利益吗?难道控制通胀,就只针对农副产品市场和其他市场主体,两大石油巨头就可以例外吗?

  也许按照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际油价涨幅确实到了调价的时间窗,与国际接轨也没有错。但是,既然国家力量已经介入到市场调控中来了,那么在这个特殊时期,在通胀已经威胁到普通把百姓的民生大计时,一切都应该为控通胀让步让路。为通胀让路就是以民生为本,这是本届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执政理念的要求。决不能为了少数垄断企业的利益而不顾通胀给广大百姓生活造成的压力。是人民为油企打工还是油企为人民服务?在通胀的特殊时期,国企如何承担社会责任?难道油企可以在抑制通胀的政策中置身事外吗?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1225/19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