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吴国光:茉莉花革命给中国既得利益者敲响警钟

中国会发生茉莉花革命吗?为什么说茉莉花革命给中国既得利益者敲响了警钟?本次《人与社会》节目请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政治系教授吴国光谈谈他的看法。

吴国光教授认为,茉莉花革命的主要原因是阿拉伯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府腐败、严重的社会分化和贫富不均。

茉莉花革命的重大影响

这场阿拉伯革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在过去20年,世界经历了4次重大事变,按照时间顺序,第一是共产主义在东欧和前苏联的垮台,第二是全球化的兴起,第三是9.11袭击和反恐,第四就是这次阿拉伯世界革命。而这次阿拉伯革命可能是东欧苏联共产主义垮台以来,世界政治当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如果接下来,在阿拉伯有更广泛的革命发生,有更多国家卷入这场革命,那将是冷战以来,世界历史的又一个转折性变化。

茉莉花革命引发中国当局紧张

茉莉花革命也影响到中国,但中国官员说,中国绝不会发生茉莉花革命。吴国光教授认为,讲这个话的官员是自欺欺人。因为如果不会发生茉莉花革命,当局没有必要如此紧张。

他表示,网上这个号召仅仅呼吁人们每周日下午两点在北京等城市,比如北京的麦当劳,散步、围观,并未提出革命纲领,也没有抗议。而且两、三个星期过去了,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围观或游行事件,然而当局的紧张已经达到20年来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批的警察、网络的控制、对外国记者如临大敌的心态、以及更深层次的大量增加“维稳”经费,都显示当局的恐慌非常明显。

茉莉花革命冲击掌权者鼓舞维权者

掌握权力的人当然不希望发生任何促进现行政治制度变化的事情。在现政权下、现发展模式下的既得利益者也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不想让现在的利益架构发生任何改变。在这样一个利益架构下,他们可以官商勾结,可以贪污腐败,可以化公为私等等。

但就像阿拉伯国家发生的事情一样,那些掌权者越不想看到人民的力量兴起,它就越会出现。因为不想看到,就会采取压制手段,于是把更多人逼成敌人。所以,不以这些人的意志为转移。

如果阿拉伯革命对专制者的影响是使他们变本加厉地加强控制,加深专制。那么对于一向维权和要求民主的积极分子来讲,则是鼓舞,鼓舞他们组织“周末散步”这样的茉莉花革命行动。

茉莉花革命让弱势者看到自己的力量

对平民百姓来讲,茉莉花革命可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中国人一般都很消极,逆来顺受,无论在多少问题上不满,总是认为自己是平民百姓没有办法。但阿拉伯革命,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明白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现行社会的游戏规则。看到弱势者并不一定总是被有钱有势的人欺负。

给既得利益者敲响警钟

阿拉伯茉莉花革命对中国最大的影响,从比较长期发展来看,是给现政权、现体制、现发展模式下的既得利益者敲了一个非常响亮的警钟,给他们一个非常重大的警告。就是说,他们现在以这样的方式去发财或取得特权,实际上是剥夺了中国大多数的弱势群体。这样的弱势群体,就像阿拉伯那些穷人一样,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越来越有绝望感,最后被逼得走上街头,要求改变这个政治制度。

既得利益者心里明白,这样的发展模式不能持久。虽然贪污的,发财的,自己努力的,有关系的,有运气的,都觉得现在的发展模式很好。但观察最近几年的社会发展就会看到,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使他们的自豪感达到一个顶点,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周年庆典又给他们在政治上鼓劲。但自那以后,中国精英阶层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不断地增加,出现了第三波移民浪潮。这些白领、精英挣了一些钱,发了一点财,就把孩子送到国外。

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弊病,包括食品安全,不仅对穷人,对一般的富人,也一视同仁。中产阶级在食品安全上也会遇到严重的问题。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在两会上,对长期无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表示不好意思,承认“越白的面粉越不敢吃”。所有这些问题都让社会精英的不确定感增加。于是他们就会想一想,下一步怎么办?中国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他们没有信心。

在阿拉伯茉莉花革命冲击下,中国既得利益阶层刚开始会害怕,希望中国千万不要出这种事情。继而会自欺欺人“走夜路吹口哨,给自己壮胆”,说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但稍微安静下来,他们应该会想一想,现在这样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按这样的路走下去,不想要阿拉伯革命,阿拉伯革命也会在中国出现。因为那些引起阿拉伯革命的因素:政府的腐败,官员的贪腐,贫富的严重分化,具体到突尼斯的城管打小贩,埃及的通货膨胀等等因素,中国全都具备。所以当局高度紧张是完全有理由和完全可以理解的。他们知道自己坐在火山口上。

那么,这样发展模式下的既得利益阶层,是愿意把自己的既得利益随着这个发展模式,在火山爆发时葬送进去呢?还是愿意想一个新办法,利用他们的精英地位,对现政权施加压力,给中国找一条新道路?他们应该想一想了。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法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313/19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