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我们为什么要读蒙书?

作者:

一、什么是蒙学?

蒙学就是传统中国的启蒙教育。中国自古重视教育,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五经》中的《礼记·学记》讲: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意思就是说要建立国家、治理人民,必须将教育放在第一位。要教化人心,培养淳朴的民风,也必须从教育入手。正是由于重视教育,我们民族才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明,并能够薪尽火传,继往开来。中国的教育起源甚早,有史可稽者能追溯到大舜时代。《五经》中的《书经》记载舜帝设有掌管教育的学官。到夏朝便出现了最早的学校。周朝有了大学、小学之分。大学是对成人的教育,小学则是对儿童的教育。也就是说从周朝开始我国就有了最早的蒙学。

古代教育主要分官学、私学两种形式。官学又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类,中央的学校叫国学、太学或国子监。地方学校汉朝分为郡、县、乡、聚四学。郡称学,县称校,乡称庠,聚称序。明清时分府学、州学、县学。私学则主要是书院和蒙学。书院出现于唐代,兴盛于宋元,是集藏书、刻书、教学、研究为一体的机构。书院主要是私办,但也有官办或民办官助。传统的蒙学则完全是私办,故称私塾。私塾是蒙学的主要形式。私塾不花国家一文钱,就建立起普及全国的蒙学体系,使广大平民百姓的子弟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确实功莫大焉。私塾的老师大多是落第秀才。据统计,自开科举以来,中国约有十万进士,百万举人,千万秀才和上亿的童生。这上千万的秀才、上亿的童生就是私塾教育的庞大师资,这就使教育的普及有了充分的保障。私塾的校舍往往就是秀才先生的家或家族的祠堂。老师的工资或由学生各家分摊,或由宗祠负担。家族中贫困的子弟还可以免费入学。有时一个家庭有子弟到了年龄不去上学,族人还要追究父母的责任。私塾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教人识字和普及做人做事的道理与常识;二是为进入县学、州学、府学或参加科举考试打下基础。对于普通劳动人民来说,蒙学主要完成第一个任务,对于经济稍富裕的人家或立志应科举的人家,蒙学还要完成第二个任务。蒙学的方法主要是诵读和习字。诵读又分为教书、背书、读书、温书四个环节。教书就是先生教读新书,因为古书都没有句读标点,先生在教读的过程中一边教学生认字,一边教学生断句,还在抑扬顿挫的吟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完一段新书,学生则自己熟读背诵,背得了就到先生面前去背诵。新书读背得了,先生再大致讲讲其中的意思。中国的古书大都有丰富而深邃的内涵,蒙学时期只需了解字面的大概意思,其中的深意则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在人生长河中去慢慢体会。蒙学不分年级,只以读书的多少来衡量进度,孩子们不说自己读几年级了,都说自己读了几本书。所谓读了几本书,也就是指背了几本书,古人把背书称为包本,即将这本书从头到尾背完。温书则是将以前读背过的书拿出来反复温习,以加深记忆。所以蒙学时代读背过的书往往成为学生的宝藏,终生难忘,终身受益。习字则分为描红、影本、临帖。传统蒙学习字都是毛笔,儿童在练习使用毛笔和磨墨的过程中本身就磨练了心性。描红即先生在学生的写本上用红笔写上生字,然后儿童去学写。影本则是学生蒙着字帖写字,以便掌握间架结构。临帖则是照着字帖写字。儿童在私塾中反复写字,既掌握了生字,又训练了书法。故而受过蒙学教育的人基本都写得一手好字。儿童在诵读和习字的蒙学中不仅积累了知识,更陶冶了心性,培养了人格。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网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324/20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