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超载6倍 甘肃娃娃车撞车惨案 20死18重伤

—核定载客9人的“校车”,当时居然实载64人。

11月16日早上9点10分左右,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下沟砖厂门口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导致20人遇难18人重伤。(网路图片)
 
 

11月16日早上9点10分左右,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下沟砖厂门口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该镇幼儿园接送校车严重超载,导致5人当场死亡,15人在送医途中死亡。目前,有20人遇难,其中包括18名幼儿、校车司机及1名教师。

9人小型面包车载64人

据官方通报,当时,一辆车牌号为陕D-72231的大翻斗运煤货车与车号为甘M-A4975的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学生接送面包车相撞,致车上20人遇难,有 44人受伤,伤者多为幼儿园的儿童,其中18人重伤,26人轻伤。据悉,这辆校车是核定载客9人的小型面包车,当时实载64人。


(网路图片)

(网路图片)

现场非常惨烈 目击者:腿都站不住

事故发生在下沟砖厂门前,该厂十多名工人第一时间在现场救人。该砖厂的工人向大纪元记者描述,现场非常惨烈,看到此景,一瞬间,头脑都懵懵的,腿都站不住。一会儿,他惊醒过来后,马上从车上把孩子们救出来。

“当时,心里特别难受,现在都不敢回忆那情景,没见过这么大的事故。”一位要求隐姓的砖厂工人表示:“现场确实惨的很,娃娃都吓坏了大哭,有的喊爷爷,有的喊奶奶,有的叫爸爸,有的叫妈妈。有一个孩子特别严重,头皮全被揭下来,大部份孩子都在流血,有的皮肤、鼻子、耳朵流血,身上都是血,我们的手上、身上都沾着血。”

这位工人表示,当时,两车碰撞声音很大,校车被撞的扭曲变形。“那么多孩子受伤,我们抢救了10几分钟时间。当120的救护车和家长到现场时,孩子们都已送去医院了。”

有民众上传的照片可看到,该校车的座位被拆,血迹斑斑。这位工人描述,当时,两车在会车过程中碰到一块,速度很快。校车驾驶员被从座位上抛出来,司机和幼儿园老师当场死亡,有些孩子在前面压着,他们把孩子们拉出来。


(网路图片)

(网路图片)


该校车的座位被拆,血迹斑斑。(网路图片)

该校车的座位被拆,血迹斑斑。(网路图片)

志愿者拦车救孩子

他说:“我们把孩子从车上救出来后,见路上的车就拦,一辆车载几个孩子,另一辆车载几个,当时不知哪个孩子的情况怎样,有气、没气的孩子都往车上放,娃娃都送去医院。到医院后知道受伤的有44人,死了20人。”

下沟砖厂工人表示,这校车超载非常严重,现在事故车辆还在现场。当地一位刘女士表示:“这么多孩子死亡,真的很难过,都是幼儿园的孩子。校车超载的很离谱,听说这个司机开车速度很快。”

一位民众说:“有一个年轻妈妈刚把孩子送上车,不到两分钟就发生了车祸。”

目前,44名伤者分别被送往正宁县人民医院、庆阳市人民医院、咸阳市中铁医院抢救。其中,13名重伤的幼儿已经转院至庆阳市人民医院,还有5名转院至咸阳市中铁医院。


(网路图片)

(网路图片)

记者致电正宁县人民医院询问幼儿的情况,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很多伤者被送来医院,具体数字还未统计。相关情况要问宣传部门,这里不方便回答。”

事故发生后,大陆很多民众非常关注此事,并为遇难、受伤的孩子祈福。但让民众感到震惊的是:这辆只核定载客9人的小型面包车,怎么能载上64人?

民众比较美国校车

对于这起惨剧,大陆民众拿出一张照片来比较“美国校车V.S中国校车”,说明美国如何保证校车安全:据报导,2006年11月,在美国印第安纳首府,一辆素以彪悍著称的悍马撞上了停在路边的无人校车。结果,悍马半个车体破碎,校车却安然无恙。自此,美国校车声名鹊起。民众表示:“中国的校车汗颜吗?”

校车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但大陆校车仍频频发生事故。2011年8月29日,海南省三亚市3岁男童强强被闷死在校车内;9月13日,湖北省荆州市4岁的幼童彭一唯和陈倩被闷死在幼儿园校车内。

2010年2月26日下午,江苏省如皋市郭园镇7座的校车内竟被塞进了26个孩子。上车10分钟后,4岁女孩吴忆罗因车厢内拥挤发生呼吸困难,最终不治身亡。


大陆民众拿出一张照片来比较“美国校车V.S中国校车”的安全性。(网路图片)

网友:当局公车花几千亿 却拿小面包车当校车

网友“无语芳香”:“在国际上,涉及儿童问题都是重大问题,昨天的新闻还在说学校校车安全的问题,今天就死了这么多人。请问教育部和交通部是如何考虑孩子的安全问题,难道中国的法律就是玩的?”

网友“rarity-欢啦啦”:“核定载客人数为9人的校车,却有18个小孩遇难?什么都不想说了,孩子的家长心都碎了。”

网友“麦克尔沈”:“当局每年在公车上花掉几千亿,却让孩子们拿小面包车当校车!”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1117/22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