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天亮前死去》 南方周末再揭黑暗面

天亮前死去

11月10日早晨六点三十分左右,一个中年男人的嚎啕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院感染科大楼的二楼整层楼里久久回荡,所有的医生、护士和病人都听到了这凄悲的无望哭声。

据《南方周末》报导,自2007年发现患有尿毒症的安徽农妇张艳,只当年就花了16万的医药费,在花光了自己家的积蓄后,去年又抵押出去自己家农村的楼房,并欠下30多万债务之后,在未有希望及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张艳选择了:在病房的卫生间里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嚎啕的男人是张艳的丈夫叶士龙,当他发现病房的卫生间里还有余温的妻子的尸体后,无望的哭声。

夫妻恩爱 儿女懂事

报导称,叶士龙与妻子张艳曾是村里水泥厂的工人,两个人从恋爱结婚到如今都已经十四年了,几乎是无话不谈。医院里的病友们,都称赞叶士龙对张艳的悉心照料。但叶觉得,这只是他对妻子的爱的回报。

1996年,叶士龙被大卡车从腹部辗过,断了六根肋骨,昏迷了几天。叶士龙每次看着妻子忍痛折磨的她汗涔涔的样子,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曾经的经历让他对痛有刻骨铭心的体验。

叶士龙记得当时自己身体好了,走路还经常一瘸一拐,但出身于乡镇干部家庭的张艳并没嫌弃他穷和瘸,还是嫁给了他。他出事后,只要张艳来看他,他就立马觉得 “好过了许多”。所以,从2007年张艳发现尿毒症之后,他也选择陪在张艳的身边,悉心照料她,让她心里觉得好过一点,从而减轻她身体上的痛苦。

结婚十四年来,两个人没有争过一句嘴,已经上六年级的女儿和五年级的儿子也很早懂事,并可以帮家里干点家务活,家里偶尔做一点好吃的,但两个小孩知道是要给母亲滋补身体,从来都不动筷子。儿女学习都很好,得来的奖状贴满了家中堂屋的一面墙壁。

自2007年后,夫妻俩常常来回于医院与六安市金寨县铁冲乡铁冲村,四年里最好的时光,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夫妇还可以辅导儿女功课。

为了不拖累家庭 选择了离去

自得病以来,为了支付张艳高昂的透析费用,已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并抵押了2000年夫妇一起在村里建的最早的楼房。亲戚中能借的钱都已经借了,其中叔叔一家出了五万。

在张艳选择离开的前一天,一贯节俭的张艳吃了让丈夫从饭馆买来的一个豇豆炒肉和一碗米饭,并央求丈夫带她回家看自己的儿女。叶士龙赶紧开导她说,安心养病,等周末放学就让孩子们来合肥。但从未发火的她第一次对自己的爱人发了火。

晚饭8点左右,张艳吃过难得一吃的从夜市买来的鸭腿、鸡爪后,分别给自己的公婆、父母打了电话。电话中她多次感谢了公婆多年来对自己的付出,并表示是自己拖累了这个家庭,将两个小孩子甩给你们。并对自己的父母说,公婆对自己很好,只是自己命不好。听得坐在床边的叶士龙早已经是泪如雨下。张艳最后像往常一样给叶士龙交代了一切,叶士龙劝导她不要胡思乱想,好好养病,不要担心钱的问题。

凌晨四点左右,困倦难耐的叶士龙终于趴在妻子的旁边沉沉睡去。凌晨五点半左右,张艳因身体的疼痛而醒来。她久久地盯着睡去的丈夫,最后取下床头的充电器连接线,藉着清晨的微光蹑手蹑脚地走进病房里的厕所里,了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网友惋惜张艳,愤慨政府不作为

张艳的离去一经报导后,很多网友对其表示惋惜,纷纷在各个网站与论坛发表了自己的痛苦之情,表达了对中共政府不作为的愤慨。

南宁网友“鑫光壹佰”说道:“含泪看完的,都是本分的中国人,为什么最后只能如草芥一样对待自己宿命?同样的辛酸,同样的无奈,同样的无助。”

上海市网友“mycomputerqqi”说:“一路走好……你的伤痛是整个中国的伤痛……”

秦皇岛市网友“二泉映月斯佳丽”感慨道:“生在中国的贫穷低层人命运悲惨啊,得了病就等死。”

11月10日,张艳遗体被接回安葬,病房中留下一张空床

鄂州市网友“独飞牛虻”说:“这类牺牲自己不拖累家人的事绝不是一件两件,这让我想起几个月前北京的一个戴眼镜的女人从美国回来,说中国的医保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连美国都要向我们学习。真想抽她几个耳光。”

江西省网友“jbc8201” 说:“不光农村城里人也一样,人穷要个好身体,病就让那些有钱人和县处级以上干部生吧,他们生病也可以敛财。”

名为“南宁网友”的说:“百姓看不起病,住不上房,倾家荡产供孩子读书上大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您主管国家经济与民生近十年的伟大成就。”

济南市网友“wang_h71”无奈的说:“哎!9000多亿的三公经费啊!!!!!!!!!!!”

网友王玮说:“这就是被山西火烧的《南方周末》头版头条,读来令人辛酸。医者仁心,何来之错;父亲无望,其情奈何。秉笔而书,真情而发,何来汉奸之罪~~~~~~不明,不懂,不解~~~~~为弱者呼,为百姓言,又为何要焚~~~~~请问,请思,请省~~~~~”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1121/226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