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纽时爆陈赴美内幕:北京震怒 国安监听 美施小计



 


千年电影节 呈现联合国关注的全球问题

陈光诚从逃出被软禁的山东自宅,前往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寻求保护,随后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阳医院就医,并传出他将前往天津就读法律,然后又在中美谈判下,获得北京当局同意让他转赴纽约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其中的诸多转折一直是各家媒体想要弄清楚的。纽约时报今天就大篇幅揭露内幕。

报导指称,当时在北京出席〝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的希拉里(Hillary Rodham Clinton)一直遭到外界抨击没有公开声援陈光诚,但事实上,她在4日和戴秉国会晤时,当场就表示〝陈光诚最终必须前往美国〞。

据报导,希拉里的提议引发北京当局高度愤怒,认为希拉里此举违反美中针对陈光诚事件进行的长达30小时的对谈中,美方所作出的承诺。中共大陆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甚至气得扬言,不想再和同场协商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康贝尔(Kurt Campbell)继续商谈。

报导并透露,中美协商的过程充满戏剧性,有无法预测的转折、威胁、因应威胁的对策,有时还有些滑稽小计,像是康贝尔据说就曾经偷偷从下榻饭店倒垃圾的后门离开,以避开公众目光。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公安部门则想尽办法对美国大使馆官员进行电话录音、封锁通讯,甚至有国安人员公然拨电话进美国使团副团长王晓岷(Robert S. Wang)和陈光诚妻子袁伟静的通话里。美国因为担心北京当局可能会阻扰他们和人在医院的陈光诚接触,还曾考虑派员假扮护士进入医院。

希拉里的干涉带来了第2项安排,就是让陈光诚前往纽约大学担任访问学者,而非给予政治庇护,这项安排被中方视为公然侮辱。根据尚未曝光的协商内容,陈光诚预期会在几天之内就离开。

1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证实这些说法,他也表示,这次的交涉结果对双方来说都是心力交瘁,也仍可能崩解。陈光诚的个案凸显了美方如何看待北京领导层强硬派与改革派的斗争。

在谈判过程中,美国国务院法律顾问高洪柱(Harold H. Koh)据说就曾在和中国大陆外交部官员协商的会议室走廊上,碰到中国大陆国安部官员向他咆哮说,陈光诚应该被惩罚,而非被美国悉心照料。

而事件的主角陈光诚则是情绪大为起伏,时常哭泣。在被带到医院就医后,陈光诚同时使用3支由美国大使馆提供的手机,也不想寻求庇护,并要求北京当局调查他遭到不当对待的事实。

陈光诚出人意料透过推特(Twitter)参与美国国会听证会,则给了北京当局一记耳光,也使美国被迫仓促行事。在和妻子与律师朋友交谈过后,陈光诚突然改变心意,认为自己无法继续待在中国大陆,此时的美国官员仍完全被蒙在鼓里。

美国资深官员表示,已经精疲力尽的他们花了一点时间才找到解决方案,因为北京官员认为这是公众不能接受的结果,拒绝达成任何协议,也才会在陈光诚才离开大使馆时,马上公开此事。

即使到了现在,这名官员透露,美中双方并没有正式的官方协议,只有一系列简单的〝了解〞。这名官员还以1972年美中〝上海公报〞为例,说明这类〝了解〞的内容。上海公报确定了美中关系的正式开启,对台湾地位则是巧妙的模糊带过。

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希拉里保持缄默的态度,给北京领导人找出解决方案的空间。美国官员形容,对亚洲社会而言,面子更重于里子。

至于陈光诚逃跑的内幕,报导指出,美方从不知情,直到他逃亡3天后,美国大使馆才接获协助他逃跑的支持者何培蓉的电话,表示陈光诚人躲在北京郊区,脚部因为逃亡而受伤。

希拉里4月25日深夜在国务院召开会议后,同意协助陈光诚躲进美国大使馆,并制定详细计画,包括怎么将他从1辆车弄到另1辆车里。在陈光诚躲进大使馆后,大使馆不断和华府联系,这项危机处理是由国务院主导,白宫则频频透过视讯会议掌握进展。

27日,康贝尔向中国大陆驻美国大使张业遂通报了陈光诚的所在地,张业遂明显的楞住了。

之后,康贝尔飞往北京,与骆家辉、高洪柱共同主持与中方的会谈。高洪柱还曾在1艘长江游轮上待命,因为希拉里幕僚长米尔兹(Cheryl D. Mills)要他想办法找到安全电话。而最安全的地方则是美国驻成都领事馆。

与北京官方的协商是从4月29日展开,但刚开始情况相当不理想,官员透露,他们必须向中方说明陈光诚和美国接触的细节,因为崔天凯抱怨美方违反外交惯例。

官员并透露,中方曾扬言不惜取消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美方则暗示他们也准备拂袖而去,希望能迫使中方继续对谈。

高洪柱提出让陈光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纽约大学赞助的课程,但中方认为〝太西方了〞。美方因而很快安排平行对话,康贝尔一方面与中方官员会谈,骆家辉与高洪柱则继续与想法一直在改变的陈光诚对话。

官员透露,陈光诚表示他不想离开中国大陆,但也担心离开大使馆后的安危。高洪柱则问他是否准备好在大使馆内待上30年,甚至以缅甸反对党精神领袖昂山素季、自己担任南韩外交官的父亲在1961年逃往美国的故事向他说明情况。

尽管北京官方最初采取抗拒态度,但显然他们希望能尽快解决陈光诚事件,1名中方官员就表示,希望能在36个小时内达成协议,也不反对陈光诚到其他7个中国大陆的大学就读,但对美方提出的1份包括陈光诚哥哥与侄子在内的13人名单,希望中方调查这些人近况时,中方明显不满。

中方官员甚至表示,只要将陈光诚交出,整件事只要在36分钟内、而非36小时,就能解决。

但当陈光诚再度迟疑,不愿离开大使馆时,中方表示会将他的家人送回山东,这项说词后来被解读为〝威胁〞,但也遭到美国大使馆否认。

陈光诚在车上打电话给律师朋友滕彪,滕彪认为这是错误的决定,但据1名当时在车内的人员透露,陈光诚回应这是出自他个人意愿,也认为这是很好的交易。

而和外界先前认知不同的是,中方并未阻止美方官员留在医院过夜,事实上,美国外交人员会决定离开,是因为他相信陈光诚希望能和妻子有些私人空间。

据报导,在和戴秉国的会晤中,希拉里很清楚表明,不会在稍后的记者会上谈及陈光诚。这项保证显然达到成效,数小时后,中方发出声明同意陈光诚可以和其他中国大陆公民一样,申请出国念书。美方紧接着宣布,愿意提供签证给陈光诚,〝事情就这么解决了〞。1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中央社记者江今叶纽约9日专电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2/0510/24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