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劳动人口减少 广东被迫产业转型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先省份,近年遇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虽然广东近年被迫进行产业转型,但并不成功。有专家认为,这显示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靠低端产业难以维持经济持续增长。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加工出口,广东省是这一增长模式的领先指标。香港明报》日前报道说,中国农民工春节之后是否回来工作,最近成为广东各企业关注的焦点,而面对劳动力减少的问题,广东如何应对,将预示着全国经济改革的方向。

报道引述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说,2012年,中国全国劳动人口下降三百多万,预计未来七年,中国的劳动人口将会减少三千万人。广东省某政府部门的黄先生表示,外来人口一直是广东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而过去两三年,外来劳动力持续下降,已经对广东既有经济模式构成了很大压力。

“现在农民工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工作,比如在长江三角洲或者在家乡也可以找到工作。另外就是,广东打工的工资比其他地方高不了多少,那他们当然宁愿在当地找工作了。”

黄先生透露,劳动力减少的另一个结果是工资上升。由于加工出口企业利润率低,许多企业开始向外迁移。

“企业外移明显,一个是向大陆迁移,一个是向东南亚迁。”

居住在广东社会学者刘先生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表示,目前广东遇到的问题是正常和必然的趋势。广东普通工人工资和大陆的差距不断减小,是广东缺乏劳工的主要原因。

“比如2004年,四川最高的最低工资是280元,广东是680元,广东比四川高一点五倍,2013年现在四川是1050元,广东1550元,差距只有百分之四十多。而且,广东物价比四川高很多,刨除生活费之后,在四川打工最后剩下的钱可能比在广东还多。”

刘先生解释说,除了工资差距减小之外,其他因素也影响劳动力流向,比如户籍歧视、子女教育、家庭团聚和社保问题等。他认为,如果加上这些因素,目前广东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大陆省份劳工的优势。事实上,类似的问题不只在广东存在。近年春节过后,山东青岛某大型企业高管,为迎接员工回厂上工,在门口列队鞠躬,这种过去罕见的现象引起了大陆媒体热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久前预测,促成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将在三五年后消失,届时中国经济增长必须另寻动力。香港媒体有报道说,五年前北京派汪洋主管广东,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广东产业升级换代,为中国经济增长寻找另外出路。

广东官员黄先生表示,汪洋主政广东期间确实提出了许多政策,但实施起来并不太成功。

“因为它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不是笼子腾出来鸟就进来了,它有很多配套,包括基础设施,包括政策,包括人文环境。人文这个东西看不到但非常重要,涉及吸引高科技,和人才引进。这些东西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

刘先生认为,产业升级换代无法单靠引进,中国人文环境的改善不可能靠一省一地政策的改变而达成。

“因为升级换代涉及到新产业,新产业不是单靠引进,要本地培养。这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包括人才户籍,包括金融支持和税收支持等一系列政策,这些都不是一个地方政府说了算的。再加上广东的软环境,比如科研能力一向比江浙更弱,所以广东后劲不足,有这个问题。”

香港有媒体认为,现在胡春华主政广东,将延续汪洋的经济政策,但各种经济和社会政策无法配套,阻碍了广东省的经济转型。报道质疑,广东无论在财力和改革意识方面都领先其他省份,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广东转型都没有成功,如果没有体制方面的改革,全国经济改革的前景,令人担忧。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0219/28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