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国房价同比涨幅再度创出新高。其中,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主的一线城市的房价同比涨幅强劲。根据数据统计,在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的同比涨幅中,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涨幅均在15%以上。而在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的同比涨幅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涨幅也在10%以上。
近期,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消息甚多,例如温州楼市限购政策松动、房地产再融资放开预期、房产税扩围征收等。以温州楼市限购政策松动为例,面对温州当地的实体经济出现持续性下滑的局面,温州拟松动房地产限购政策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可否认,房地产业带动上百个行业的联动发展,且其税收占比财政的数额较大。但是,松绑房地产限购无疑助推房价的暴涨,单纯以经济数据作为发展的硬指标,却忽视老百姓真实的消费水平,这种政策的出发点显然有违民意。再以房产税扩围征收为例,之前市场以为房产税会成为压垮高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随着消息面的逐渐明朗,市场对房产税扩围的调控预期明显信心不足。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国家或以杭州的征收模式推广至全国,即强化对增量房的打压,却无法撼动存量房。其实,杭州的模式与前期率先试行房产税的上海模式类似,但是从当前的测试结果显示,上海的房产税征收模式似乎没有有效地压制当地的房价。近几年,上海的房价仍持续攀升。
房价暴涨已然不是简单的调控失效问题。自今年3月1日出台国五条后,房地产价格却屡创新高。以国五条的主要内容为例,即对出售自有住房将严格按照转让所得的20%计征以及提高二套房贷首付和利率等。但是,在具体的规定颁布后,各主要地方并没有在细则政策中强调上述的关键点,而是以极其含糊的表达方式应对。于是,房价上涨乃至暴涨折射出中国楼市的三大怪象。
第一、地方更希望房价上涨,而在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无疑成为最大的掌控者。自1992年以来,GDP与政绩挂钩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当前,随着房地产业的占比提升,该产业已然成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根据数据统计,当前中国的房地产业占比国家税收收入的18%,而细分至地方,房地产贡献的税收比值更是超过60%。值得一提的是,土地出让金收入作为地方主要的财收来源,地方可以凭借特殊的手段强拉土地的成交价格,而其上涨也会直接带动建筑价格与其他相关联的价格上涨,从而形成连锁涨价效应。
第二、从国家颁布具体的调控政策到地方执行,地方的执行意愿不高,政策的落实效果不佳。以上述提及的国五条为例,虽然国家对政策作出了详细的阐述,但是当政策分配至地方时,由于政策直接影响到地方的根本利益,因此其最终的执行效率低下。当然,也不会产生出预期的调控效果。
第三、高房价有利于地方偿债,房价暴涨演变成拉动当地经济的借口。如今,当属地方偿债高峰。根据数据显示,2011至2012年以及2016至2018年的偿债数额占比总额均超过44%,其余年份的占比也不低。同时,当前约有54.5%的地方将土地出让金收入作为偿债抵押。于是,房价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地方偿债的进程。另外,房地产业的振兴能够拉动百业的发展,因此放松房地产能够起到提振经济的作用。近期,温州的房地产限购松动也能够体现这一点。从某一种程度分析,国家也默认高房价的刺激作用。
从2012年联合国发布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发现,当前中国大陆的幸福指数在全球的排名为112位,整体的幸福感不如人意。的确,在货币贬值、物价飙涨、房价高企等大环境下,大陆百姓的生活压力非常巨大。针对中国长期存在的高房价现象,笔者郭施亮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看地方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