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何清涟:海外华文媒体缘何心向北京

作者:

最近,北京香港占中运动的一大手笔,是通过142家海外中文媒体齐声谴责占中,表达了“海外华人的心愿”。本文准备分析这142家海外华文媒体为何能在极短时间内采取集体行动,及时配合北京的反占中宣传。

海外华文媒体:中共“海外统战三宝”之一

中共官方一直认为,“世界上话语权的分配很不平衡,80%的信息被西方媒体垄断”。自从中国政府通过改革开放积聚了财力之后,就开始通过资助或者直接出资创办貌似独立的华文媒体、华文学校,鼓励成立各种华人社团,将这三者合称为中国政府“海外统战三宝”。扶持海外华文媒体,塑造中国政府的好形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共海外“统战”工作的重点。2008年开始全力推行的“大外宣计划”,重点转移到英文及其它语种。本文主要陈述中国政府如何控制港台之外的世界华文媒体。

为了将华文媒体“做大做强”,北京支持海外华文媒体跨国合作合并。2007年1月,香港《明报》集团宣布与马来西亚最大的两家华文媒体――星洲媒体及南洋报业合并,交易涉及金额约34亿港元。《明报》大股东张晓卿表示,合并仅是第一步,其后将进军大陆及全球媒体市场。中国新闻社社长郭招金在国内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些华文媒体合并之后,将发展成全球最大华文印刷媒体平台之一,于北美洲、东南亚及大中华地区各主要城市拥有超过5份报章(约15个版本),每日发行量超过100万份,以及29份杂志刊物。“爱国侨领”熊德龙在美国主办的《国际日报》,发行到泰国、印尼;法国《欧洲时报》与上海《新民晚报》合作,在法国共同出版《欧洲联合时报》,并在奥地利、德国、希腊、葡萄牙合作推出各个语种的版本。

意大利《欧联时报》2007年与中新社浙江分社合作,达成共同出版发行《欧联时报》的“战略协议”,随后《欧联时报》又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该报的编辑中心设在浙江省杭州市,发表的各种报道堪称《人民日报》的翻版。比如“海外华文媒体有责任让世界了解真实的西藏”、“中国西藏政策必会凭自信赢得国际认同”。这些文章被中共官方用引述“外媒”的方式转载于中国国内网站上。如今该报已成为海外华文媒体争相仿效的样板。

海外华文媒体到中国接受培训

中国政府既然要实现“让新华社将地球管起来”这一政治愿望,仅有各种直接间接投资是不够的,还得通过一些组织活动形成向心力,既让海外华文媒体感到有“组织”可依靠,还有“组织”给定的工作原则与目标,并用这些原则来约束规范媒体报道。自21世纪零年代中期开始,北京政府对海外华文媒体采用了更成熟的控制与渗透策略,多管齐下,为世界各国华文媒体提供了各种交流与聚合的平台。负责与海外华文媒体联系的有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侨办、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社等机构。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的名誉主席由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马来西亚常青集团执行主席张晓卿、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出任。

目前北京与海外华文媒体的“指导交流”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几种模式:

1、开办专门为海外华文媒体服务的研究中心、网站、杂志

2002年北京大学成立了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目的是“聚合海内外研究资源”,该中心与中国专事对外传播的政府管理部门及世界华人报业协会等有着密切联系与合作关系,经常组织各种交流活动,为海内外华文媒体的合作及业务拓展提供“对策研究”,为配合两年一次的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而编纂出版《世界华文传媒年鉴》等。

国外华文媒体的负责人在这个平台上发表一些什么研究成果呢?大都是如何向世界传播中国(即中国政府)的声音,还有世界各国华文媒体的工作心得,如美国华文杂志《彼岸》的副总编王威在“华文媒体在美国的作为以及与中国大陆传媒之间的互动”一文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美国华文传媒的作用”,“影响美国主流社会”;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报社长兼发行人张大卫表态更直接:“大力宣传和努力推动反独促统是我们海外华文媒体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力陈海外华文媒体优势:“由于具有非官方、非政治、非政党的色彩,发表的消息和言论比较更有亲和力和说服力”,“通过与当地主流社会的接触和对主流媒体的了解,可以有的放矢地通过各种方法推动反独促统,做好主流人士的工作”。

这种“经验”已经不是办媒体的经验,而是如何更好地充当宣传工具的工作体会。

2、举办各种海外华文媒体研修班,规训海外华文媒体从业者

在形式各异的研修班当中,目标比较固定而且密集举行的是“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这一研修班的主办者是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有时亦邀约中国新闻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充任共同主办机构。从2006年1月开办第1期以来,至2014年一共举办了12期,参加者是北京认为在媒体所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华文媒体负责人及采编人员。今年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的第12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于9月25日在北京开班,“来自五大洲34个国家、65家华文媒体的70多位社长、总编、采编负责人”及国内涉侨媒体记者为学员。

参加“研修”者的任务是“听课”,讲课者多为中国政府的媒体管理部门与侨务部门负责人以及官方认为政治可靠的“新闻业务专家学者”,讲授“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采编业务、媒体管理、中国国情与经济形势、中华文化等课程,并组织学员与中国新闻媒体展开交流。

这类研修班有时根据北京政府的政治需要作专题“研修”。比如2010年8月29日开办的第6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主题为“新疆和西藏的历史与文化”,参加者有来自23个国家的40家华文媒体的负责人及代表。

3、定期举办会议

这类会议有好几种,其中北京最为重视且定期举办的会议是“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由中国新闻社每两年主办一届,自2001年开办首届之后,已先后在南京、长沙、武汉、成都、上海、重庆举办过六届。

尽管举办“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机构是中国国务院侨办与官方媒体中国新闻社等,协办者是会议举办地的地方政府,如成都、上海等地的市政府,中国的宣传还是很坦然地宣称,“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被誉为“民办华文传媒之家”。按中共官方总结,这个论坛有四大特点:规模大;传媒类别齐全;层次高,与会者均为华文媒体的董事长、总裁、社长、总编等;地区分布广泛。例如2011年9月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规模号称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来自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台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华文媒体总编与会。

北京花费如此之大的精力办“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其目的是“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参会者心中也明白自己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据一位与会者事后感慨,这种“有吃有喝有玩乐有鼓掌有照相有发言有总结有资料有礼物有欢迎有道别,一种典型的中国庙会式的‘大会’,对于移民海外者确实有吸引力”。举办者意在“招安”,而参加者更是希望自己表现好,受中共当局重视与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

本次发表反占中联合声明的那142家海外华文媒体,其负责人先后参加过上述培训班与会议。

华文媒体为北京的“大外宣”效力

海外华文媒体为报效北京的支持与重视,除了日常报道必须心向北京之外,在北京政府眼中的重大事件当中,都需要配合北京的宣传计划。比如中共的重大活动如每年的“两会”及中共中央的历次代表大会,海外华文媒体都需要大篇幅地正面报道。这次反占中签名,只不过是其“配合祖国宣传”的表现之一。

这样办出来的华文报纸究竟是什么面貌?2011年9月,在“第七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多年的重要统战对象、新加坡《联合报》前总编林任君表达了他对这种拙劣制式外宣产品的不满:“这些海外华文报,有很多是以‘侨报’(注:中国国务院侨办在世界各国发行的中文报纸)的身份存在,以‘侨报’模式经营的;有些连效忠的对象也是中国,而不是所在的国家。在资源方面,包括报社的资金和人力,新闻来源等,则相当依赖中国国内的支持。由于它们的新闻主要由中国的媒体提供,甚至整个新闻版面都由国内媒体直接承包传送,其内容受到很大的局限,即使本地新闻也仅仅报道当地的华社活动。不但新闻如此,连言论也不是自己的,而是中国的,有时甚至与中共官方的口径相当一致。这种现象,使这些报章在客观上形成了‘部分中国化’的倾向,与其说它们是“海外华文报”,不如说是中国报章的海外延伸版。”林不是反对北京支持海外华人办华文媒体,只是希望这些华文报纸向新加坡的华文报纸学习,即使与中国关系密切,也必须外表上像独立媒体,才能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毛泽东当年让新华社“将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这一宏愿,他在世时未能通过政治影响力达成,但终于在他逝世几十年后由其政治继承人运用金钱影响力达成。但信息的传播不等于信息的到达,这类媒体的继续再生产不是依靠市场,其受众也主要是年龄偏大、对互联网生疏的60岁以上人群。再过十年左右,这一赠阅群体自然消亡之后,这些报纸也将随之消失。

来源:《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41期2014年10月3日—10月16日

责任编辑: 王笃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1018/45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