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国耻!中日阵亡将士待遇不同天壤之别 / 中国远征军墓地在缅甸荡然无存

中国各地官方在清明节当日组织公祭抗日先烈,追悼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国军民。解放军海军和驻外驻使馆都有纪念仪式,为今年九月三日的抗战胜利日预先造势。但在公祭背后,却有数不清的抗日英烈骸骨散落各地,英雄至今难以安息。

油画:台儿庄战役

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阵亡的四百八十六名将士,被掩埋于临沂市葛沟镇西安乐村外的荒野中。这些阵亡将士,最小的十六七岁,最大的不过四十岁左右。将士葬身地已是一片荒芜,一条臭水沟居中穿过。臭水沟下,就有大量当年将士的忠骨。每逢大雨就有白骨从地里被冲出来,睹之让人神伤。

四百八十六名台儿庄阵亡将士埋骨于村庄外臭水沟下。

无独有偶,远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几万将士的公墓已残破不堪,有的甚至沦为缅人的猪圈鸡舍,部分的墓碑断成两截,更有一些英烈的骸骨暴于野外。缅甸密支那的中国远征军十四师阵亡将士墓地原址,已经是密支那恩仁区的民区,周围的住户修建房子时还能挖出尸骨,「有些尸骨,手里还握着刺刀,尸骨一碰就碎了。」当地居民称,每到下雨的时候,就能听到打仗的声音,那是因为中国军人的亡灵没有得到安息。

不同待遇天壤之别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本侵略军在缅甸修建的公墓却是规模庞大,环境幽雅,管理井井有条,士兵姓名一一刻于墓碑之上,日本政要还不时前往祭奠。在距曼德勒三十多英里、伊洛瓦底江边的自敢山,为缅甸著名佛教圣地,山上山下佛塔林立。风光最佳处,有一座由日本人出资修建的巨型鎏金佛塔,是其悼念战死者亡魂之所,白色佛塔基座上,密密麻麻刻满了几千个日本军人的名字。

在缅甸密支那,日本人捐建了当地一座睡佛,其中在大佛寺门口修建了一座招魂碑,碑上写着:「在密支那,三千四百名士兵像樱花凋落那样英勇地战死了,他们的名字将永远活在历史之中,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那些以自己的死亡来保卫祖国的日本军人。」无论战场原址发生多大变化,日本人皆重金买下做祭祀之所,甚至为战死缅甸的军马立纪念碑。在自敢山上有一座特殊的墓碑,是为纪念在战争中死掉的七百六十三匹战马。

中日两国牺牲者的不同待遇,形成天壤之别。日本是倾全国之力,尽一切可能让那些二战阵亡的日本士兵入土为安,叶落归根,日本政府厚生省于一九七四年制订「海外战殁者遗骨收集计划」,开始连年向海外派出「收骨团」。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曾登上硫磺岛,在日军遗骨前跪下祈祷,并表示把遗骸运回本土安葬是国家的责任。相比之下,中国抗日英烈在海内外如同孤魂野鬼,他们的骸骨根本无人理会,如此一来,今后国有危难谁还会挺身而出呢?

来源:东方日报

印度蓝姆迦中国远征军墓地

中国远征军墓地在缅甸荡然无存

1942年3月,日军开始进攻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缅甸,其主要目的是彻底切断中国唯一的一条对外接受海外抗战物资的通道──滇缅公路。

为此,中国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组成远征军入缅和英美并肩作战。但是,仓促应战的盟军仍然没有阻挡住日军的进攻而惨遭失败。希望中国继续成为抗击日军主力的美国,不惜血本开辟驼峰航线来代替滇缅公路,继续给物资匮乏的中国提供支援。

但是由于空运损失巨大而且运力有限,盟军决定重新修筑一条从印度东北部的雷多小镇,穿越缅北联通滇缅公路的新公路。

这样,中英美三国发动了第二次缅甸作战,败退到印度的中国军队再次进入缅甸一路驱逐日军,掩护由美中工兵和中缅印三国民工组成的筑路大军。

在美军和驻扎在云南的中国另外一支部队的配合下,中国驻印军在1945年初终于打败了日军,被日军彻底封锁了长达两年的陆路通道再次被打通。后来这条公路以功勋卓着的美国将领的名字命名──史迪威公路。

青山处处埋忠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人在海外主要就是在缅甸作战。中国在缅甸、云南投入的部队高达50-60万人,而在缅甸牺牲的中国军人的精确人数却很难查到。

据远征军副总司令杜聿明的估计,在第一次入缅作战中,中国远征军牺牲人数超过6万,其中有5万人是在撤退途中非战斗死亡的,特别是在供给断绝、热带疾病肆虐、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野人山中死亡人数最多。

在第二次入缅作战中,有资料显示驻印军新一军牺牲的人数是2.7万,新六军牺牲的人数估计也在1万至1.5万之间。这样,中国军人在缅甸的牺牲人数就可能接近10万。

在第一次入缅作战中,尽管中国军队牺牲人数最多,但是由于那时打了败仗仓皇出逃,中国人根本没有条件为牺牲的人员修建墓地。但据我所知,战后收复失地后,中国人至少在第200师作战最为激烈的同古修建了纪念碑。

而在第二次入缅作战中,中国驻印军一路高歌猛进扫荡日军,驻印军在作战沿途都修建了墓地,其中最大的是在作战最激烈的缅北重镇密支那和八莫。

中国军人墓地现状

从2002年开始,我先后4次前往密支那考察抗战的作战历史。

密支那是缅甸第三大城市,这座曾经洋楼密布、充满浪漫情调的城市被战火夷为平地。为了防止日军狙击手的藏匿,盟军炸平了城市里的每一根电线杆和大树。

如今,散落在伊洛瓦底江西畔的密支那仍然没有高大建筑,街道两边茂密的阔叶树像大型的遮阳伞将这座城市淹没,四周是广袤的原始森林。

当年美军“GMC”卡车和“Willys”吉普车仍然在四处奔跑;战斗最激烈的密支那火车站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风貌;战后日本人修建的“慰灵碑”、“慰灵塔”随处可见,城郊有“日本人墓地”,城北江边日军最后被消灭的所谓“玉碎地”原址上,日本人建造了“慰灵牌位”和一尊巨大的睡佛庙宇。

那些在缅甸抗日阵亡的中国将士,究竟葬在何方?他们的墓地是否真的安好?带着上述疑问,考察组对中国远征军的墓地展开了深度探访。

中国军队修建的墓地因何杳无踪影?

文史学者李德军撰文称,从仰光到曼德勒,再到密支那,考察组沿着中国远征军的足迹一路北上,带着凭吊祭拜考察的目的,去寻找远征军的墓地。当年无数远征军的尸骨就遗落在了这条路线上。

一路北上,考察组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沉重,在这片异域的土地上,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中国远征军的墓地,就连第二次入缅作战中,战斗最激烈的缅北重镇,密支那和八莫,中国军队修建的墓地也已杳无踪影。

在缅甸,有一个重要的城市叫做八莫。1944年12月,中国军队驻印军,攻打下了这座城市,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军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所解放的唯一的一个外国的城市,当时日本守军第二师团1000多人,正驻守在这里。

八莫位于缅北伊洛瓦底江畔,是史迪威公路的必经之地,1944年下半年,中国驻印军新编第38师在这里和日军激战并收复该地。

据美军提供的资料记载,这里曾是新38师的墓地,共有墓地210座。然而,今天这里已经变成了八莫市的市政大厅,中国远征军的墓地已经荡然无存。

然而,考察组在仰光却发现了几处英军将士的墓地,在仰光北郊涛建地区的公路边,建有一座规模庞大的英军二战阵亡军人墓地,墓园豪华,建造辉煌精美,这里有6500多个墓穴,纪念墙上还镌刻有两万多名官兵的名字!

那个时候,所有的英雄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是人民的英雄,为人类的自由而死,因此,人们建立这座公墓纪念他们,缅怀他们。

据奥斯卡先生介绍,所有在缅甸的英军墓地,都是通过一个墓地委员会的国际组织发放资金招募人员统一管理,每个墓地都存在有完整的资料,包括所有阵亡人员和部分家属名单等,从二战结束后至今,这座墓园一直有专人维护,墓园保护得完好如初。

结束英军墓地的考察后,考察组的成员心情都很沉重,作为二战中的同盟国,英军士兵和中国士兵,为了相同的目标战死缅甸,为何死后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据当地的华侨讲述,中国远征军第二次反攻缅甸时建立的墓地,曾陆续在缅甸境内存在了很多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当地的华侨每年都会去祭拜他们,然后后来由于中缅关系的变化,这些墓地开始遭到缅甸当地人的破坏。

缅甸人因何要捣毁华人墓地?

而在考察组的采访中,很多华侨都曾亲眼目睹缅甸人炸毁中国远征军墓地。华侨段宝昌说:“那几年它是炸掉了,炸掉最后他那样允许重建了嘛,他又到两英里那边,那边他又建了一个,建了一个最后又把它炸掉。”

考察组:您说的是在什么地方,就是八莫吗?

段宝昌:就在八莫。

考察组:就是先建起来又炸掉,又到两英里之外又修建一个。段宝昌:修建一个,最后他又把它炸掉。

不过,关于部分缅甸当地人捣毁中国远征军墓地的时间和原因说法不一。大体上有这样两种说法,一种是说1950年代,在解放军的追击之下,盘踞在云南的国民党李弥残部,逃往缅甸,而缅甸政府呢不想接纳这支残留部队,因此派出上万人的部队,试图剿灭他们,结果却被打得大败,部分缅甸当地人就拿,在缅甸各地的远征军的墓地撒气,派人捣毁墓地。

另一种说法是说,1960年代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缅甸受到波及,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之下,缅甸华人华侨情绪激昂,和当地人发生了冲突,从而导致了中缅两国交恶,缅甸当地人于是用捣毁中国人墓地的方式来实施报复。

当地华侨带考察组找到了一些被损毁的华侨墓地,在缅甸,捣毁墓地的行为并非只针对中国远征军,由于在缅甸曾经发生过几次排华朝,因此,捣毁华人墓地的行为相当普遍。

无论原因如何,一个痛心疾首的事实是,全缅甸的中国军人墓地,都惨遭彻底破坏,考察组已经很难找到一块当年留下来的远征军墓地。

后来考察组得知,在全缅甸现存的中国远征军墓碑只有两块半,除了38师的半截墓碑,另外的两块分别位于同古和果敢。

来源:BWCHINESE

位于广州濂泉路口的中国远征军新一军公墓,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惨不忍睹,内心泣血!(已成为某部职工宿舍的东门柱)

 

责任编辑: 刘诗雨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407/53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