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掐住喉舌 中共操控垄断香港出版市场

—港最大出版商 幕后老板是中联办

中联办以迂回手法,透过大陆的空壳公司层层控制联合出版及多个成员机构,已成功控制香港出版市场,钳制出版及新闻自由。

今年是《基本法》颁布二十五周年,这本特区小宪法原本肩负着保障港人自由的承诺,但回归后中央伸到香港的魔爪愈来愈放肆,带头的,正是中央驻港最高机构中联办。本刊取得大陆工商局文件,证实中联办透过一间大陆神秘空壳公司,迂回持有及经营香港最大出版及零售书商联合出版集团;又实益拥有《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去年更悄悄成立“橙新闻”,染指网络媒体。

联合出版集团每年营业额高达五十亿港元,市民走入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及商务印书馆买一本书、一本记事簿、一支原子笔,原来已直接进贡中联办。垄断八成市场的结果,就是中联办假借市场机制,操控及钳制本港出版及传媒,影响意识形态。前基本法草委李柱铭质疑,中联办营运书店及出版事业,违反《基本法》第二十二条,即中央政府各部门不得干预本港事务。

回归十八年后,这是首次有证据踢爆,中联办实益经营本港巨企。随着梁振英自甘沦为西环的政治附庸,有钱又有权的中联办,近年大力扩张,辖下部门已达二十四个,累积扫入五百个住宅单位作宿舍。

本刊就以上问题向中联办、政府、联合出版查询,至截稿未获回应。

虽然《基本法》白纸黑字讲明,港人享有出版及言论自由,但各项自由明显正在收窄,港独及撑占中书籍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上月起,相继传出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的母公司联合出版集团下达指令,所有属撑占中阵营的书籍,包括一群中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所著的《被时代选中的我们》,资深传媒人区家麟撰写的畅销书《伞聚》等均收起不卖。

由于联合旗下子公司包揽出版、印刷、发行以至零售整条产业链,垄断本地逾八成市场,“收书令”成为审查雨伞书籍、封杀出版自由的政治工具。虽然一般人一直以为联合出版为中资民间机构,但股东身份及股权分配一直是个谜,外间只认为联合愿意配合北京旨意。

本刊取得大陆工商局文件,揭发中联办全资拥有广东新文化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二千万元人民币,中联办并经该公司操控香港出版业巨企联合出版集团以及三份传统左派报章。

于一三年开幕的三联元朗旗舰店“文化生活荟”仿效台湾诚品书店,主打年轻人市场,墙身广告则展示了三联前身:“生活”、“读书”、“新知”三间左派书店。

广州母公司位处军区

不过本刊仔细追查,发现联合出版的背景殊不简单。根据公司注册资料,该公司由一家香港公司“新文化事业(香港)发展”全资拥有,新文化则由一家神秘大陆公司“广东新文化事业发展”持有。

本刊依照资料到“广东新文化”位于广州的办公室查证,该物业位处先烈中路黄花岗地铁站附近,但 Google、百度以至腾讯地图,均无法显示该区的街景或衞星图片。记者到达现场后才知道,该地段位处军事区,附近道路全列为军事通道。

记者沿路探查,办公室对面是守衞森严的军事区入口,门前挂上“八一”军徽,更有解放军人员驻守,记者在附近稍为驻足张望即被驱赶。办公室旁边则是“广州军区空军第一招待所”,气氛明显较大街紧张。

根据小巷门牌,记者终找到广东新文化办公室所在建筑物,但该处不是商业大厦,而是一座七层高的旧式住宅,门外没有广东新文化的门牌或信箱,记者向附近居民确认地址无误后,始得悉掌控香港出版王国的总部,竟是该幢大厦地下一个破旧房间。

掌控联合出版集团王国的大陆神秘空壳公司,竟位处广州军事区内一幢旧式住宅地下,该单位重门深锁,门外挂上“老干部活动室”。

有住在该物业的居民表示,该空壳公司的地址长期没有人出现,亦未听过该处有“广东新文化”或出版公司等办公室。

总部是老干部活动室

从窗外观看,该房间仅三百平方尺,铁门旁挂着白底红字“老干部活动室”门牌,所有窗户都被封住,门外多个木信箱陈旧破烂。住在此旧宅的中年妇人表示,从未听过这里有办公室或出版公司:“一○一(门牌号码)系从来无人,亦都无公司,我唔知系咪有人点错你嚟啦。”

联合出版的神秘山寨总部设于军事区并非偶然。本刊取得大陆工商局的详细公司注册记录,揭露这间“广东新文化”公司,背后单一股东是“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注册资本是二千万元人民币,业务范畴属“战略管理”,毋须像其他私人公司进行年检。

经营范围一栏写得更露骨,列明公司“管理在香港的新闻文化事业、物业管理……等办属企业的国有股份”。文件又揭示该公司早于九○年成立,董事长黄荣标与前中联办辖下广东联络部主任同名同姓,另一董事吴建芳则相信是《文汇报》前副总经理。

中联办迂回操控传媒及出版巨企

*《香港商报》大部分股权由该公司董事以个人名义持有。

注:以上只列出部分联合出版集团子公司

拥三大左报涉足网媒

中联办以迂回手法,透过大陆空壳公司控制本地出版巨企之余,记者翻查本港三大左报《文汇报》、《大公报》及《香港商报》的登记文件,前两者大股东均为“广东新文化”,后者则只占小量股份。股权结构与联合出版大同小异,均由中联办透过数层公司持有九成九股份,报社及出版集团的话事人只象征性每人获分配一股公司股份。

调查过程中,记者无意中发现中联办原来悄悄染指网络媒体。去年雨伞革命后,网媒及社交媒体从发布消息到动员参与,对运动均起关键作用。中联办去年即鬼祟地经广东新文化、联合出版等五层公司,创办网媒“橙新闻”。

有别于一般网媒,橙新闻除转载网上或传媒的时事、经济、娱乐新闻,亦有自家制作新闻及短片,更邀得立法会主席曾钰成、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等建制派专访,前港区人大代表吴康民、帮港出声召集人郑赤琰则负责撰写专栏。

网站又开发手机应用程式( apps),明显较一般网媒“揼本”,但应用程式下载次数仅逾一百次。消息人士透露,橙新闻仍在“埋班”,现时处于试业阶段,未来将展开宣传攻势。该网站现正刊登多段招聘广告,一口气招揽副新闻总监、编辑、网站设计、开发、推广等七个职位,证明财力雄厚。

中联办多年暗暗苦心经营,以空壳公司操控本地出版及传媒企业,其中尤以联合出版集团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集团旗下有三联、中华、商务、新雅、万里等三十个出版品牌,全资拥有逾五十家书店,业务遍及大陆、澳门、美、加、星、马。版图除覆盖书籍产业链,连拍卖书画、唱片甚至物业投资亦有涉足,单是旗下两间专门负责物业投资及租赁的公司,已持有近廿四亿工商物业,包括中环中商大厦全幢业权。

中央图书馆的中华书局分店,将联合集团旗下品牌出版的反占中书籍《香港“占中”揭秘》及《占中透视》陈列于当眼处,但撑占中的《被时代选中的我们》则瑟缩一角(箭嘴示),《伞聚》及《每一把伞》完全无货。

刚于去年创办的网媒“橙新闻”寂寂无闻,却邀得重量级建制派议员专访,原来又是中联办透过联合集团操控,“橙新闻”更可占用湾仔三联书店外三层高的广告板位置。

“橙新闻”银弹充足,比一般网媒更落本,自家制作短片及采访新闻,遇到中联办主任张晓明有“重要”讲话,更会全文转载。

市民每年进贡五十亿

由于联合出版没有上市,集团亦绝少披露股东以及账目资料,对上一次公开提及业务收入,已是○七年集团举行春茗的新闻稿,透露○六年度收入高达三十九亿港元,集团其后只是偶尔披露业务增长的百分比,依此推算,一○年业务收入已高达四十八亿。

资深出版商、次文化堂社长彭志铭对中联办透过私人公司全资拥有联合出版感愤慨,他透露该集团旗下品牌已垄断本地逾八成书本出版及零售市场,中小型书店多已被迫迁到偏僻地区或楼上店铺营运。

彭志铭忆述,中联办过往对争议书籍仍采取较宽松的态度,各书店店长均可自由入货,即使冷门书籍都会“入一两本看门口”。但五年前情况急转直下,入货及调度书籍的权力收归集团中央,“最明显系四五年前我哋突然收到消息,香港出版业都知道联合集团发行嗰边嘅物流公司最上层,有几个(大陆)人入咗公司,负责审阅边啲书可以发(行)、点样发、发去边啲书店,发几多数量等等。”该段时间正是年轻人反高铁情绪高涨之时,本土意识抬头,中联办明显借操控出版市场,压制反港府、反中共的思潮。

随着梁振英及张晓明上场并采取政治斗争路线,联合出版对出版尺度亦愈收愈紧。记者上周巡视集团旗下书店,发现元朗的三联旗舰店“文化生活荟”,当眼处摆放了多本集团旗下品牌出版的《占中透视》、《香港“占中”揭秘》等反占中书籍,撑占中作者撰写的《伞聚》及《每一把伞》却不见影踪。记者向职员查询,对方即打开书柜搜寻,但并无发现,再经公司电脑系统查证后,表明两书全线门市缺货。其余位于中央图书馆的中华书局,铜锣湾的商务印书馆旗舰店均有相同情况。

“佢系有生意都唔做,区家麟嗰本《伞聚》卖到万几本,佢可以一本都唔卖,佢唔系志在赚钱。”彭志铭又怒轰,集团透过旗下出版品牌,以反占中书海打击敌对阵营,透过控制市场为党服务,钳制出版自由。“第一系俾阿公睇,(以示)对面喺市场有十几本书,我哋会有几十本。第二,呢啲真真假假放晒出嚟,好多人唔知道,买咗,就以为‘哦原来雨伞人咁差’,咁系做一个对抗性的工作。”

联合出版以商务印书馆名义进驻至少四间大学开设书店,其中中大的书店被学生投诉出售大量堪舆学书籍,又摆卖多本反占中书,质疑是政治审查。

中大学生 Benny惊闻中联办是商务印书馆幕后老板,直言感到“香港人睇咩书都俾人控制,好似被人过滤过”,日后会尽量不光顾。

两子公司拥廿四亿资产

注:以上资产只计算专门为集团投资及管理物业的两间子公司,包括侨商置业及中商置业,部分物业并非用作出版相关事业,估计是用来投资收租。

中环域多利皇后街9-10号中商大厦全幢

联合出版透过旗下物业投资公司持有近廿四亿元物业,包括中环中商大厦全幢业权,财力极之雄厚。

出版业巨兽入侵大学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对年轻人进行思想教育的指令,联合出版近年锐意打入年轻人市场,在元朗市中心开设四层高的三联元朗文化生活荟,仿效台湾诚品书店,集书店、时尚产品店、咖啡馆、展览馆于一身。集团又以商务印书馆名义,近年成功打入大学市场,书店进驻中大、科大、理大及城大校园,筛选大学生接触的书籍。早前有中大学生投诉校内商务没有出售《被时代选中的我们》,却出售多本反占中书,公开要求书店勿政治筛选;中大校友更向校长沈祖尧发出公开信,要求检讨中大的书店政策。

曾参与抗议禁书活动的中大学生会外务秘书陈旻羲认为,中大校园的商务走商业化路线,变相减低学生接触政治敏感书籍的机会,“外面商务卖嘅堪舆书,大学商务都入咗大量……我觉得大学书店应该同外面书店唔同,有多啲唔同类型、内容嘅书,但而家大学商务同外面嘅无乜分别。”他知悉商务具中联办背景后,直言会提出以此作为书店续约的考虑因素:“大学书店就快续约,应该今年内就会决定,希望可以引起同学关注。”

中联办透过联合出版旗下公司,包揽发行、印刷、出版及零售整条产业链,全盘操控本地文化事业,暗地政治筛选市面流通的书籍。

与中共关系千丝万缕的左翼书店“生活”、“读书”、“新知”于抗日战争后来港复业,一九四八年合并为三联书店,是中资书店进军香港的起步点。

百年老店具政治任务

中共透过操控传媒及书店,作统战及意识形态工作,其实有迹可寻。表面上,联合出版在港成立只有二十七年,但集团旗下三联、中华及商务都有过百年历史,与共产党关系千丝万缕。

翻查联合出版集团名誉董事长蓝真的悼文集《忆蓝真先生》以及多份历史资料,当年国共内战,左翼书店包括中共元老邹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无法于大陆立足,遂转而来港复业,三间书店一九四八年合并成三联书店,连同当时左翼开设的“新民主出版社”中资书店,香港的中资出版事业自此起步。

六十年代初,大陆历史最悠久的中华书局及商务印书馆相继来港设立分店,至八十年代《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这批中资书店开始架构重组,各中资书店及中共喉舌传媒机构纷纷于八八年合组成联合出版集团。根据公司注册资料,集团股份最初由信托形式持有,但自二千年新华社香港分社正式易名中联办后,联合出版股权亦于○二年转让给新文化事业(香港),中联办自此统一香港左派传媒及出版王国。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拆解,中共透过出版商及书店作抗争及统战工具由来已久,对三、中、商一直具影响力,“邹韬奋搞起生活书店嘅时候都系要抗国民党打压”,他指出,中共确定收回香港后,联合出版因应国策而生。九一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曾作出“如何做好接收香港的准备”的内部讲话,表明香港回归之前,必须做好五方面的参与,其中一个正是“文化参与”。“文化参与自然系涉及出版、新闻,一系列工作事后慢慢浮面,之后香港出版业开始重组、扩大业务,系各方分别喺度做嘢。我相信唔只系政治任务,其实都有经济利益。”

资深出版人彭志铭直斥,中联办以联合出版集团对港文化侵略,更曾经亲眼目睹怀疑是中联办官员,在联合出版旗下书店指指点点,“捉住店长问,点解本书放呢度?点解乜书唔收起?”

联合出版一九八八年成立,负责为收回香港后的思想控制工作做准备,差不多所有中资书店及传媒均在那时被收编,集团五周年庆典,时任总理李鹏(前排中)更亲自到贺。

西环干政极速膨胀

躲在联合出版背后的中联办,前身是新华社香港分社,回归初期作风低调,但自○三年七一大游行后,人事编制急速膨胀,由原先只得六名副主任,增至七名,一二年更曾增至九名,现时则维持七名。

一个特区,编制竟为“一正七副”,可媲美大陆部分重点省市,如此“重兵驻港”,浸大新闻系高级讲师、前资深中国新闻记者吕秉权曾形容“反映中联办对香港事务插手日深。”现时中联办辖下部门共二十四个,包括盛传一手力捧梁美芬、谢伟俊进身立法会的九龙工作部,还有港岛工作部、新界工作部、青年工作部、宣传文体部等,更有专门负责纪律部队联络工作的警务联络部。两年前,廉政公署前专员汤显明被揭发奢华宴请大陆官员,警务联络部长谢小青正是常客。

二○一二年特首选举,中联办毫不避嫌地支持候选人梁振英,更派出研究部长曹二宝,向时任特首办主任梁卓伟施压,要求政府在西九利益申报风波中放生梁振英,确立特首与西环组成管治联盟。

虽然中联办从无公布在港职员人数及编制,但多年来以机构名义及透过关连私人公司,密密购入多幢物业作员工宿舍,反映其编制急剧扩张。本刊统计所得,中联办至今最少已扫入本港十四个物业,约五百个住宅单位,最豪一次则数去年底以四亿八千万购入“四叔”李兆基旗下西营盘新盘铂峯全幢。

自○三年后,北京逐步收紧对港政策,所谓一国两制慢慢褪色,中联办的角色却愈见鲜明。○八年初,曹二宝以中联办研究部长名义,在中共中央党校刊物《学习时报》发表题为《一国两制条件下香港的管治力量》的文章,指出回归后香港管治力量变成“两支管治队伍”,除特区班子外,另一支是“中央、大陆从事香港工作的干部队伍”。文章形容,该支队伍合法、公开运作,属现实需要,更强调只要中央无授予香港特区的权力,则仍属于中央,没有所谓剩余权力,赤裸裸表露北京意图在港建立“第二权力核心”的野心。

事实上,自梁振英上任后,中联办不但在背后协调选举,一三年更就立法会讨论引用特权法调查免费电视发牌事件,主动接触议员谢伟俊和梁家骝,明目张胆干预本港事务。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邵善波其后毫不忌讳地表示“好多涉及到佢哋(中联办)嘅事情,佢哋一定要有所介入。”更坦承“有啲人只听西环(中联办)话。”

新华社香港分社二千年改组成中联办,当时作风尚算低调,时任主任姜恩柱(左)更公开表明,中联办绝不会干扰本港商业活动。

狂扫500单位做宿舍

#由中联办直接持有,其余由关连公司“新民置业”持有

*2007年以1.67亿元购入地皮,2010年与政府原址换地,只需补地价$998万

西营盘英华台8号铂峯

去年底中联办豪花四亿八千万,购入恒基旗下西营盘新盘铂峯全幢共四十八个单位,相信是用作员工宿舍。

联系中资机构变干预

然而,如今的中联办早已背离初衷,十五年前成立之初,中联办申明只有五项职能,包括“联系并协助”大陆有关部门,管理在港中资机构等。当年中联办易名后不久,有中联办官员公开呼吁港商不要与撑台独的台商合作,即时引发轩然大波,舆论均认为政治与商业活动应互不相干。

时任特首董建华要求当时的中联办主任姜恩柱澄清,姜许下诺言,中联办将按《基本法》办事,绝不会干扰本港商业及经济活动。中国问题专家、时事评论员林和立认为,中联办持有多间中资机构股份,与其职能有抵触,“其实可以话系不务正业,理论上佢作为一个协调嘅机构,应处于一个中立嘅地位,但佢做咁多投资,等如一个球证唔应该参与赌波,佢有咁多生意,存在好多利益冲突。”他拆解,中央驻外及驻港机构不应从事商业活动,但由于中联办身负操控及影响民意的政治任务,利用持股作为手段,最终目的是引导香港舆论。

前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李柱铭指出,中联办出手干预香港事务已非新鲜事,但今次属“ directly(直接)”干预,明显违反《基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央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得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务。”

《基本法》颁布二十五周年,市民趁清明节祭祀《基本法》,抗议中央肆意干预本港事务,打压异见声音,一国两制及高度自治早已名存实亡。

三年前香港数码广播电台( DBC)公开播放录音,清楚记录大股东兼全国政协黄楚标,亲口承认中联办对时事节目主持人李慧玲“好反感”,被视为中联办干预本港言论自由的铁证。

李柱铭:变一国一制

对于中联办违反承诺,他批评负责管治香港的中共官员朝令夕改,更于《一国两制白皮书》提出“全面管治权”一说,有违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原意,沦为一国一制,“咁嗰阵时(姜恩柱)点解讲呢番说话?因为佢觉得根据《基本法》,佢唔应该咁做吖嘛。你一定要登番呢段出嚟。咁即系话,嗰个白皮书又错啰。”

他促请港府正视中联办干预香港的问题,“中联办依家喺度搞搞震㖞……如果批准(中联办持有出版公司),几时批准?批准咗几耐?咁你哋有无监察㗎?有无睇吓佢啲行为有无影响香港运作?”

就中联办迂回经营及干预本地出版及传媒自由,本刊分别向中联办、联合出版及政府查询,但截稿前未获回应。

新华社香港分社二千年正式易名中联办,自此中联办极速膨胀,事过境迁,当年举行平反六四集会的新华社旧址,现已变身丽都酒店。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壹周刊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410/54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