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对比 > 正文

李毅:一个俄语单词推行折射的党文化

—一个俄语单词折射的党文化

作者:
虽然表面只是一个字母的差异,但经过列宁等人的改造,传统俄语中表示“无价的、无私的、无益的、没良心的、不强大的”等词汇,便都带上了“邪”的色彩。因此,俄语单词“无价的”等于“邪灵+有价的”;“无私的”成了“邪灵+自私的”;“不强大的”变成了“邪灵+强大的”;“没良心的”成了“邪灵+良心的”;“无益的”成了“邪灵+有益的”。

1949年,中共刚篡取政权不久,就迫不及待的成立了文字改革协会。在无神论煽动的仇恨、挑动的激愤中,推促汉字简化。于是,带有内涵的繁体字被中共逐渐革去了精华,形成了带有党文化的简体字。

有学者研究后表示,繁体字被中共简化后,很多字都是化吉为凶。以致于50年代在中国大陆民间,流行简体怪胎顺口溜:“亲不见,爱无心,厂空空,产不生。”

比如众所周知的:工厂的“厂”字改成“厂”字,字面意思里面全是空的,结果很多工厂真的是什么也没有,工人面临失业,工厂面临倒闭。也有商人说,你看那个“厂”字,上面一根大梁,底下仅仅靠着一根斜斜的柱子撑着,这种工厂,不论你盖得多高,它说倒就倒。

把繁体字的“爱”改成爱,简掉了里面的“心”,结果现代人都懂的,爱不再是来自心,来自金钱物质财富。也因为爱缺少了“心”,所以食品掺毒掺假泛滥风行,让人触目惊人。

共产党的邪恶本性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摧毁现象在俄语中也很类似。

1917年,十月革命暴动之后,卢那察尔斯基和列宁违背俄语正统的规则,推出另类的俄语拼写,其中之一,就是以前缀“бес”(音读:bes,本意:民间恶灵之一)代替原先的写法“без”(音读:bez,本意:没有、不足),并宣布所有的政令和政府出版物、报纸杂志都要采用。

虽然表面只是一个字母的差异,但经过列宁等人的改造,传统俄语中表示“无价的、无私的、无益的、没良心的、不强大的”等词汇,便都带上了“邪”的色彩。因此,俄语单词“无价的”等于“邪灵+有价的”;“无私的”成了“邪灵+自私的”;“不强大的”变成了“邪灵+强大的”;“没良心的”成了“邪灵+良心的”;“无益的”成了“邪灵+有益的”。

这些改变后的现象,也和中共简化繁体字后的现象如出一辙,都是使词义从吉转向凶、转向恶。

俄罗斯学者表示,列宁等人制造的另类拼写“бес”(音读:bes),在1917年之前的俄语中曾未有过,把民间公认的邪灵作为词的前缀,不仅改变了词的真实意义,也扭曲了词意的内涵。在提倡正统俄文的网站上,介绍说,语言的核心是承载生活文化,展现先辈的精神和记忆,很多带着避邪的意义。把一个专司恶魔的邪灵‘бес’作为前缀,糟糕的语境引发的歧义,对人的大脑和心灵的发展都会留下负面影响。

学者也介绍到:人在发此音“без”时,会自觉的增强主观意识,正确的读音和词义带给人正确的思想;但“十月革命”党人推出的拼写“бес”,不仅取消了原词的强硬立场,也使“邪灵”当家作主,破坏了和谐与共鸣。俄罗斯人讲着不是俄罗斯的语言,把民间的恶灵引入俄语,这本身就是对俄语的扭曲和摧毁。在这个缺陷劣质的语境中,教育出的下一代会更自卑,因为语言本身缺少了正统的精神。

经历共产运动的创伤后,有志之士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于是列宁等人造下的这个异类的“бес”便成了俄族裔的公敌。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妲己这一只狐狸就可以祸乱满朝文武,残害无数忠良。那么当日常运用的词汇,都被刻意注入恶灵的色彩,那么潜移默化中,或许影响的就是更大的群体。

想想文化中的表现,虽然是现象,但是回顾共产运动在前苏联、中国等国家犯下的滔天罪恶,是否让人冥冥中感到,文化的异类对社会的折射?!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626/576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