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中国国民党将成为永远的在野党

作者:

我的结论是,在爱国贼黄安先生和大陆媒体联手导演的周子瑜事件之后,与中共纠缠了近一个世纪的国民党,这回真可能被彻底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一、引 言

我最早系统地提出台湾未来政治走向的看法,是大约2003年在联合早报论坛发了一篇长文章,明确提出台湾蓝绿政治版图此消彼长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并明确建议“中国国民党”更名为“国民党”,大力培养本土精英来改变黄复兴系在党内一言九鼎的局面,小心翼翼地与大陆保持必要的距离,在大陆民主转型之前切勿与大陆走得过近、过快,总之国民党要千方百计加速本土化进程,彻底根植于台湾这块土地,待大陆民主转型成功后徐图再起。此后我也多次在本人博客和凯迪论坛上发文坚持之前的见解,警示中国国民党即将面临的灭顶之灾,可惜作为一名大陆普通网友,我的建议人微言轻,而中国国民党10多年来的所作所为,与我一直以来的建议背道而驰,终于招致2014年“九合一”选举和本次大选万劫不复的溃败。

许多网友应该记得,2014年台湾“九合一”选举前两月,我在凯迪论坛和本人博客上发文,对选举结果做了非常惊人的精确预测。这在当时两岸三地公开发表的文章中,事先做出那样准确预测的可说寥寥无几。选举结果出来后,至少有3家国内知名媒体的编辑记者朋友们联系采访我,都被我婉言谢绝,主要因为作为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我从来都是把网上业余时间的发帖与职务严格区分的,不想因自己的抛头露面而影响任职的企业。当时我答应这些媒体朋友的要求写篇文章,对国民党选举惨败的原因做一个分析,并对两岸政策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后来我就写了《正视台湾主流民意大陆才能未雨绸缪》这篇文章。

刚刚结束的这次台湾大选的结果,国民党的溃败虽然在我原先的预想之中,但败得如此悲惨、难看,立委席次降到只剩下35席,则是受周子瑜事件的很大影响。在周子瑜道歉视频出来后第一时间,我即在自己在凯迪论坛开的那个专题帖子《一帖阅尽天下事:国内外时政热点解读》中做了点评,认为黄安挟大陆民粹绑架了大陆官方和官方媒体,对台湾大选的国民党选情和两岸关系将造成巨大的杀伤力。1月16日早上,台湾各界开始公开声讨黄安和大陆对周子瑜的打压,并成为台湾各电视台直播节目的头条新闻滚动播放后,我又专门发文对该事件做了评论和预测,并与网友们做了大量的即时交流,晚上的开票结果完全印证了我的分析。

在两岸问题上,我非常清楚大陆的主流民意和官方立场,我对两岸问题的看法在大陆绝对是少数派,甚至不被台湾大部分泛蓝民众和中国国民党所接受。但我仍然愿意在这次至关重要的台湾大选结果出来后,对台湾未来政治走向和两岸关系再做一次粗浅的梳理。

二、什么是台湾的主流民意

台湾的主流民意,套用大陆官方语言,就是台湾民众当家作主的主体意识。这包括他们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争取到的自由民主制度,也包括他们已经拥有的免受恐惧的言论自由和生活方式。这种主体意识、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容外人强迫改变,哪怕你“祖国统一高于一切”的口号喊得再漂亮、再大义凛然,台湾民众也绝不接受不怀好意者的暴力强奸和金钱诱惑,相反,你越是威逼利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越是反感与厌恶。

在分析台湾主流民意问题上,绝大多数大陆同胞或亲大陆人士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认为每个人都像大陆人这样认同大一统的中国是他们所追求的。其实生活在自由世界的人们,绝大多数人天生喜欢自由、民主,而极其反感和恐惧专制制度,并认为国家的存在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的幸福,国家并非越大越好、越大越自豪。这就像绝大多数国人同胞反感和厌恶被官方媒体妖魔化的美国、日本一样。只是人家对我们的看法,不像我们是受了官方媒体的误导,他们完全是发自各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我们常常看到大陆媒体或亲大陆的海外媒体说,台湾主流民意走到今天,是民进党大力推行去中国化的结果。这个逻辑狗屁不通呀!要知道,台湾民主转型之前,是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宣传台独思想是要坐牢,甚至处死的。民主转型后,一开始也是国民党执政,后来民进党台上8年,国民党仍是立法院和地方政府中的老大,更说不通的是过去8年是国民党执政呀。民进党从来就没有国民党那么大规模的党产做支持,背后也没有那么多大财团撑腰,党员人数也远不及国民党多,如果不是民众发自内心的要求,民进党凭什么去中国化,在一个言论自由、开放的社会,民众为何这么容易被民进党的邪恶主张所蛊惑?!

更简单地说,台湾的主流民意是绝大多数人不愿意过只有温饱、苟且偷生的日子,而坚持选择有做人尊严的体面生活。做人就必然会捍卫做人的尊严,做人就必然追求自由的生活。任何可能威胁到他们做人尊严、自由生活的政党和政治势力,必然被大多数人所抛弃。这就是台湾年代一代所谓“天然独”的由来,即人性使然,这里面既没有美国的邪恶阴谋,也不是民进党多么神通广大,除非你能以暴力手段将人性压抑。这也是我为何在台湾民主转型后,一再建议中国国民党尽快实现本土化转型,与大陆打交道尤其是签订两岸协议必须非常透明,勿与大陆走得过近、过快,勿让台湾人民产生疑虑的原因。

三、台湾是否必须依赖大陆才能生存

对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大陆涉台高层官员如何回答,但据我所知,绝大多数大陆智囊机构、专家学者的公开言论,以及绝大多数大陆同胞的看法是,台湾绝对离不开大陆,没有大陆这么多的经济支持,台湾立马就完蛋。这种错误认知,导致了我们一系列的错误决策,并且助长了大陆民粹主义情绪的漫延。

我不想罗列一系列的经济数据,或者讲一通复杂的经济理论,我只说三个事实:第一,台湾早就是国际公认的经济发达地区,人均GDP远超过大陆;第二,衡量贫富悬殊的基尼系数,台湾远低于大陆,而且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远小于大陆,即同样的财富台湾民众能享受到更有质量的生活;第三,台湾经济起飞于与大陆完全隔绝、敌对之时,相反,与大陆改善关系之后,经济成长速度才开始慢慢下降。

大陆的民粹主义者说台湾人离不开大陆,离开大陆就活不下去,这跟他们说日本人离不开大陆市场,没有了大陆市场小日本立马就会完蛋一样的无知。殊不知日本早在跟大陆建交之前就已经是国际公认的经济发达国家,相反,与大陆建交后经济即停滞不前30余年,直至近年来中日交恶,出了一个能干的强硬首相安倍,日本经济重新开始发力。

这不是说谁跟大陆改善关系,开展相互贸易往来,谁就跟着倒霉。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事实上,台湾、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或停滞不前,主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自身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这个话题与本文关系不大,在此不展开分析。

一句话,台湾有很好的工业和农业基础,有很强的自给自足能力,过去跟大陆隔绝、敌对情况下实现了经济腾飞,今天也绝对没有离开大陆市场就活不下去的道理。

四、中国国民党将成为永远的在野党

台湾的中国国民党转型很难,主要受制于党内民意被人数占优的黄复兴系和深蓝党员所左右,连去掉名称中的票房毒药“中国”两字都做不到,更不必说其他实质性的本土化转型措施。这样就越来越难吸引到年轻的本土精英加入,未来党内分裂和泡沫化就在所难免。

可以讲,中国国民党能否去掉名称里面的“中国”二字,是他们在本土化上能否有实质性突破的一个最重要观察指标。目前他们仍是台湾第二大政党,仍然拥有大量的党产资源和严密的基层组织,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国民党惟有深切反省,彻底改革,才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不过,我个人对“中国国民党”成功转型为“国民党”非常不乐观,原因在于我前面说过的中国国民党的党员结构使得她难以脱胎换骨,在失去中央政权和大部分地方政权之后,吸引本土精英人才和自身转型都更加困难。如果中国国民党不能成功转型,则从此永远沦为在野党。

台湾政治极可能出现日本战后自民党长期一党独大的情形,当然,未来台湾政坛也会像日本政坛一样,经历民进党的长期执政之后,必然产生另一个强大的在野党或在野党联盟,从而实现民主制度下政权的常态化交替。最可能的是刚刚崛起的时代力量党逐步壮大,并整合其他本土化政党,成为民进党最有力的挑战者和制衡力量。

我的结论是,在爱国贼黄安先生和大陆媒体联手导演的周子瑜事件之后,与我党纠缠了近一个世纪的国民党反动派,这回真可能被彻底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五、台湾独立是一个伪命题

大体而言,台湾独立是个伪话题。台湾本身的国号叫“中华民国”,她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领导人由台湾民众选举产生,并且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任命;即使全部邦交国均与台湾断交,台湾的普通护照仍享有140多个国家的免签待遇——相比而言,大陆普通护照享有免签待遇的国家屈指可数,以至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具体的数字来。因此,台湾实际上是一个独立于大陆的政治实体。

在两岸关系上,台湾的主流民意确如大陆媒体宣称的是主张维持两岸现状;主张台湾抛弃“中华民国”国号,实现台湾独立建国的,确实只是极少数深绿人士。但台湾主流民意的“维持现状”又与大陆宣传的内涵完全不同。大陆对外的公开主张是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出于统战需要的模糊说法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台湾主流民意则认同台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她的国名叫“中华民国”,台湾无意于统一大陆,在大陆目前体制下也别想统一台湾,将来大陆民主转型之后台湾是否与大陆统一,由2300万台湾人民决定。

按大陆对“台独”的定义,我认为“台独”既不是台湾的主流民意,也并非可预见的未来会发生的危险,因此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不信,按大陆官方目前对“台独”的定义,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台湾推动加入联合国。大陆本身就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且目前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台湾邦交国随时可以被大陆搞成个位数,台湾如何加入联合国?!

2、台湾修改宪法中的国号。台湾主流民意是不主动挑衅大陆,避免战争的发生,哪个负责任的政党会推动台湾修宪变更国号?而且,从技术上讲,台湾修改宪法要有四分之三的立委同意,这个门槛民进党或台湾其他任何政党可能永远达不到!

3、台湾领导人宣布台湾独立。台湾领导人是民主选举产生的,其职权是由宪法授予的,这跟朝鲜那样的政权完全不同。台湾宪法没有这样的授权,台湾领导人根本就无权宣布台湾独立。

按上述法理台独的标准来衡量,说民进党是台独党,实在有些冤枉。其实民进党关于台湾前途的决议文写得清清楚楚,也是蔡英文和民进党头面人物一再宣示的,台湾现在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她现在的名称叫中华民国,未来两岸统一或台湾独立,要由全体台湾人民来决定,民进党的主张就是维持两岸现状。大陆媒体常常因为台湾某个政治人物的台独言论大做文章,这都是情绪式的发泄或担心,并不能上升为法律上“台独”认定。否则,我们无法解释民进党在台湾中央和地方全面执政后,为何大陆还没有启动《反国家分裂法》的非和平手段统一台湾,也没有采取最低限度的文攻武吓等敌对措施。这说明,大陆高层对这个问题是有清楚判断的。

至于大陆媒体经常对台湾个人“台独”言论的炒作和讨伐,大多数时候是通过煽动民族和民粹主义来增强内部凝集力,目的在于缓解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需要,有点头脑的人对此大可不必当真的。

六、大陆不可能武力统一台湾

这里所说的武力统一台湾,就是指以非和平手段实现两岸统一,或者叫以军事或战争手段统一台湾。我认为,两岸武力统一的惟一时间窗口在国共内战刚刚结束,美国彻底抛弃了台湾当局的50年代初那几年。到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重新调整对台政策之后,我们就永远失去了武力统一台湾的机会。

大陆媒体上有一些退休的军官、类似杨恒均先生这样情报系统出来的网络名人,以及无数大陆军事论坛的网友都认为,以大陆目前的军事实力或者再过几年,大陆几小时内就可以攻下台湾。这样的自信,我认为已经违背了一般人的常识,与事实严重不符。

首先,两岸隔着一个台湾海峡,且台湾具有装备先进、训练有素的海空军和导弹防御系统,大陆军事进攻台湾必须做大规模的军事调动,集结强大的海空军和导弹作战力量。这样规模的军事集结,在今天分分钟可被台湾和美日的军事情报部门所掌握。即使台湾毫无防备,大陆也不可能通过几小时的导弹攻击摧毁台湾的防御力量。如果不摧毁台湾的海空军和导弹系统,大陆如何横渡几百海里的台湾海峡?!至于杨恒均先生昨天的大作,断言台军以蓝营支持者为多,届时会配合大陆的军事进攻,则完全是痴人说梦,信口雌黄。蓝营支持者虽然不主张台湾没事找事闹独立,但有几个不愿拥有做人的尊严、富裕的生活,而宁愿战战兢兢地苟且偷生?!

其次,美国绝不会坐视台湾被大陆武力统一。二战后,美国不管哪个党执政,三大外交政策基石从未动摇,即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捍卫世界自由民主制度、避免和制止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三者又互为依靠。最主要的是,根据《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美国对台湾有明确的防务承诺。千万不要认为美国的法律跟某些国家一样只是废纸,千万别低估了美国履行国际义务的决心,也千万不要低估了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中国真的武力进攻台湾,美国会迅速从本土出兵,而且会立即以远东军事部署对大陆沿海机场、导弹基地和情报、指挥系统进行第一波打击,估计在大陆发起对台作战后的两小时内,大陆上述军事目标就会被美军彻底摧毁。不仅如此,北约、日本都会加入制裁中国的阵营,不说别的,市场依赖度超过60%的石油进口通道就立马被切断!

至于爱国贼们天天鼓噪的核武器,这东西我们比美国更多、更先进么?核武器能随便用么?用了我们的领导还能活么?我们政府公开向全世界承诺,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绝对是最英明的决策,因为以中国之大,只要我们不欺负别人,世界上绝对没有任何国家敢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原因是没有任何国家愿意承担养活一个14亿人口大国的责任。

七、结 语

台湾已经渐行渐远,统一仍将遥遥无期。不过,鼓噪武力攻台的言论可以休矣,不为别的,就是一不要给自己丢脸,二不要给领导添堵。

我认为,民进党在台湾全面执政后,两岸关系将逐步走向理性和冷淡,但丝毫不必担心有任何突发意外的发生。正如我在《美台大选预测及对我国内政外交的影响》中分析的,民进党一再声称台湾已经是一个独立国家,绝对不会推动多此一举的法理台独,而会继续与大陆做生意,但民进党推行切香肠式的去中国化政策是必然的,这也是台湾的主流民意所在。对此,大陆必定做出强烈的政治反应,结果定会导致两岸经贸往来日益萎缩,对大陆和台湾经济都带来负面影响。军事上,除了针对台湾搞些规模有限的演习出出气,大陆实在没有更多的选择。

两岸关系的出路何在?我还是引用《正视台湾主流民意大陆才能未雨绸缪》一文的最后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在大陆没有实现民主转型之前,两岸只能承认目前分离分治的现实,彼此尊重,维持现状,和平共处。长远而言,则是两岸在民主的旗帜下,求同存异,以和平手段解决主权争议,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责任编辑: 王笃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0125/68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