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美国制造业将全面赶超中国 居全球第一

《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的报告日前由德勤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联合发布,其研究是在对全球超过500名制造业CEO和高管进行调研访问的基础上得出。2016年,制造业竞争力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

据综合媒体4月11日报道称,《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每三年发布一次。全球企业高管们表示,人才、成本竞争力与劳动生产率是驱动制造业竞争力最重要的三大因素。2010年、2013年和2016年的三份报告中,得益于成本优势,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均位于全球第一,无愧于“世界工厂”的称号。

但是,制造业的发展正越来越重视另外两个因素。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排名每三年就会上升一名,从2010年的第四名上升至2016年的第二名。德勤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预计,到2020年,美国将在制造业竞争力方面超过中国,位居全球第一。

研究指出,先进的技术和创新发展将是未来制造业的主要特征。制造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可持续、智能、安全和迅速崛起的阶段,而美国将是这一行业转型的领导者。

德勤全球消费与工业产品领导合伙人Tim Hanley认为:“美国正在开发先进的制造技术,包括智能互联的产品和工厂;同时,美国在预测分析以及先进材料方面也属世界领先,而这些因素正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增长得益于城镇化以及人口红利,另外中国本身就是强大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并且拥有比周边其他国家更好的基础设施。过去十多年,中国制造业也抓住了中产阶层兴起的机遇,借助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已从最初的生产廉价商品为主,发展到建成完整的产业链。

不过,人口红利已经渐渐远去。过去十年,国内劳动力成本一直在增长。2005年-2015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年复合增长率达16%。由于担心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正将生产转移至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或者迁回本国。

创新和监管效率也带来了问题。从2000年到2014年,中国国内研发总支出占GDP比例已从0.9%提高至2%。但知识产权保护法的执行情况引人忧虑。

根据美国商会的数据,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位居俄罗斯等许多新兴经济体之后,但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前。在监管方面,世界银行的研究指出,中国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与其他大型经济体的差距很大。

德勤中国工业产品与服务主管合伙人董伟龙表示:“中国政府已注意到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并正在大力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的计划,同时落实相关举措。”

责任编辑: 林亿  来源:多维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0412/722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