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 精品推荐 > 正文

《动物方城市》认清观念与自以为是的评价

作者:

《动物方城市》是部有趣流畅、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片。

小时候在百科全书上读过一段故事,说有个猎人想要设陷阱抓狐狸但一直没成功,后来猎人才发现自己设陷阱的时候,狐狸其实就在附近躲著;等猎人设好陷阱离开,狐狸就出来破坏陷阱,而且还跟着猎人到下一处埋设陷阱的地点,继续破坏。百科全书以这个故事为例,说明“狐狸是很狡猾的动物”。

当时读到这个结论,十分无法接受。

猎人要抓狐狸,狐狸难道就该乖乖被抓?没有被抓(甚至破坏了陷阱以免其他动物误触)为什么不是“聪明”而是“狡猾”?换个角度想,倘若狐狸就被抓了,那安在狐狸身上的形容词会是啥?“好乖”?或者“好笨”?

说到底,这是非常自以为是的评语──得认为“设陷阱抓狐狸”这事是对的,才会认为“狐狸没被抓到”是错的,也才会把负面的“狡猾”二字加在狐狸头上。

对于人类之外的动物,人类常会有这样自以为是的评价,或者长久以来的刻板印象。这类刻板印象有时会被利用在创作当中,尤其是寓言或童话,例如有个角色是猪,那大约就是愚蠢的,有个角色是蛇,那大约就是阴险的。以创作而言,这样的使用没啥问题──追根究柢,这些故事大多是借用了动物的形象在说“人”;但某个层面说来,这样的方式也继续形塑了读者(尤其是年幼读者)对这些动物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可能造成歧视。这种歧视,成了2016年迪士尼(Disney)的动画电影《动物方城市》(Zootopia)讨论的主题之一。

《动物方城市》描述一个不同动物之间因缔结和平协议,所以全都一起和乐生活的世界(不过片中只出现哺乳类,没有鸟类、鱼类及昆虫,应该是为了主题而作的考量)。女主角茱蒂(Judy Hopps)是只在农镇长大、一心想要成为警察的兔子,在她终于高分完成训练成为警察、并被派驻到大都市“动物方城市”之后,却只被赋予在街上开罚单的任务。茱蒂因着自己的机警,结识了街头骗徒狐狸尼克(Nick Wilde),接着更与尼克合力侦破了城里的连续失踪案件。

左起:茱蒂、尼克,以及监理所的树獭公务员快侠(Flash)马克杯上印的“You want it WHEN?”真是一绝!

在这部电影里,歧视以几个不同的方式出现。

一是因先天身体特质产生的歧视,茱蒂即是一例。身为兔子,茱蒂在一众警局同事件显得特别娇小,长官及同僚一开始完全无视她在警校的成绩,直接就认为她无法胜任警务。

二是因刻板印象产生的歧视,尼克即是一例。尼克年幼时想宣誓加入童军,但友伴不仅因为尼克是狐狸就认定他不可能诚实,甚至还强行将他戴上嘴套。这桩往事导至尼克认为“既然没人会把我当成好人,我也就没必要当个好人”,于是成为街头骗徒。

第三种则是因为种族产生的歧视。

电影里头的动物世界看起来是采取民主制度的,有民选的行政官员,各种职业看起来也没有硬性规定“某动物一定要做某职业”,所以大象可以卖冰淇淋也可以教瑜珈,茱蒂经过训练通过测验,就可以成为警察。

但绵羊副市长杨咩咩(Bellwether,俺实在不喜欢这款译名)不这么想。

副市长杨咩咩。

从剧情当中可以知道,虽然她身为副市长,不过狮子市长狮明德(Lionheart,俺实在不喜欢这款译名,再说一遍)明显没把她当回事;杨咩咩认为狮明德让她当副市长只是为了争取羊族的选票,她当了副市长后似乎也只是个被市长呼来喝去的杂工。

狮子市长狮明德。

这款处境与茱蒂刚进警局时有点像,不同的是,茱蒂的外型容易让长官及同僚怀疑她的能力,但电影中看不出为什么狮明德会如此看不起杨咩咩──可能是狮明德认为杨咩咩能力不足,也可能狮明德压根儿没注意到自己的歧视态度,又或者杨咩咩的确不怎么适任。总之,杨咩咩安排计划打算改变现况,但她用的方法是掀起草食动物对肉食动物的不信任。

当然,现实当中的草食动物对肉食动物本该提防(毕竟前者是后者的猎物),但剧中的设定是两方已经和平共处数千年、故事里也没出现任何肉食动物违例的状况,是故杨咩咩借由药物让肉食动物陷入狂暴,唤起草食动物害怕及憎恶肉食动物狩猎本性的方法,即为一种未审先判、将无辜者直接打成罪犯的作为,想要利用的即是对种族的歧视。

有意思的是,这款种族歧视并非一般印象中的“强势歧视弱势”,而是“弱势歧视强势”;当杨咩咩对茱蒂说“猎食者的数量只有我们的十分之一,如果我们团结起来,就可以打败他们”的时候,完全就是个革命家的口吻。问题是,在这个故事里,不同物种之间理论上应该是平等的,杨咩咩的举动就剧情看起来可能出于私怨,又采取了有问题的手段,是故虽然说得冠冕堂皇,但却是个蓄意挑起歧视的煽动者。

水牛警长。

《动物方城市》里,这三种歧视相互交缠,可以对应到人类世界中的种族、性别、阶级当中的种种歧视状况,这部表面上看起来由动物演出的幽默推理电影,于是有了不同层次的深讨深度。

除了设定很有意思的故事之外,《动物方城市》还有许多可看之处。

每个不同场景及动物皮毛的设定都十分讲究,体型不同动物的生活方式及相关道具也设计得十分巧妙;大都市高楼上的广告看板完全谐仿真实世界的大公司广告,黄鼠狼卖的盗版光盘是迪士尼还没推出的动画片,有小象穿着《冰雪奇缘》(Frozen)里两个公主的服装,角色的台词里还会刻意说到“Let It Go”。两头制药的鹿,名字移植自影集《绝命毒师》(Breaking Bad),而黑帮老大Mr. Big的桥段及说话方式,完全在向《教父》(The Godfather)致敬。

正要嫁女儿的Mr. Big,完全是《教父》的情节啊!

此外,某些动物的特点被巧妙地置入,例如兔子惊人的生育速度(茱蒂有两百多个兄弟姊妹,当她离开故乡小镇时,镇名看板上的“人口数”还在不停增加),树獭的缓慢动作被用来讽刺公务员的效率。某些人类提及动物的惯用语则变成片中的双关语或玩笑,例如警长在晨会时说“首先,我们要先面对‘房间里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房间里的大象”意指“人人都知道、但都视而不见的问题”,但因剧中的房间真的有一头大象警察,于是下一幕就变成大家祝他生日快乐;又例如尼克问茱蒂,“她(指杨咩咩)睡不着的时候,会数自己吗?”

最有趣的,或许是关于大象记忆的桥段。茱蒂和尼克在追查失踪案时找到教瑜珈的大象,但提问时大象一直回答“不记得”,反倒是看起来有点脱线的美洲野牛把所有细节记得一清二楚,末了居然还说“我真希望我有大象那么好的记性”──这个桥段同时颠覆了刻板印象(大象的记忆力其实有实验佐证,片子里的象或许是真的不记得,又或许是因为被打扰所以不爽回答而已),又拿刻板印象开了玩笑(虽然水牛回答了所有细节,但他还是认为象的记性更好)。

快侠。

电影的字幕翻译有些很直接,有些有点怪,例如两个主角名字都用音译,很简单,“Flash”译成“快侠”、“Mr. Big”译成“B老大”也没啥问题,但不明白为啥需要用狮明德、杨咩咩或洪金豹(Clawhauser,俺实在不喜欢这款译名,说第三遍)之类的名字;最怪的是尼克对快侠讲的那个笑话完全用另一个笑话代替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啊?

话虽如此,俺觉得中译片名是有巧思的。

俺猜测中译片名之所以使用“方程式”的谐音,在于片中一方面有遵循某种公约而共同生活的动物们,另一方面则是剧情试图打破关于动物的一些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一如僵化的“方程式”,虽然好用常用,但不见得永远一体适用。

《动物方城市》海报之一,大多数角色都入镜了。

不过俺觉得真正巧妙的片名,是原文的《Zootopia》。

“Zootopia”这个字明显是从“乌托邦”(Utopia)变来的,“乌托邦”虽是某种理想国度的模型,但事实上它是个严格遵守阶级制度的社会,打破阶级所带来的不平等及歧视,是“反乌托邦”(Dystopia)故事的共同核心。而“Zootopia”理论上已经是个将不同动物置于平等地位的世界了,利用这个名字来说一个破除歧视的故事,显出制作团队的匠心独具。

《动物方城市》是部有趣流畅、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片。

《动物方城市》是部有趣流畅、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片,同时也是探究人类社会各种歧视的故事。当尼克对茱蒂说,“妳觉得他们没穿衣服不自然?我们穿着衣服才不自然。”时,不只因为他们身处一个天体俱乐部,而是指出他们,一如人类,已经不再是只服从本能行动的动物。当所有物种经由协商合成一个社会,就必须放下歧见,互信互惠,才有可能从平等的位置上,一方面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一方面建立更美好的未来。

尼克与茱蒂。(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茱蒂在剧末是这么说的,“And the more we try to understand one another, the more exceptional each of us will be. But we have to try. So no matter what kind of person you are, I implore you: Try. Try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Look inside yourself and recognize that change starts with you。”

是的,这当然是对人类观众说的。

责任编辑: 刘诗雨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0423/72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