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孔子:舒服的关系就是不用自己的道德绑架别人

作者:

我们活在世上其实就是活在各种关系中,怎样才能在关系中待得舒服、开心呢?孔夫子教导我们一个“恕”字,也就是宽容。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贡也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就是要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有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道德准则和思维模式。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外出,天要下雨,可都没有带雨伞。正好路过子夏家,子路提议到子夏家借把雨伞。孔子连忙阻拦说:“不要去。子夏这个人我了解,他十分护财,他的东西别人是借不出来的。”子路说:“我能把我的东西拿出来和朋友一起享用,就是用坏了都不心疼。难道老师借把雨伞用用,子夏都不肯吗?”孔子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咱们不能硬让人家去干自己不愿意去干的事。只有这样,咱们大家相处的时间才能长久些!”

孔子认为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人会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主张人际交往中,要顺着他人的特点,照顾别人的感受,不强人所难,不让人家做不想做的事。这样别人知道你体贴他,自然会反过来为你着想。

在所有的关系中,我们与父母子女配偶这些家人的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都是与家人关系的延伸。所以,我们要宽容他人,首先就要宽容我们的家人。古人提倡:

作为子女,对待父母要做到“五不怨”。

1、不抱怨父母的无能。父母不是万能的,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养育成人,已很不容易,我们要感恩父母辛苦生、养了我们。不要抱怨说为什么你们不如别人爸妈那样有本事,而应该坦诚地接受他们本来的样子。

2、不抱怨父母啰嗦。父母比我们先来世上,他们认为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护子女周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啰嗦是因为爱,父母绝不会去啰嗦一个与他们无关的人。

3、不抱怨父母抱怨。父母抱怨我们,只是不满足我们现在,希望我们能够做得更好。

4、不抱怨父母迟缓。人年纪大了,行动自然不便。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是那样耐心地教我们走路。曾经意气风发的父母是为我们才累弯了腰。如今父母老了,腿脚不利了,我们也要耐心对待他们。

5、不抱怨父母生病。小时候,我们一生病,父母马上会放下手头的一切,带我们去看病,彻夜不眠地守护我们。当父母生病了,我们也要如他们当年照顾我们那样照顾他们。

作为父母对孩子要做到“七不责”。

1、对众不责,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对于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的孩子,大人就不要责备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否则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作为配偶,夫妻之间要做到“以义结合”“夫敬妻齐”。夫妻是最近的关系,彼此的缺点都会在近距离相处中暴露无遗甚至有所放大。夫妻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出现“远则怨,近则不恭”的局面。所以我们的长辈告诫我们“结婚前要睁大眼睛,结婚后要闭上眼睛”。

夫妻要多看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多包容、理解对方,而不是试图改造对方,一味让对方符合自己的标准要求;还要尊敬和尊重对方,就像我们尊重外人一样,不因他是我们的配偶就轻贱他,做到“举案齐眉”“琴瑟和鸣”。

李宗盛有一首很好听的《凡人歌》“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或许,孔子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绑架别人,而是总能理解、体谅、接纳、爱护他人的一颗“凡人心”吧。

责任编辑: 赵丽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806/115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