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揭秘 撒切尔夫人为何在人民大会堂前摔倒?

问:撒切尔夫人和邓小平会谈后,在台阶上摔倒了,是真的吗?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会谈结束,走出人民大会堂时,确实在台阶上摔了一跤。

据曾任邓小平警卫秘书的张宝忠回忆:

“我和首长刚回到家,外交部门的朋友就告诉我一个消息:撒切尔夫人在离开时,摔倒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手包扔了出去,高跟鞋的跟也掉了……‘一失足成千古恨’,或许正是此时撒切尔夫人心态的真实写照。

“后来,周南(曾任外交部副部长、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对我说:当外交部就这件事请示小平同志,‘是否在媒体报道撒切尔夫人摔倒的事’时,小平指示:这些事情不要报道。”①

不过,由于外媒及港媒的报道,撒切尔夫人摔倒的消息,还是传播了开来。

至于撒切尔夫人摔倒的原因,多种传记著作当中均有提及。比如,英国人彭尼·朱纳在《妻子·母亲·政治家》一书中写道:

“一九八二年,玛格丽特(即撒切尔夫人)的部分假期是在伦敦的菲茨罗伊·纳非尔德医院度过的,她在那里切除了静脉曲张血管。她是在八月二十三日早晨进医院的,在那里动了一小时全身麻醉手术,当天晚上就出院了。她出院时穿着一条细条纹裤子,这是她在公开场合第一次穿裤子。”

“在四年里,玛格丽特仅有一次显得有点疲劳,不过只是短暂一瞬。那是一九八二年九月,她的大腿动手术之后还不到一个月。她到远东去作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旅行,这次旅行把她的大多数陪同人员,以及几乎所有的随行记者搞得精疲力尽。她把日本作为这次远东之行的第一站……她从日本飞到了中国,创造了英国首相首次访问中国的历史。也正是在那里,当她在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人民大会堂前拾级而下时,不慎跌了个四脚朝天,但她立刻爬了起来,并且一再说她没事……”②

当时,很多欧美媒体刊发了撒切尔夫人动手术的消息。

比如,路透社1982年8月报道称:撒切尔夫人腿部做了一个小手术,医生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手术,完全按计划进行”(如下图)。③

图:路透社1982年有关撒切尔夫人因静脉曲张做手术的报道

再如,1983年,合众社在报道撒切尔夫人右眼手术时,也提到了她前一年所做的静脉曲张手术(如下图)。④

图:1983年,合众社在报道中又一次提及撒切尔夫人前一年的静脉曲张手术

静脉曲张手术,确实算不上大手术,通常休息15~30天即可康复。只是撒切尔夫人手术后立即就投入工作,并出访国外,影响了康复速度。

对于撒切尔夫人当时的身体情况,中方外交人员也有所了解。陈敦德在撰写《废约: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始末》时,专门采访了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的唐龙彬。唐龙彬说:

“那些传媒的渲染未免过分了,其实,撒切尔夫人在这次出访之前刚刚动过大腿的切除静脉曲张血管手术,行走有所闪失也是正常的。”

2013年,撒切尔夫人去世,《南方周末》采访了当时作为中方翻译的张幼云,报道写道:

“很多人把这起著名的摔跤事件理解为撒切尔此次访问中国大陆就香港问题谈判遭到挫败的一个象征……但作为整场会谈的翻译,张幼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没有那么夸张’。她能感受到两位领导人语言分量越来越重,但两人基本都保持了平稳的语调和波澜不惊的风度……至于绊那一下,张幼云说,‘这没什么奇怪……’一个月前,56岁的撒切尔刚刚做过腿部静脉曲张手术,那是她自就任首相后第一次就医。”⑤

图:中文互联网上对撒切尔夫人跌倒原因的种种渲染

此外,撒切尔夫人中国之行的日程安排相当满——1982年9月22日到达北京,当天就与中共领导人举行了会谈;23日继续会谈;24日又同邓小平谈判香港问题。

略言之: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腿部刚刚做过手术,尚未完全康复,加之连日出访,不免劳累,于是有了人民大会堂前不慎摔倒的尴尬一幕。

其实,除撒切尔夫人,很多外国领导人在参加公开活动时,也曾不慎摔倒。

比如,美国前总统福特,因膝盖有伤,走路时一不小心,就会跌倒。1975年,他到奥地利访问,刚走下“空军一号”的舷梯,就摔了一跤。福特后来幽默回应:

“我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活动家比任何人都容易摔跤。”⑥

图:福特下飞机时不慎摔倒

2015年,40国领导人齐聚法国,参加反恐游行。时任丹麦首相的赫勒·托宁·施密特,走出爱丽舍宫时,也在台阶上摔了一跤,很是狼狈。

图:施密特跌倒在爱丽舍宫前

还是在2015年,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参加非洲联盟首脑会议后,在机场发表演讲,走下演讲台时,摔倒在地。随后,现场安保人员要求摄影记者们删除这些照片。这种要求引发了很大的争议。虽有照片为证,津巴布韦信息部长还是对媒体表示:

“事实上,总统离开讲台后在红地毯上被绊了一下,但他显然努力避免了倒下。”⑦

图:穆加贝走下演讲台时跌倒在地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大象文摘杨津涛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823/116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