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票据套利模式曝光 李克强与央行“互掐”

对于1月金融数据,李克强的解读与央行有分歧。 

中共央行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当月社会融资增量,达到4.64万亿元人民币。对此,李克强表示,社会融资总规模上升幅度较大,但主要是票据融资、短期贷款上升比较快,这可能造成“套利”和资金“空转”等行为,并可能带来新的潜在风险。中共央行的解读则认为,“套利”是短期和少数行为,1月贷款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

票据套利模式浮出水面

陆媒《21世纪经济报道》2月21日报道,1月信贷数据大幅超预期,社融增量高达4.64万亿元。分析师认为,1月社融增幅大超预期,但结构不佳,主要是来自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这显示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

资金如何在金融体系内空转?

由于票据贴现利率一路下降,渐渐与存款利率拉开距离,出现了套利空间。企业先拿票据承兑贴现获得低息资金,再投向银行结构性存款,每次操作可以套取约30~50个基点的无风险利差收益。

一家城商行票据业务部负责人江潘(化名)表示,通过这种票据套利操作模式,不仅企业获利,银行获得的好处可以说一石三鸟:首先,通过票据承兑贴现,可以完成小微企业与民企放贷的考核指标;其次,结构性存款规模的增加能完成银行存款业务的考核指标;第三,银行将票据再贴现给央行,又能进一步提高银行流动性指标。

报道认为,正是这种票据套利规模的迅速增长,令1月社会融资数据创下历史新高。

2月5日,央行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其中,票据融资额贡献较大,新增5160亿元;与此同时,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同比多1.56万亿元,在新增社融规模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达到3786亿元。

一家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业务总监表示,这些数据一下就让票据套利空转现象浮出了水面。

票据套利和资金空转引李克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票据套利和资金空转问题引起李克强的关注。

2月20日,作为经济学行家的李克强在官方场合表示,“降准信号发出后,社会融资总规模上升幅度表面看比较大,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主要是票据融资、短期贷款上升比较快。这不仅有可能造成‘套利’和资金‘空转’等行为,而且可能会带来新的潜在风险。”

但中共央行的解读与李克强出现分歧。

2月20日,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1月份票据融资显著增加,支持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个别企业通过票据贴现和结构性存款套利,只是短期的少数行为,不是票据融资增加的主要原因。总体而言,1月份贷款处于合理水平,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

显然,央行并不认为票据套利存在大问题,资金也没有在金融体系空转,而是支持了实体经济,而且支持的力度是“加大”了的。

央行降准与放水是票据套利的根源

李克强说,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但由于央行多次降准与流动性的释放,1月份票据利率下滑迹象明显。

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商业汇票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3.67%,比去年12月下降16个基点,同比则下降157个基点;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3.6%,比上月下降29个基点,同比下降112个基点。

一位城商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其实银行票据利率下降幅度不亚于商业汇票与转贴现业务,不少银行开出的银票承兑贴现利率降至3%左右。”票据套利现象因此迅速增加。

该人士解释说,若银行开出的票据承兑贴现利率为3%,企业就可以通过3%融资成本获得资金,再投向结构性存款(年化利率约3.6%~3.8%),在扣掉0.05%开票成本与承兑贴现手续费后,这家企业能获得约40~50个基点的无风险利差收益。

江潘表示,“甚至部分企业采取加杠杆做法进行票据套利。”这类企业会将票据承兑贴现资金分成两份,一是动用50%资金作为保证金,与关联企业签订贸易合同再向银行申请开票;二是将剩余50%资金直接投向结构性存款赚取无风险利差,如此多次循环操作,其无风险利差收益将随着资金杠杆增加而成倍提高。

江潘说,有一家企业,以往每年1月份按正常经营业务规模大概需要5000万元的票据承兑贴现额度,但今年1月份其主营业务规模没有大幅增长,但票据承兑贴现规模超过4亿元。

他认为,“这某种程度加剧了票据空转现象。”

陆媒报道,不少嗅觉敏锐的企业还四处托关系“收购”票据扩大票据套利规模,令1月份票据交易额骤增。

银行不愿向民企贷款

英国《金融时报》2月21日报道,中共国务院上周发布规定,敦促银行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民企似乎受到更多关注。根据代表民营企业的一个行业协会的数据,民营企业创造了中国60%的经济增长和90%的新增就业。

然而,中国的银行体系仍然不愿向民企贷款,评级机构穆迪驻上海分析师许晨(Sarah Xu)表示,只有那些“本质上健康”的企业可以在政府继续支持民营企业的前景中受益,但这样的企业“为数不多”。而那些实力较弱的民营企业,“信贷供应增多对(它们的)整体融资状况不会有显著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说,事实上,在票据融资规模大涨助推“天量信贷”数据出现的1月,不少民企依然没有感受到信贷宽松。

一位地方大型机械制造业民企负责人表示,目前要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难度依然不小。由于该企业从事的行业增长放缓,此前一家股份制银行地方分行同意发放的一笔贷款,被总行风控部门退了回来,因为担心企业销售回款减少,难以覆盖贷款本金利息。

多位中小企业主直言,去年底他们向当地银行申请中长期贷款用于采购设备与原材料,后来发现这些银行在年初将大量信贷资源投向了基建项目与个人按揭房贷业务。

一位中小企业主表示,他们只能借部分银行加大消费信贷业务的机会,由企业高管申请信用卡,再通过信用卡套现资金用于采购原材料与加大新项目投资,前提是企业主与高管签订协议,由前者拿出房产或其他财产给后者信用卡还款提供“担保”。

在这些中小企业主看来,要让银行信贷资金大规模地流向小微、民企,首先需改变当前以抵押物决定放贷的银行操作体系。

上述中小企业主无奈的说,这些年为了企业技术升级与业务转型,他差不多将所有的房产、企业厂房设备、土地都抵押融资了,银行若继续根据抵押物是否充足给予放贷,他只好将自己抵押了。

责任编辑: 秦瑞  来源:希望之声 记者賀景田综合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222/1250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