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低美感社会:今天的中国为啥还是这么“土

作者:
现在很多城市开始流行统一店招,要求同一条街道上的所有店招从字体到颜色都保持高度一致。这股风气蔓延各大中小城市,我比较意外的是连上海都不能免俗。看起来是很整齐,但它们是不美的,因为它们抹杀掉的恰恰是‌‌“用心‌‌”。

‌‌“审美低下‌‌”是这两年讨论很多的一个话题。知乎上曾经有一个热门问题,‌‌“就2015年年初而言,国人的审美大体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其中一个高赞答案贴出了从我国城乡居民的穿衣打扮到中学校服、从室内装修到单位食堂的几十张图片,得到了将近8万次点赞。

从那以后,每年知乎上都有一个类似的问题,只不过把年份从2015年一直换到了2019年,答案也都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对那些低俗审美的不满和吐槽。

最新一期的《新周刊》正好也做了这个专题,封面大字标题‌‌“低美感社会‌‌”,副标题‌‌“我们时代的审美匮乏症‌‌”。

文章列举了如今大行其道的低美感,比如土味家居、土味视频、奇葩建筑、网红脸、伪古风、难看的街道,等等。

公众号里类似的文章也有很多,有两句话在这些文章里被频繁地引用。

其中一句是吴冠中说的,‌‌“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另一句则是木心说的,‌‌“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不过说实话,我倒是觉得所谓的‌‌“低美感社会‌‌”本身其实并不可怕,不必对现在全社会普遍低下的审美水平太过于痛心疾首。

因为审美水平是由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决定的,审美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体风貌。

在一个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近半、月薪5000以上就已经能傲视95%人口的社会里,强行用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去要求所有人,本身就不太现实。

每个阶层都有各自的审美标准,只要是从真实的生活里自然而然地孕育出来的审美,就必然有内在原生的活力。

有人喜欢黑白灰的性冷淡风格,但同样也有人喜欢大红大绿的活泼风格,大家相安无事,我觉得都挺好。

当然我不否认审美有高下之分,但这件事急不来。

用不了二三十年,当下一代人的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他们的眼界和鉴赏力得到提升,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自然也就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所以对于那些随处可见的俗气审美,我愿意报以最大限度的包容。

因为站在这些俗气表象背后的是真实的人,每一则土味视频、每一种淘宝穿搭风格、每一条大花被子,都来自于最真实的生活。

真正应该警惕的不是审美力的匮乏,而是在审美上的懒惰和傲慢。

比如电视上和写字楼电梯里滚动播放的洗脑广告。

说懒惰,是因为它们不愿意花功夫去打造能真正深入人心的创意,而是选择了用偷懒的方式。

说傲慢,是因为它们深知大众对这种广告的反感,但仍然深信简单粗暴的洗脑式广告能最大限度地达到宣传效果,因此不惜触犯众怒。

再比如昨天被很多人诟病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

好看不好看另说,但让人不太舒服的是设计上的随便和不用心。

整个海报只用了两个主要的视觉符号,一个是电影节的奖杯,另一个是一棵枝叶繁茂的树。

都是唾手可得早就被用滥的符号,组合在一起想要传达的信息又是如此简单粗暴,没有任何创意的成分,没有含蓄迂回,当然更不会让人有所回味。

我印象里已经很少有国际电影节直接把奖杯作为主要元素印在海报上了。至于树,更是设计懒人最爱用的符号,因为它可以被赋予任何的意义,放在什么场合都适用。

中国很多地方电影节的海报都设计得很不错,世界各大国际电影节的海报里更是常常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佳作。

去年纽约电影节的海报我印象很深刻,是美国电影摄影师Ed Lachman和法国艺术家JR合作的作品。海报上一群观众手举导演大师们的眼睛,背后的寓意让人能自由想象。

和这些海报比较起来,北京电影节的海报的确像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异数。

用心做出来的东西也许不一定有美感,那是能力问题。但真正有美感的东西,一定是用脑用心做出来的,美需要用心经营。

再比如店招。街头琳琅满目的招牌霓虹原本是亚洲城市的特色风景,生动而有人间烟火气,好莱坞电影到亚洲拍摄,最爱拍的就是这样的街景。

即使只是普通小街上的普通小店,也经常能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招牌设计,不循规蹈矩的字体和颜色搭配里不经意间流露出店主的个性,也给城市增添了一点生活气息。

但现在很多城市开始流行统一店招,要求同一条街道上的所有店招从字体到颜色都保持高度一致。这股风气蔓延各大中小城市,我比较意外的是连上海都不能免俗。

看起来是很整齐,但它们是不美的,因为它们抹杀掉的恰恰是‌‌“用心‌‌”。

统一店招的出发点是希望店铺招牌在制作上有一定的规范,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街道更好看,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在实际操作里,对每个店招的逐一审核费时费力,可能还费力不讨好,所以干脆一刀切要求整齐划一,快速又高效。这是另一个因为懒惰而牺牲了审美的例子。

如果一定要做一个选择,相对于满大街整齐的店招,我更愿意接受杂乱无序,因为后者哪怕再难看再没有审美也是自由生长出来的。

或许,它们会在乱序中形成微妙的统一与和谐。也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缓慢地改善。

回到开头的话题,‌‌“低美感社会‌‌”其实并不可怕,因为社会会自然地进化生长。我希望的是那些掌管审美话语权的人,能够少一些傲慢和懒惰。

责任编辑: 江一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406/127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