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俗语“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后一句才是精华 却十人九不知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言道尽了书中的财富与爱情,其实书中又岂止这两样,人生的喜怒哀乐无不尽在书中,历史的沧海桑田也都跃然纸上。有时候我们读书往往只是将其当成我们寻找黄金屋的工具而忽略了书本中更加难能可贵的人情冷暖,古人讲究“传道授业解惑”,古人大多数的著作中都包含了导人向善的良苦用心,让原本冰冷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暖。尤其是民间老百姓的传统文化,没有附庸风雅和争名夺利,有的只是农村独有的淳朴与善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句俗语就是各类民间文化书籍中的常客,“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定然家喻户晓,然而这句话的精华确实鲜为人知的后半句。

这句话的出处最早是记载是在《济公李修缘》上,不过关于此话的来历还有两个说法。一说是明朝末年的破山禅师遇到强盗,强盗想要戏弄禅师就说只要他能破戒吃肉就放手下的人质,禅师无可奈何便与强盗立约后破戒吃了肉,强盗虽然凶狠到还守信,于是放了百姓。而禅师破戒前说的便是题中这句名言,一时传为美谈。另一个说法意思也是一样,只是传闻的和尚换了个人。当然,无论出处何来,但这句话能够流传至今且经久不衰,还是源于他深邃的内涵。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说的是只要心中真有佛,即使破戒吃肉喝酒也无妨,这里强调的是境界,是心中真有佛的境界。然而此话从流传至今便一直被一些假和尚当成了不守清规的挡箭牌,殊不知济公禅师的这句话所体现的正是济公的境界,又岂是凡人所能企及的。看过游本昌老师的《济公》都知道里面有很多情节都能生动形象的体现这句话的真谛,而近代高僧印光大师也曾在他的《文钞》中强调世人切莫随学表面行为,以免自欺欺人。

这句话之所以经常被人用来当成笑谈,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曾知晓的后半句。断章取义的习惯我们是古已有之,不得不说因此而贻笑大方徒增笑柄的情况也是所见不鲜。后一句说的是“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两句话的含义一目了然小编就不费唇舌了。

之所以喝酒吃肉是佛家大忌,这主要还是因为佛教的持戒、利他精神,这种情况下,酒肉则成了某些修身的世俗障碍。你我皆为凡人,在人间要做到只吃素是不可能的。空气中有无数的生命,但我们不能停止呼吸,植物稻米蔬菜等等虽然称之为素,却依然有生命,我们却不能缄之以口。“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水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如果对于佛法产生了兴趣,愿意修学,当下吃肉的生活习惯也并不影响皈依三宝与信仰佛教价值观。要知道佛陀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反对僧众吃肉,只要是信徒布施或是化缘得来的三净肉,皆可食用。尤其以前的出家人全是乞食,托钵化缘您怎么还能够要求施主一定要给素食?那样根本不合时宜。而且有的比丘生病了,需要补充营养,其他比丘会把自己化缘的肉类给生病的比丘食用。

直到自己决心按照佛教价值观实践人生的时候,酒肉自然也就成了需要逾越的障碍。此刻明知是障碍,却不能克服和规范它,修佛之路也就只能半途而废了。如果能克服种种障碍最终掌握佛教的真理,境界也就随之而升了,定力也就自然而有了。而济公活佛正是因为有相当高的佛法修为,才有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能耐。而这并不适合我们尝试,我们更应该正视后面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古今三千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830/1336102.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