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一带一路已经成为绝对热点的一个话题。确实,一带一路作为一个民族的战略,或者国家的战略,势必影响这一代和下一代的中国人,所以说作为任何一个中国人,理性思考、理性评判一带一路都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把一带一路上升为一个绝对正确的一个政治路线,或者成为一个中央绝对正确的决策方向的时候,反对的声音少了,理性思考的声音少了,几乎是不敢反对。近两年半来,因为我是长期研究印度,所以国内有一百多个论坛和高等院校都邀请我去参加关于一带一路的讲座。但在参加的过程,让我感到非常的恐慌,国内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学者,几乎没有理性思考一带一路,也不敢反对。
实际上作为一个如此重大的国家战略和民族战略,我们需要理性思考,需要有反对的声音,我们今天就从历史层面和比较层面来分析一带一路。我们把一带一路放在建国以来进行检验,我们知道建国至今,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主要进行了四个大战略,能称得上国家战略的无非四个:第一个是文化大革命,第二个改革开放,第三个计划生育,第四个就是现在的一带一路。
这四大战略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文化大革命和计划生育都是一言堂,中央提出来之后没有人敢反对,导致了民族灾难。改革开放看上去似乎是邓小平的一言堂,但实际上党内一直有左派和右派的争论,直到1992年,邓小平还是忌惮于左派的反对,进行了南巡讲话。
正因为像改革开放这样的战略,不断有党内的反对声音和争论,所以在不断的修正,所以说改革开放做的最为成功,文化大革命和计划生育,就是因为伟人的作用,导致整个民族不敢发对不敢争论,而导致了民族灾难。
所以说在当下,我们理性的思考一带一路,或者略有反对一带一路的声音,都是应该的。我们再从历史的长河中来看待一带一路,我们实际上需要思考的是,在这历史的过程中,为什么美国和日本不进行类似的一带一路的工程?因为任何一个大国在经济走向的过程中,需要国家工程基本背景都是相似的,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曾经也提出过类似的丝绸之路,日本也提出了南南合作,他们不是缺少资金,也不是没有战略需要,为什么不进行类似的工程?
确实,类似这样的工程,如果需要国家层面来进行,一定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说美国和日本进行类似的工程,都基本上停在政治口号上,而没有落到实处。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第一个我们需要厘清的是,一带一路到底是经济性议题还是政治性的?在我看来,他不就是一个经济工程吗?不就是一个国家主导的一个经济工程,既然是一个经济工程,那到至今为止,无论是媒体上还是科研资料上,全国没有任何一个专家学者明确的提出或着预判出一带一路到底要动用多少资金,因为经济工程我们必须要进行所谓的科学预算,必须要有投入产出来进行检验,那么既然是这么大的工程,全国上下居然没有任何一个专家学者提出一带一路到底要投入多少钱。
据我个人经验预判,我记得2016年我在印度参加一个高峰论坛时,万达集团的王健林面对着印度的财政部长,号称在未来的几年在印度北方的一个邦将投入4000亿美金。这样的一个民营企业,借助一带一路的工程都有可能在几年内投入4000亿美金,那意味着一带一路的工程兴起之后,无论从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中巴走廊看待,还是和哈萨克斯坦承诺的几百亿来看待,我保守的估计,在未来的三五年,我们每一年有可能会动用2万亿左右的资金来投入一带一路。
亚洲银行已经预测了整个亚洲未来十年内,每一年都有近万亿的基础设施的投入,近万亿的投入,至少有6000到8000亿需要中国的基础设施工程来承揽,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所以说最保守的估算,每一年中国可能动用2万亿美金左右。
我们每一年读的GDP总量才12万亿美金,那意味着一个国家工程我们即将动用20%以上的资金来做项目的总投资,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动用了国家GDP总量的20%,朝着一个单一的方向来做一件单一的事情的时候,如果事情效率不高,或者方向出现稍微的偏差,意味着这个民族和国家再也找不到另一股力量和另一种方式来拯救和修正如此庞大的行为。
所以这是我担忧的第一点。因为所动用的资金过于庞大,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因为它过于庞大,必然会导致没有第二股力量来修正和拯救,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一带一路在进行的过程中,实际向社会民众,或者整个社会,并没有充分讨论我们真正的动机和目的在哪里。
无论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说国务院提出的民心相通,但是外交措施上和政治措施上所要表达的意愿并不是一个民族经济工程,背后真正的动力,依我个人来看,之所以认为一带一路推行有他的必要性或正确性,无非是在以下几个不可告人也好,或者不愿意讲出的动机也好:第一个最大的动机,因为我们确实存在产能转移的巨大动力,国内的产能已经过剩,如果再不转移,肯定存在非常大的产业结构问题,这是第一大动力。
第二大动力,就是因为中国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一样,中国的金融资产是非常庞大的,有三十三万多亿的金融资产,美国才十七万亿美金的金融资产,日本才七万亿。中国有三十三万多亿的金融资产,而且是三十三万亿美元,这些金融资产如果不进行合理的投资和引导,很可能会形成笼中虎,对中国经济的运行会产生压力。
第三个方面很可能是,确实通过一带一路,把中国有优势的科技和技术力量,合理的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发挥,也为民族创造更大的利益。另外还有一点,通过一带一路能重新建立起来由中国所主导的世界金融体系。这恰如美国国务卿所讲的,哪个国家掌握了世界货币就等于掌握了整个世界。实际上从二战以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实际上整个世界的货币和金融体系,基本上是由美国人一票否决式的主导着。
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在世界GDP增长贡献中占30%到40%的一个大国,自然而然需要我们来主导和建立一定的金融和货币体系。
所以我认为以上四点我所感悟的,才是真正中国要推动一带一路的这样的一个意义所在。这样的一个意义所在,同时我们确实也需要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一带一路如果按这样的方式推行,长远而言,到底对我们有利还是不利?
我们知道计划生育在那样一个年代,马寅初作为一个人类学家提出来的计划有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且这些合理性和科学性仅仅是建立在静态的眼光来看待,如果说马寅初和毛泽东用动态科学的眼光来看待的话,如果认为粮食还可以增长,如果认为粮食还可以用国际化的手段向其他国家进口的话,那么计划生育完全没有必要,或者更进一步用科学眼光来看待。如果人口多,反而能刺激经济可持续发展,完全可认为计划生育是讨论不足,辩证不足。
发展眼光看待的错误,那我们把计划生育惨痛的教训,放到一带一路来进行思考,目前我们一带一路无论是通过国家银行还是国有企业,我们几乎在单一做一件事情,就是把钱投入到东南亚、南亚这一带的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似乎看上去,中国输出了高铁,输出了火电厂,输出了桥梁等等一系列的技术和产能,但实际上我们只要冷静思考,我们在做着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我们用中国的资金,帮这些竞争对手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知道中国的崛起是因为全球化、制造业产能的转移,才给中国这个民族带来一个飞跃式的崛起。
而中国当下经济结构的转型并不是很成功,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在未来的五到十年还是要依赖于制造业,之所以全世界的制造业,或者中国本土的制造业愿意把制造行业留在中国帮助中国经济发展,是因为相邻近的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我们相比较竞争而言,他们最大的不足和没有竞争力是因为他们基础设施不完善。
当下的中国,我们动用大笔的资金,帮助越南、菲律宾、印度,修好了道路,修好了电厂,修好了高铁,就意味着在未来三五年,因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工程,导致越南、菲律宾、印尼,包括非洲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完善了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那个时候把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印度印尼尼日利亚来进行比较,因为这些国家都基本民主转型了,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安宁的法治社会。
一个比较安宁的法治社会,劳动力又非常便宜,商务成本又不高,有没有高价的房地产的压力,同时他们又完善了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投资的制造业者而言,当然更愿意把他们所谓的制造业中心,从中国转移到那些发展中国家,因为那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于中国,社会环境好,基础设施好,又有庞大的潜在的大市场,在那一个时间点上,很可能一带一路的成功之日,就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一个竞争力的休止之日。
从我个人而言,我确实是非常的恐惧,或者说非常的恐慌,如果我们整个民族,没有理性的思考一带一路,没有用比较的思维来辩征地分析一带一路,而是盲目的鼓噪一带一路的对外走出去,很可能会造就一场类似于计划生育的民族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