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汽车世界 > 正文

为什么有的人一开车就会变路怒症

有一种说法,司机眼中只有2种人:1种是比我开得慢的菜鸟,1种是比我开得快的傻x。

其实这是一种路怒症的表现,但是也不能说有路怒症,就证明这个人素质很差,其实它是一种正常的身心表现。

开车本来就不是件开心的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拥堵的道路上面,本来就不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道路越挤,压力越大,路怒几率上升

美国心理学会有个论文说:“驾驶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人付出一定的精力才能维持得住,为了安全,人在开车的时候,一直是处于较为紧张的身体与精神状态,就成为一种压力的来源。”

换一句话说,道路越是拥挤,司机的压力感就会越强烈,发生攻击性驾驶或者路怒的几率也就会上升。

就好比暑假一开始的时候,大多数小朋友都过得很轻松愉快的,打水枪的,有郊游的,有得玩了。

但是一到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作业没做完的小朋友,就会越来越焦虑,然后就容易耍脾气,容易打打闹闹,这就是压力和愤怒的关联。

有的人开车不容易路怒,不是因为他没感受到压力,而是他压力的耐受能力强。

沟通不畅,加剧路怒

司机情绪传递被阻隔,容易产生误会

开车压力大是一方面,沟通不顺畅也会加剧路怒的,车子又没有表情的,车子上面又没有穿个超短裙,知道你是女生来让让你,对吧?

这也就阻断了司机之间的情绪传递,驾驶员没有办法感知到其他人的情绪,就会对别人的错误行为产生愤怒感了,误会。

举个例子,绿灯了,前面的车子怎么还没走?前面的有可能觉得比较抱歉,不好意思,但是这个“不好意思”,后面那台车子的人是不知道的,就激化了两者的矛盾了。

就好比冷暴力更伤人是一个道理,无法感知的情绪,天然就会让人感受到不安。

加拿大交通部有个数据,在受访的路怒症群体中,有30%以上的人表示曾经对其他的司机进行大喊或者是谩骂。

当别人选择不回应的时候,有额外2%左右的人,会选择对他人进行人身威胁,或者是毁坏对方车辆。

安全地表达歉意,可以降低路怒率

有个学者叫做Vanderbilt,他做了个社会实验,加塞别人,降下车窗,并向别人表达歉意,75%被加塞的车主会欣然同意加塞的。

你伸个手:“师傅让我一下,我赶个时间。”或者怎么样,一般也都让你塞进去。

换句话说了,开车的时候,用安全的方式向别人表达歉意,是可以降低路怒率的。

反一反,你表达不了,窗户也不摇下来,人家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叭」一下插到前面,加剧路怒症。

路怒症本身具有传染性

驾驶员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加剧路怒

开车的时候,其实我们开车的驾驶员受到外界的刺激,是会进一步恶化路怒情绪的,简单来说,路怒症是有传染性的。

路况拥堵,常常有司机不停地「哔哔哔哔」、「叭叭叭叭」在那边按喇叭,发泄个人的怒气,对吧?

但是噪音对于攻击性来说,也是一种刺激,听到喇叭的人也会产生攻击性,就会进入恶性循环了,越愤怒,越鸣笛,越鸣笛,越愤怒。

我们看美剧也好,电影也好,交通马路全部堵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此起彼伏的鸣喇叭的声音?就是这个道理。

不断增加的鸣笛,产生连锁反应

重庆理工大学《愤怒情绪对驾驶行为影响实验》的数据说,愤怒的人会比正常人的鸣笛倾向高241%。

这些增加的鸣笛,又会诱使其他的驾驶员的愤怒情绪上升,又产生连锁反应,增加路怒的人数。

就好比你在饭店吃饭,边上两个人打起来了,本来就会倒了你的胃口,好端端在这边享受美食,他们在那边打架,结果他打架的时候还波及到你,一口唾沫星子飞到你碗里面来了。

有些脾气不好的人桌子「啪」一拍,“你们在干什么!”说不定也就加入了战斗了。

这就是路怒症的传染效应。

身份认知差异导致情绪差异

乘客不容易产生路怒症

有的人开车就路怒,坐车的时候其实还是挺平静的,同样一台车子,同样一条路,也会有不同,其实也是有科学道理的。

《开车经济学》里面讲:“这是由身份认知差异造成的,在面对同一交通问题的时候,乘客往往比驾驶员的情绪更中立。”

“遇到恶意加塞、恶意慢行,乘客通常是不会有产生被冒犯的感觉,是因为觉得坐车子和车子没有太密切的关系。”

关系越密切,越容易产生共情反应

打个比方,好比都是用QQ聊天,你在网友群里面就为所欲为了,是吧?想发什么奇怪的表情包都是可以的,别人语言上面挑衅你,你也不会太在意,有可能觉得好笑或者怎么样。

因为你觉得你的网名和你没有密切的关系,发什么东西也都没有太大所谓的。

家庭群里,爸爸妈妈、姑姑婶婶、叔叔舅舅和你密切相关了,你发什么,别人@你,也会更容易地调动你的情绪。

这就是身份认知对司机产生的影响,直白地说,开车的时候,你下意识地认为车子是你身体的延伸。

别人加塞你,就好比排队的时候你被人家推了一把,插到你前面,你肯定也要生气的,就别说人家插到前面还踩你脚了,对不对?

坐车的时候就不是延伸了,交通工具坐在上面,就不会产生心里的“共情反应”了。

说白了,路怒症其实是不关乎素质的,是一个比较正常、常见的生理反应,我们要调节自己的情绪,让它尽量少地产生或者是不产生。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备胎说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1104/1364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