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肉体、意识、灵魂 哪个才是真实的你

为什么人在独处的时候就会偏爱没有生命的东西,树啦,河流啦,花朵啦;感到它们表达了自己;感到它们变成了自己;感到它们懂得了自己,或者其实它们就是自己;于是便感到一种不可理喻的柔情,就好像在怜惜自己。

这段话出自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独自赏景,见景如见本心。你用什么颜色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什么颜色,世界只不过是每个人内心的“折射”。相由心生,一个人脸相如此,而世间一切的物像皆是如此。你温暖了,世界也就明媚多姿了。

01

每一个伟大的诗人,心中都充满了大爱。

李白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写下了《赠汪伦》:

赠汪伦

[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是李白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李白陶醉在山西村民的人情风俗之美当中,有感于质朴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桃花潭的水,奔流不息,平常百姓或许习以为常,甚少注意到水的深浅。李白却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若不是心中有爱,岂能将友人对自己的情意与这绵绵潭水联想到一块呢?

诗人看万物总带着一份柔情,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有这样两句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人用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的凄凉,来衬托离别的伤感。就连春蚕、蜡烛这种不起眼的事物,都被诗人描写得如此悲戚。

02

罗曼•罗兰曾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诗人能睹物思情,其根源主要还是因为懂得生命的真谛不过就是爱与被爱。

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哲学家晚饭后往郊外散步,看见一个人在那儿伤心地哭泣,哲学家问其原因,那人回答:“失恋了。”哲学家听后连连抚掌大笑道:“糊涂啊糊涂!”失恋者停止哭泣,气愤地质问:“有学问就可以如此嘲笑愚弄别人吗?”

哲学家摇头道:“不是我取笑你,实在是你自己取笑自己啊。”见失恋者不解,哲学家接着解释说:“你如此伤心,可见你心中还是有爱的;既然你心中有爱,那对方就必定无爱,不然你们又何必分手?而爱在你这边,你并没有失去爱,只不过失去一个不爱你的人,这又有何伤心呢?我看你还是回家去睡觉吧,该哭的应该是那个人,她不仅失去了你,还失去了心中的爱,多可悲啊。”

失恋者破涕为笑,恨自己连这浅显的道理都没看透,向哲学家鞠了一个躬,转身离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中有爱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失去一个人,固然是痛苦的,但是,没有了爱的能力,才是最可悲的。其实,爱与被爱究竟谁更幸福,因人而异。只是,需要记住的是,爱人者先要自爱,才有可能被爱,而被爱者,当懂惜福!

03

道德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认为“人”由下面三种要素构成:

第一:肉身,即承载生命的身体。身体需要的养料来自食物和水,能量来自呼吸、阳光。

第二:意识,包含思想和心智。一个人不断探索世界,不断学习,从而形成自己的阅历和见识。

第三:灵魂。那个真正经过无数道轮回,经历了多少世肉身的灵魂。每个灵魂是独一无二的,灵魂才是真正的你。

普希金曾说过,“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以内心的宁静作为基本特征。”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取决于你灵魂的自由度和心灵的丰盈感。所谓灵魂的自由,就是控不住的想象力,缚不住的桀骜灵魂,是对自由的向往。对世事保持敬畏,但不惧畏,顺从本心,不活给别人看,勇敢做自己。而心灵的丰盈感主要来源于爱。

爱是一种能量,能够在生灵之间流动。实质上的爱有着广泛的范畴,而非狭隘的“男女之爱”。比如,同性之爱;比如,人与宠物之间的感情;比如,对山川河流的热爱。万物有灵,有灵的地方,就有爱这种能量在流动。爱己,是能量的自我循环,流向自己;爱人,是能量给予他人。爱只有流动的时候,才会体现能效,才会滋养我们的灵魂。

从我们呱呱落地那刻起,我们就在父母的爱中滋养长大,母亲的爱抚、拥抱、喂哺,给了我们最初的安全感。待我们长大一点,就开始得到朋友的爱。我们会愿意把玩具、零食分享给自己的小伙伴,慢慢的学会把爱传递他人。待我们再长大一些,我们就开始经历初恋、失恋、结婚生子甚至离婚等等,爱情让我们变得脆弱敏感也让我们懂得什么叫责任和付出。

人之所以畏惧死亡,是因为牵挂着自己所爱之人和爱己之人。

04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5种需求是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在变化的:

在0~2岁的幼儿期,最基本的需求是心理需求;在2-7岁,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出现,社交需求开始萌芽;7-12岁,社交需求加强,尊重需求开始觉醒;12-20岁,家的功能被削弱,尊重需求强烈,自我实现需求觉醒。

在这5种人类需求中,“爱与归属感”是基石。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曾经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分析后发现:

在家里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如果父母从小经常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让他感到自己不被人认可,不被人爱,他的心理需求就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一旦产生自卑心理,安全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

在国外,曾有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对出生3个月及以上的小猴子采取跟母猴隔离喂养,后期小猴子会表现出极其异常的行为模式,如抓咬自己、不停摇摆、撕扯自己的头发,或蜷缩一团,或用胳膊遮住自己的头等。

虽然实验对象是猴子,但是这些行为表现跟自闭症儿童非常类似。

对于人类而言,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强调,婴儿依恋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与婴儿的交往方式。而依恋关系将会影响到每个人的恋爱关系发展。

当一个人没有了爱和归属感,他(她)将会感到孤独,无助,空虚,寂寞,郁郁寡欢。

爱的力量有时候可以改变人的一生。《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且身体有缺陷,但阿甘的妈妈却坚定地告诉他:“你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你和其他人没有区别。”

阿甘的妈妈就像是他人生征程上的指明灯,指引他以一个“傻子”的智商,活出了正常人都活不出的精彩人生。可以说,没有他的母亲,也就没有阿甘的成就。

再反观影片里面的珍妮,父爱的缺失,让她从小活在痛苦和自卑之中。面对父亲的毒打和性侵,她只能跑,跑得远远的。她一直在逃避,不敢面对阿甘的爱,也不敢直视自己的内心。

阿甘和珍妮截然不同的人生,让我再次想起了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那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结尾:

生命最可贵的应该就是爱与被爱。《活着》的福贵,一次次的在经受着命运的打击,先是父亲的离去,再是母亲的离去,之后又是自己的两个孩子、妻子、女婿、孙子。即便亲人的死亡在轮番上演,即便那深深的痛一道道划烂了他的心房,但是他依旧选择和老牛做伴活了下来。因为心中有爱的人,他的灵魂是高尚的。

福贵被抓壮丁两年后归来,看到自己的妻子家珍,看到自己的姑娘和儿子,一定是满心热泪——人在家就在,爱在家就在!这个世界上的道理也罢,规律也罢就像宇宙一样是冷冰冰的,没有温度的,但是我们却时常可以感受到温暖,这种温暖就是彼此的爱摩擦而成的。人类文明最光辉璀璨的东西,如道义、亲情、爱情、友情等皆因爱而生的。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隽溪的后花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226/141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