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对比 > 正文

王光明:爱国与出国 傲慢与偏见的隔壁

—兼答复高、冯两位同学

作者:

“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

“如果你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你就应当为了国际革命而牺牲自己的一切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这正是小私有者的经济生活条件造成的一种情感。”

“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特别巨大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困难,就是它不得不经过一个同爱国主义断然决裂的时期。”

“工人阶级没有祖国。”

查一下百度百科,定义是: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显然,它门槛没那么高,没那么神秘或神圣。

三、出国

出国了就是不爱乡爱国。移民了,更是可耻,甚至是汉奸。这就是你们的基本逻辑。

首先,狗不嫌家贫之类的鸡汤,三十多年前我就喝过(电影《牧马人》的台词,对吧?)。但是,人不是狗,乡土也不是狗窝。人要进取,社会要发展,有人财物的流动才有源头活水。一辈子待在英山,对外界缺乏了解,这不是过错,但以此就觉得自己具有了对离乡离土者的道德优越感,就有点可笑了。如果这个逻辑成立,你们这些从乡下进了县城的公家人,见了固守乡下的老邻居,也该低人一头。如果英山的人都不出去,外面的人也不进来,物流资金流都断掉,那将不是岁月静好,而是岁月难熬(看看疫情下的封锁),甚至退回刀耕火种!

大而言之,近代以来,中国的每一个进步(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改革开放、加入WTO)都有外来因素的推动,否则,我们还留着长辫子呢。你们信仰的马列主义,也是波罗的海边上冬宫的一声炮响送过来的,而不是土生土长的,不是吗?

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以居住地来给人贴标签(汉奸这样的词也能用上,够神经错乱的)是没有意义的。且不说红二、三代有多少人在国外,也不要说大家牵挂的、被誉为民族英雄的孟晚舟也定居海外,就只说我们这样的国际性企业,在海外办公是再普通不过了。侨居海外的国人对国家的纳税和其他贡献,不一定比你少。

远的不说,前不久疫情爆发,是海外华人买空了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口罩和防护用品,寄回国内,支持抗疫。我们黄冈中学北美校友会、清华大学南加校友会、清华企业家协会北美分会等等都在行动,出钱出力,义不容辞。他们怎么就是汉奸呢?

其次,站在民族发展的角度,向海外移民不仅可以为母国带回资金、技术和其他的好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拓展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昔时,靠着向外移民,大不列颠从英伦三岛变成了日不落帝国。今天,不需要战争、不需要殖民,只需要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华人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难道不是华族的荣光和张力的体现?

美国是谁的?是世界人的!越南人来了,菲律宾人来了,老墨来了,穆斯林也来了,华人为什么不能来?现在美国只有500万华人,不到2%。如果是两三千万华人,是什么景象?如果是五千万华人,中美还可能打战吗?

举个例子,川普前些日子一直说“中国病毒”,中国抗议也没用。为什么后来改口了?因素很多,据说直接原因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和太太赵小兰(交通部长),做了工作。这就是软实力。

就我而言,英山几十万人,有你们服务桑梓,我离开大别山有什么不好?我在中国生活了50余年,换个活法,在异国他乡重启一种生活,有什么不对?生命就是一种经历,我没有觉得愧疚于谁。用佛系的话说,你在也好,不在也好,故土都在那里,不多不少!埃隆.马斯克都在探索太空移民,为人类的未来备份;你们却还在山里诅骂出国的人。今夕是何夕?一条腿跨进了微信和5G时代,一条腿还在扶清灭洋的义和团梦境中,这裤裆扯得有点大吧?

四、家国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国家是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先有家后有国,而不是相反。所谓家国情怀,也是家在前,国在后。就是说,对个人来讲,家优先国,是基本人伦;否则国就没有意义。当然,这里不排除特殊时候、特定人物,舍小家为大家。那是一种升华的精神境界,不是常态,不能强迫大家都高尚。

冯同学你外公在运动中被枪决、爷爷被关押,你真的不知道对还是不对吗?如果是一种向组织的表态我能理解;如果你真的觉得对,我得说你是不肖子孙。

没有人说,因为家庭的不幸经历就要对国家有仇。当然可以跟历史和解,也应该放眼未来。但起码要对历史有价值的判断、对错的辨析以及制度的反思,吸取教训警示后人,从而避免悲剧的重演,而不应该简单地选择遗忘或者糊里糊涂。

芳芳日记一直说追责,一些人就不舒服,似乎触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可是毛泽东讲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没有追责,如何惩前、如何毖后?再来一次灾难,岂不死灰复燃?列宁还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没有记性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所以,就家国而言,冯同学你50多岁了,起码应该搞清楚你外公被处决是对,还是不对!否则,如何面对先人?如果缺少历史背景作判断,建议你去读一下芳芳的《软埋》,那也是一部争议很大的作品。我是从中听到了历史的回声。

最后,就这场争论,王老师和舒老师曾旁敲侧击,循循善诱,希望你们多读点书,知书达礼/理,不要一根筋。遗憾的是,你们似乎油盐不进、感觉良好。就胸怀和视野,两位恩师足以再做我们二十年的老师。做学生的,还是谦逊一点好。行文至此,我题目说的傲慢与偏见的隔壁住着谁,你们应该也猜到了。希望你们不要进去作伴。谢谢。

2020、3、31于南加州

责任编辑: 李广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405/143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