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瑞典建立新的“思想审查”机构!真实的脑控手术为何获得诺贝尔奖?

欧洲之声昨天爆出一个消息:瑞典政府正建立一个新的机构,目的是监测和打击针对该国人民的心理行动——重要的是其检测的范围不仅来自其他国家针对瑞典的负面信息,而是来自瑞典国内的…“政治不正确消息”,而且公文中出现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修辞……

这件事的源头是19世纪一位美国建筑工人惹出来的,他叫盖格,在工地上被一根飞速下坠的钢管穿透了大脑……神奇滴是,他竟然活了下来,而且

自从他出院,他的个性变得非常好了,人们发现这位建筑工人变得温文尔雅、与人为善,此案极大地启发了富有想象力的欧美医生们。原来,盖格丢失了左额叶,就能变成个绅士……是不是可以发明一种手术…让人变成顺民?

著名医学禽兽莫尼斯弗瑞曼先是在实验中切除了猴子的部分大脑额叶,发现这些灵长类动物变得反应迟钝,记忆衰退,温柔冷漠,思维不再活跃。

这难道不是缔造“理想国”的绝佳机会么?莫尼斯和弗瑞曼认为任何统治者都喜欢这样的草民,于是……

早期接受这种手术的受害者

1935年11月,莫尼斯先生,开始进行人体实验。他把抓来的“精神病人”(不听话的人)推进手术室,强行摘除额叶;

第一位受到这种手术摧残的是一位性格冲动和思想偏激的女士,莫尼斯先用麻醉和点击让她失去了知觉,然后,

莫尼斯在受害人头颅两侧各钻一个小孔。并往小孔内倾倒高浓度酒精溶液,破坏前额叶和丘脑之间的神经纤维。他用此法把一位脾气坏坏的女人变成了听话又温柔的人,不过似乎这位患者已经彻底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你让她做什么都顺着你;

手术给患者留下了随时恶心呕吐的后遗症,但欧洲与美国医学界依然一片欢呼……

从第8位病人开始,莫尼斯不再采用酒精进行操作,他担心后遗症是酒精引起的,所以,又想出了一种更为残忍的“空心针”方案。将空心针插入大脑额叶位置,针的顶部会伸出尖锐的导丝,来回滑动破坏前额叶的神经连接,再吸出额叶组织……据说,至少70%的“精神病人”在手术后变得“听话”了;

1945年,弗瑞曼医生又改良了莫尼斯的手术方式,发明了一种更为残忍的“铁锥穿眼法”,将这种洗脑手术“发扬光大”了。

他用锋利的铁锥从上眼窝敲入人的大脑中,然后左右滑动破坏大脑的额叶,只需10分钟,一个性格不好的人就成了听话的傀儡。

弗瑞曼医生的手术总是有很多的医生护士过来围观和学习,他的现场教学生动有趣……这也导致受害者越来越多;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种残忍的迫害手术很快遍布整个美国,就连街边小诊所都在做,直到1950年左右,美国有2万人被抓去进行过这种手术。

手术实施对象的门槛也一降再降,从狂躁症患者到焦虑症,再到忧郁症,再到脾气不好的小朋友,就连性取向有问题的人也被列入其中,最后沦为只要给钱就可以做手术,彻底泛滥后,甚至成了继母收拾小孩的宝典。

受害人变多后,很多名人家庭也卷入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妹妹,罗斯玛丽·肯尼迪

罗斯玛丽出生时因脑缺氧导致一定智力障碍,20岁时还突然大叫,出现暴力倾向;肯尼迪的父亲让弗瑞曼医生亲自操刀,为自己女儿进行割除手术。

然而,这场手术的效果适得其反,罗斯玛丽的智商变得比之前更低,仅相当于2岁孩子,语言能力也受损,更糟的是她终身无法自理,只能在轮椅上过完余生,被送入疗养院等死成了这个政治家族的弃子。这也成了后来好莱坞电影的原型……

西医界最荒谬的场面出现了,明明99%患者都被证明术后没有获得健全的人格,很多人甚至成了彻底的残疾,就在媒体纷纷报道手术惨剧的同时,1949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却把当年大奖颁给了它,获得诺奖成了这种残忍手术宣传的最大卖点,狂热的人们纷纷把自己的亲人、朋友推向手术室……

一个又一个悲惨的病例出现在美国。而美国医生们推陈出新,开始研发更多改良手术,花样翻新地摘除大脑额叶制造脑残……

1970年,美国出现了个别州立法禁止额叶切除手术的情况,理由是手术太残忍。后来越来越多的州开始立法禁止……这导致曾经赚的盆满钵满的医生们反复抗议,但也没有办法…

1980年,新一代的摧毁大脑额叶的“化学疗法”在美国全境兴起,医生们再一次陷入兴奋与高潮;哪怕不用手术,打一针也能让你丧失原有的人格……

2005年,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案例,一名曾在50年代接受弗瑞曼额叶切除术的男子上了电视,他说,当年是由于继母觉得他“不听话”,不愿意上床睡觉,而把他绑去做的手术,这个经历,让该名男子受到终身创伤,但看起来负面影响不太大,因为他当时年岁太小,大脑恢复了一些……

至于那些永远失去神志的人们,连站出来伸冤的可能都没有了呢。请注意,这种“疗法”在美国各地依然活跃。瑞典诺贝尔奖的“威武”依然在威胁着许多无辜者的生命……

责任编辑: 宁成月  来源:星系花园秘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529/145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