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上海滩最后的大小姐 活到112岁的复旦校花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在观者如堵的人群中,默默倾慕绝代佳人的男生,即便到了皓首苍颜之时,仍记得令他们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84号”,当年的复旦大学校花——严幼韵。

1980年,45岁的杨雪兰从纽约回到上海。在胡同里,她遇到一位耄耋老人。

当他听说眼前这个与严幼韵气质颇为神似的女子就是她的女儿时,老人竟激动不已:

“你是‘84号’的女儿?啊,你母亲当年可是全上海大学生的偶像呐!我们天天站在学校的门口,就是为了一睹她的芳容。看到能兴奋一整天!”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在观者如堵的人群中,默默倾慕绝代佳人的男生,即便到了皓首苍颜之时,仍记得令他们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84号”,当年的复旦大学校花——严幼韵。

▲严幼韵

哪怕往事如烟,夕阳残照,她却永远是他们记忆中不曾凋零的“爱的花”。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尚在起步之中。1925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总数只有3万多人,而能进大学的女生更是凤毛麟角。严氏三姐妹却以优异的成绩先后考入了高等学府。

▲严家三姐妹,彩韵(中)、莲韵(右)和幼韵(左)

严幼韵的家世,应该从她的祖父严信厚说起。严信厚是近现代赫赫有名的实业家,他一生致力于民族工商业、金融业的兴办,号称“宁波商帮第一人”。

“虎父无犬子”,严幼韵的父亲严子均不仅从祖辈那里继承了煊赫的家业,此外,他自己还是轮船招商局、上海自来水公司、源通官银号等多家公司的董事,是一名叱咤上海滩的成功商人。

1927年,作为严家最优秀的女儿,22岁的严幼韵从上海沪江大学转入复旦大学攻读学业。

那是复旦大学有史以来第一次招收女生。

开学第一天,潇洒飘逸的严幼韵就自己开着小车来报名。香车美人,风姿绰约,很快,严幼韵就成为复旦大学一道最炫目的风景线。

▲严幼韵和她的小汽车

严幼韵不仅娉婷有致,端庄典雅,而且毫无名门之女的骄纵跋扈,当时很多男生都偷偷地爱着她。因为有人不知道她的名字,一些男生就按照她的“84号”车牌,将英语“eighty four”读成上海话“爱的花”。

由于父亲开设的老九章绸布庄里的各种衣料随她挑选,因此严幼韵每天都要换一身旗袍,而这些愈发衬托出她“窈窕世无双”的美服,都是裁缝为她量身定制。

在那个年代,家世与美貌,得其一者,已为翘楚,但严幼韵系出名门,却内外兼修,在复旦短短两年,就修习了整整135个学分。

在复旦校园,她是多少男生心中仰之弥高的“明月光”,但她却有自己明确的择偶标准:

“能让我心仪的男子,必须成熟、富有才华且兴趣相投,至于财富倒不重要。只要是嫁给心仪的人,我严幼韵甚至愿意出去工作,赚钱养家!”

多少人都以为这不过是她天真的“诳语”,但多年后她的人生轨迹,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在复旦大学的一次舞会上,严幼韵认识了杨光泩。

杨光泩出生于湖州丝绸商的家庭,长得一表人才,并无纨绔子弟之气。192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获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

杨光泩虽然是博士毕业,但绝不是兴趣匮乏的书呆子。作为年轻的外交官,他的网球打得好,舞技也一流。

▲杨光泩

同样优秀的人,总是能在人群中识别出相似的气场。

当他们在舞池翩翩起舞,成为全场为之惊羡的一对璧人时,便隐隐地勾勒出来了他们未来幸福的图景。

1929年9月6日,两人在上海久负盛名的大华饭店举行了婚礼。

婚礼由当时的外交部长王正廷主持,嘉宾如云,多达上千人参加,经媒体报道后,轰动全城,成为多年后老上海人仍津津乐道的谈资。

一年后,严幼韵随丈夫前往欧洲履职,从此,她开始了自己长达10多年的外交官夫人生涯。

▲杨光泩与严幼韵的婚礼

抗战爆发后,杨光泩出任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杨光泩不仅具有满腔的爱国热情,而且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他很快成了马尼拉十余万华侨的领袖人物。在当地华侨的大力支持下,领事馆将募集到的1200万比索,全部汇往国内支援抗战。

严幼韵则与丈夫遥相呼应,默契配合,成了当地妇女界抗战救国运动的发起者,率领当地华侨妇女为前线将士捐献各种急救物质。

她带头参加各种义卖活动,还组织妇女们深入工厂、商场、街道募捐。她们的努力卓有成效——从1940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他们募集的款项是以往募捐总额的10倍。

1942年,日军占领了马尼拉。在此之前,美国驻远东部队的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建议杨光泩一家跟他们一起撤离到澳大利亚避难。

杨光泩认为自己代表着国家,使命在肩,理应保护好十余万华侨,因此大敌当前,不能临阵脱逃。于是,他谢绝了麦克阿瑟的好意,率领领事馆全体官员留下来。

▲严幼韵与杨光泩一家五口

1942年1月,日军进入马尼拉,抓捕了身为中国驻菲律宾总领事的杨光泩和其他七位官员。

3个月后,包括杨光泩在内的8位中国领事被秘密枪杀。

因丈夫下落不明,严幼韵毅然决然选择留在硝烟弥漫,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战役区,带着三个女儿继续苦等丈夫的归来。

▲杨光泩烈士墓

而更难的是,战火纷飞之下,很多房子都被没收和查封,物质极度匮乏,领事馆的太太和孩子们,不仅失去了人生的顶梁柱和安身立命之所,而且三餐难继,朝不保夕,她们在走投无路之下纷纷投靠严幼韵。

因为丈夫杨光泩的身份和地位,严幼韵自然也被当成了六七户落难人家的主心骨。

她从一个五口之家的家庭主妇,一下子变成四十多口家庭的大家长。

她也从曾经养尊处优的上海大小姐,一下子变成了似乎无所不能的女豪杰。她承担起照顾、安抚其他外交官妻儿的重任。

▲严幼韵与杨光泩在马尼拉

没有生活供给,她就亲自带领这支家眷队伍去种菜、种豆、养鸡、养鸭、养猪、挖水井、腌咸菜、学习做肥皂……为躲避战机轰炸,有一次她们在防空洞里藏了三天。更要命的是,战争中她们被迫不断地搬家、逃难。

但在她后来的自传《一百零九个春天:我的故事》中,她并没有详细描绘那时的流离失所和恐惧悲伤,也许,用她自己的话来讲,“我似乎屏蔽了关于那些可怕日子的细节回忆”。

当战争的阴霾渐渐散去,这个几十口的大家庭又有了弹钢琴和打桥牌的声音。她的二女儿杨雪兰回忆说,“母亲是润滑剂,大家都爱她。我小时候没感到什么痛苦,只有爱。”

后来,年逾百岁的严幼韵在谈到马尼拉这段日子时,感慨万千:“现在回过来看,当时的我们确实非常勇敢!尽管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丈夫生死如何,非常担忧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的命运也完全无法确定,但我们直面生活、勇往直前。”

1945年,战争结束,日军败退。

原来被誉为“东方明珠”的马尼拉已被轰炸成惨不忍睹的废墟。

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严幼韵曾带着大大小小的几十号人穿梭往来,躲避着随时可能发生的轰炸和枪弹的袭击,最终,竟然奇迹般地保全了这个临时组建的大家庭中所有人的生命。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624/1468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