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戴耀廷:恶法时代的生存之道

作者:

香港这个恶法时代,人的自由再没保障,且每一刻都会有被恶法吞噬的危险。人不单再不能说一些当权者已划为政治红线的东西,更因当权者能任意及不断地转移这条红线,人当刻也不能肯定一些本在红线以外的,会否突然被划入红线之内,故为求自保,只能自我噤声。甚至拒绝说一些当权者想听到的话,也可能入罪,令人连沉默也不可以。在这样的恶法时代,人可以怎样自处存活?

阳奉阴违

一些港人仍受中国文化影响,或会参照中国人传统的求生之道。中国数千年历史,绝大部分都是恶法时代,故中国人应付恶法自有一套,那就是阳奉阴违。这反映中国人的务实文化,“阳奉”是表面地会依足当权者的要求,做他要人民做的事,讲他想听见的话,因此连当权者也以为专制政权是得到人民全面拥护的。

不排除很多人,因专制统治掌控着意识形态工具,在潜移默化下,是真心拥护专制统治的。但仍有人,不想被当权者打压,不知旁边的人的真实想法,为求自保,表面做着与其他人一样的事,和说着一样的话,但他们心底里,其实对当权者有着种种不满。这些人在恶法时代的求生之道,重点是阴违。

奉行阳奉阴违的人,他们未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价值和良心,但为了自保,被迫表面做一套,但在暗里,在安全的情况下,他们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会做一些抗衡专制的事。他们不能知道其他人是否也抱着这种心态,故只能自己独自过着一种两面人的生活。对外,他们必须表现得与当权者所要求的一套相符,但私底下,却会想方法仍去做一些良心要他们做的事。

初想到阳奉阴违这种求生之道,会不能理解为何人不能堂堂正正去反对当权者。但当亲身感受到威权的压迫时,我能体谅这种态度背后的无奈但仍有的执着。他们大可顺应大势,阳奉之余未必要阴违,但他们坚持阴违,那表示起码仍没有放弃。即使他们是悲观的,未必能看得见出路,但总还是想方法去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他们会等候时机,若看见大局有变,就会“出柜”,当下就只能相对被动地等候那一刻的来临。

以真相对抗谎言

另一种态度就是以真相对抗谎言,这是捷克前总统哈维尔在《无权力者的权力》一书中所倡议的。他认为人要本着自己的良知,主动在生活中,真诚地用真相去反驳专制统治者在社会内所散播的各种各样的谎言。

谎言是专制政权重要的统治手段,但当权者要这样做,是因他们也知道真相是会令统治变得困难,故必须以谎言去把压制人的威权手段包装起来,使它们变得合理,令一些懒于思考或惯受指挥的人,甘愿接受专制的统治而不反抗。

以真相对抗谎言,就是在生活中,拒绝说一些当权者要人们说的谎话,不肯为专制统治服务,不让威权能继续箝制人,而是把自己真诚所信的说出来、活出来,揭破专制统治者的谎话。这起码令当权者不能那么容易去欺骗其他人,更进而能唤醒他们。

但在专制统治下要以真相对抗谎言,是要付上极大个人代价的。当权者对所有拒绝服从的人,即使他们未曾组织什么具体的反抗行为,只要坚持说真话,本身就是一种颠覆行为。因此,他们必会承受猛烈的打压,连亲友也可能受累。所以在专制统治下要活出真相,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

创意反抗

在阳奉阴违与以真相对抗谎言之间,是否有另一种应对威权的方法呢?能否既不用说谎但又不用冒上太大的风险呢?我想还可以运用无限创意,把当权者不想我们说的话,或要我们说的话,以另类的方法表达出来。我们也可以用创意的行为,做当权者不准我们做的事,不去做他强制我们做的事。

当权者不准人民叫某些口号,我们可以只是举起一张白纸,别人也能知道由白纸所透出来的政治信息。当权者或许可以因口号内的政治信息而禁止它,但只是一张白纸,那是难以找出一个理由去禁止。

警察可以不准市民上街游行以人数去向当权者施压,但人们可以在各区的民间票站排队投票,以另一种方式和平聚集,同样能展现人数的力量,并通过民间投票来表达大家对专制统治者的意见。因意见是由很多人一起表达出来的,没有一个人的意见会被单独地突显出来,故风险由众多人一起分摊,令每一个人都能承受得到。

当然当权者可以不计后果,连这些隐晦的创意抗争也要打压,杀鸡儆猴,打击当中一些人,希望能吓倒其他人不敢再去挑战政权。但他们这样做,只会激起更多人起来反抗,一些本来甘于被骗的人,也可能被这样无理的做法唤醒,即使不会主动去反抗当权者,至少会采用阳奉阴违的方法来反对政权。

在香港当前的恶法时代,有人选择用阳奉阴违,有人以真相对抗谎言,也有人实践创意抗争,我想都是可以的。我们每一个人,只要能守住自己的良心,判断可以承受多少的风险,以不同的行动,或明或暗,或显或隐,但怎也要令专制的当权者不能那么容易剥夺人民的自由及尊严。

用什么方法去面对恶法,是每一个人的个人选择,我都会体谅及尊重。

作者是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明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717/147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