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对比 > 正文

习近平为何一再要求李克强“摆正自己的位置”?

我们《夜话中南海》专栏本周一刊登和播出《李克强口中的“量力而行”指的是国力还是习近平的能力?》一文之后,有外界相关报道引述中国问题专家的观点说:7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讲话中提及,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做什么事情要尽力而为。这是李克强意有所指,因为习近平上台以来到处大撒币,在全世界大手大脚,“李克强这话讲出来,(中共)官场的人都听得很明白,他是指谁,当然习近平也听明白是在指谁,这个矛盾他们已经公开化了。”

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中共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擦去额头的汗滴

外界的相关报道中还引述了大陆独立媒体评论人吴特的观点,说是现在习近平已经大权独揽,而李克强倾向于市场化的经济思路与习近平不符,两人的路线之争已经开始逐步发展为权力斗争。首先是习近平搞了一堆小组(后来变成委员会)架空了李克强,再到后来李克强不断揭中共经济老底打脸习近平,两人的分裂甚至决裂已经不可避免,这将使中南海的权斗更加复杂化。未来一旦出现变局,估计习李会各自做出不同行动,加速中共政权的分崩离析。

如上分析内容出自标题为《习李矛盾公开化中共政权加速分崩离析》的报道文章。文章说,最近中共政权遭到以美国特朗普总统为首的西方世界共同的抵制与出击,甚至特朗普已经下令72小时内关闭休斯顿中领馆。而中南海最高层,习近平与李克强的矛盾日趋公开化。

悉尼科技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冯崇义教授接受该报道文章的记者采访表示,其实中南海最高层习近平、李克强的矛盾,从武汉肺炎爆发出来之后就已经公开化了,“一有解释会议就互相打脸,互相我一拳你一脚,互相不买账。”

文章中列举的“习李矛盾公开化”的例证之一是,几乎20天没在新闻联播露面的习近平星期二(21日)召开北京企业家座谈会,汪洋、韩正出席,但管经济的中共总理李克强没有出席。不少评论认为,两人在经济问题上有严重分歧。

冯崇义分析说:武汉疫情时,习近平一度给李克强唯一一个“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头衔。李克强当了小组长,疫情开始出现能够控制的势头后,习近平开始露面讲他亲自布署、亲自指挥,也就打脸了李克强,他这个小组长也不起作用,后面所有的管理疫情的事情再也没有李这个小组长的份儿。

由于习近平19大上废除任期制,他要终身制,“因此现在开始要想二十大的事情,那就要到处去讲他实现经济的小康计划。而李克强是直接主导经济的,他对数字很敏感,所以他知道这个任务根本就完不成,哪怕你做假也完不成,这是很丢脸的事情。”

对中共政权的高层运作程序那怕就是略知一二的人士都应该知道,其实即使是在当年的胡耀邦赵紫阳时代,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是时任国务院总理主持起草,最终也是要由他的口中宣读。但在此之前,必须是要先在政治局常委会上得到“通过”的。所以冯崇义先生分析说,虽然在政府报告里面没有可能写进令习近平不满的内容,但李克强就用记者会的机会去打习近平的脸,称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不到一千元。这里就跟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整体目标、今年要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样硬性的指标不一致了。李克强认为,习近平的目标根本就做不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给他(习近平)难堪了,相当于直接打他的脸。

冯崇义分析说:“中国的经济目前并没有具体数据披露出来,从常识来看非常困难。但是现在越困难就越加强控制,他们越担心社会有民众的反抗,包括在香港等很多地方。不是因为经济出问题让步、放松管制,让社会有活力,完全是倒行逆施。“经济越困难,越强化党的领导、越强化公安干警这些力量来镇压。”

冯崇义认为:因为按照中国这几十年来的分工,具体经济事务应该都是总理的工作范围,由总理来具体操作。但现在金融问题全部是归刘鹤管,具体工作订的工业指标及一些指标的编制,是由胡春华还有其他人来分摊,没有李克强的份儿。李克强是当时胡锦涛培养的接班人,但后来成为废子,本身也是最窝囊的一个总理。

说起李克强当年本是胡锦涛培养的接班人,这里当然说的是总书记,也就是中共政权一把手的接班人。笔者在本专栏的上篇文章里已经介绍过了,“仅仅从李克强和习近平进入中央委员会的时间来看,习近平确实是相对于李克强的‘后来居上’”。

记得二零零七年秋中共十七大上,习近平和李克强双双直接从上届普通中央委员直接跃升进入政治局常委会后,有 大陆网站上的公开文章中煞有介事地分析说,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人在考虑习近平和李克强谁正谁负的时候,一定是考虑了他们的学历和业务专长。习近平是马列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李克强是经济学博士,所以习近平被安排为总书记接班人,李克强被安排了总理接班人。

笔者不排除十七大召开前的江泽民、曾庆红和胡锦涛三人一同讨论所谓“第五代接班梯队”主要人选时,也考虑到了习近平和李克强两人不同的“专业优势”,但所谓的马列“学”博士和经济学博士之间的“专业”区别,肯定不是最终令习近平力克李克强的决定性因素。

记得中共十七大召开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即二零零七年年中前后,在外界舆论大都已经相信习近平和李克强均会成为第五接班梯队的主要人选的前提下,虽然习近平已经被安排在上海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对党内党外单彰显他的“更为重要”,但仍然有 大陆网友坚信,因为胡锦涛是在任总书记,所以总书记接班人选肯定应该是李克强而不是习近平。有网友调侃说:李克强的名字起得好,“克强”的意思就是习近平再“强”,也会被李克强“克”掉。

2019年3月15日,中共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闭幕。图为习近平与李克强。

十七届一中全会开过之后,也许还是同一位网友又大发感慨说:李克强最终“败”就“败”在他的名字上了,“克强”两个字太显张扬......。

有兴趣的读者和听众,可以比较一下李克强及习近平的早期政坛履历。比李克强年长两岁的习近平当年插队时的入党时间也比李克强早两年,在农村出任“党的基层干部”的时间也比李克强早两年。

接下来,因为李克强还在领导整个大队的农民百姓“战天斗地”的文革中后期,习近平已经成了清华的“工农兵学员”;而李克强则是一九七八年初才入学的“恢复高考制度”之后的七七级北大生,由此决定了李克强还在北京大学读本科期间,习近平从一九七九年夏天开始即已经穿上军装,成为副营级秘书。

但是,习近平在早期中共政坛履历上的官位级别高于同时期李克强的时间大约只持续了两年多一点,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事实上,就在习近平一九七九年夏天凭一纸清华大学工农兵学员的“结业证”就穿上了四个兜的军装,直接成为副营级秘书之前,李克强就已经是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了。学生会负责人虽然和大队党支书一样不能对应某一个“党政军级别”,但却是重要的“干部苗子”--尤其是在当年刚刚提出干部“四化”,即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和革命化的时代里。

接下来,也就是习近平继续他的副营级军委秘书生涯的一九八二年初,李克强即已经被正式明确为正处级待遇的北京大学团委书记--相当于军队的正团级,同时还是共青团中央常委。

一九八三年初,李克强又晋升为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兼全国学联秘书长,被中组部明确为正司局级,相当于军队的正师级。而此时的习近平,刚刚晋级为正营级。

一九八三年年中开始,李克强又当选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级别仍然是正司局级。

一九八五年,李克强再次晋升,出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期间于1991.09-1991.11进入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完成进修后被中组部明确为副部长级,相当于军队的副军级和地方的副省级。

一九九二年中共十四大召开前夜,李克强被内定在次年五月正式接替团中央第一书记职务,因此而名列十四届中央委员候选人。与此同时,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宋德福则已经被内定将在十四大后转任中组部第一副部长兼国家人事部部长。

至于当时李克强在十四大中委预选过程中落选,只是因为自胡耀邦倒台之后,以王震为代表的一批党内元老就一直明里暗里给团系中青年干部暗中使绊,再加上中共当局事先并未向党代表们通报李克强即将出任团中央一把手的信息,许多党代表们便对中央委员候选人名单上出现两个团中央代表心生不满。

在中央委员预选过程中李克强出了意外之后,李克强的名字还是可以进入候补中央委员候选名单的。但当时的赵紫阳,以及乔石和胡启立三人商量过后,决定不安排李克强进入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名单,变通措施就是安排他在次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出任一届全国人大常委,随被明确为正部长级。

而此时的习近平则是担任着福建省的地师级,也就是中央机关的正司局级职务。

一九九三年五月,李克强被正式宣布为团中央第一书记。当年年底,远在福建的习近平被宣布为福建省省委常委,开始享受副省部级待遇。

一九九七年十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李克强顺利成为中央委员,次年即交出团中央第一书记职位,平调为河南省省长。而习近平继续留在福建省的副省级位置上原地踏步,一直到一九九九年底晋升为福建省代省长。从此,习近平和李克强在党内和行政级别上一直都是平起平坐,一直到二零一二年十月的中共十七大上分出伯仲。

综上所述,事实上相比于比自己年长两岁的习近平,李克强当年被中共高层看在眼里的所谓“比选优势”,首先是担任正省部级职务的时间较习近平长了七年;其次是李克强进中委的时间比习近平早了一届。如果不是一九九二年中共十四大上落选中委后只好转任全国人大常委,李克强担任中央委员的资历应该比习近平早了整整十年。这可能就是习近平当上总书记之后,在党内会议上一再要求李克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的原因之一。

至于习近平在十五大上,为何会成为当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得票最少的一个?是我们下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之一。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726/148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