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工作职业 > 正文

人在职场 镇定自若的气度是这样练成的

作者: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下班的时候,突然接到新的工作任务,你很烦躁,但是不敢拒绝工作,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工作中遇到了麻烦事情,感觉气不打一处来,却不得不忍住脾气,只能靠自己去解决问题。

你的工作,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常常手忙脚乱。事情多的时候,你很想辞职不干了。你还常常想要创业,自己当老板。

如果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总有一些同事,默默无闻地工作,并且从来不急。他是如何做到“以不变应对万变”的?他的工作方式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人在职场,镇定自若的气度,需要像以下这样去练成。

01

“事情是做不完的”,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逃避工作。

我常常听同事说:“把这件事做完,我就可以好好休息一阵子了。”

事实上,我所有的同事,都没有好好休息一阵子,顶多是休息一两天。因为你把这件事做完了,紧接着下一件事又来了,甚至这件事还没有做完,下一件事就已经在等候了。

任何一个单位,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如果你以为自己把近期的事情做完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你从思想上就放松了自己,无形之中就会拒绝下一阶段的工作。

能做到镇定自若的人,从来不会逃避工作,觉得工作做不完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比方说,在一个企业里,如果一段时间都无所事事,证明这个企业的效益在滑坡,大家都有失业的可能。

02

“被动就会挨打”,与其被人推着走,不如主动去工作。

我小时候去放牛,我一手拉着牵牛的绳子,怕牛跑远了,追不上。客观来说,我牵着牛在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在牵牛的同时,牛也牵住了我。一条绳索,把我和牛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谁都不能活得自由自在。

在工作中,如果你把工作当成烦恼的事情,你反而会被工作推着走,被同事赶着走,总是动弹不得。

聪明的人,不会被人推着走,而是主动往前走,把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很多单位的工作,是有规律的,你可以预见性工作,提前做好准备。一旦工作任务来了,自己早就心中有数了,根本就不要急。

03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慢工出细活

你在工作中,也许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几件事同时要你去做,你不知道到底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你还想尽快把工作做完,结果慌乱之中,越来越忙,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有些人,工作的效率很高,但是他工作的速度不快。你认真观察他的工作情况,你会发现他很擅长控制工作节奏,做任何事情都有计划,并且能够想到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

不要以为大大咧咧就可以把工作做好,如果你忽视了工作的细节,往往会功亏一篑,不得不从头再来,工作效率越来越低。

比方说,你要做一个数据表,你把所有的数据都倒入到表格中了,结果因为一两个数据出错了,导致总数不对,你不得不花很大的功夫去倒查。如果你一开始就做得很细,那么一次性就成功了。

动作快,不如动作细,慢慢来反而会做得更好一些。一件简单的工作,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马虎不得。

能够做到镇定自若的人,有“快刀斩乱麻”的本领,也有“磨洋工”的功夫。

04

“天无绝人之路”,学会用心思考,总会找到出路。

你有没有遇到自己做不了的工作?你遇到了棘手的事情,你是推给别人去做,还是自己亲自去做?很多人,一开始就在“拒绝工作”。

昨天下午,同事老李对我说:“我看这样吧,你帮我把月总结做好,我请你吃饭。”

我说:“你上个月做了不少事情,总结应该很好写啊。”

老李说:“不是写我的工作总结,是整个销售部的工作总结要我来写。我从来都没有写过,我怎么办啊?”

一句“我怎么办”,体现了老李的畏难情绪。如果他要写好这份总结,先要看一看销售部过去的总结,然后弄清楚上个月的工作情况,再列好提纲,整理一下思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是老李不愿意动脑筋,急得团团转。

很多工作,看起来很难,但是你摸索到了门道,就很简单了。勤于思考的人,往往能掌握大局,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能够游刃有余,心中有谱。

05

“靠谁不如靠自己”,学会不依靠别人,很重要。

单位上的同事,按理说应该互相协作,不能互相拆台。可事实告诉你,人与人相处,都是利益联盟,每个人都会有私心,多考虑自己的利益,不会考虑别人的利益。

在人事变动的时候,同事之间的竞争最激烈,每个人都想往上走,去更好的岗位。竞争是常态,互相协作往往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事情。

最可怕的是,遇到了暗中捣鬼的同事,把你的工作弄得一塌糊涂,让你在单位上没有好的形象,失去竞争的机会。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你不要指望同事变成朋友、家人,同事就是同事,是和你竞争的对手,离开单位之后,就是熟悉的陌生人。

当你摆脱了依靠别人的思维模式,你会发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会很有干劲,精神状态会很好。

人在职场,练成镇定自若的气度,既要工作能力强,更要心态好,理顺关系。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腾讯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1202/152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