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的背后,凝结着家庭成员相互间的关爱,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家庭团结和睦。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变迁,年节的味道越来越淡了。
小时候,孩子们盼过节过年,很大程度上希望能吃到好吃的,穿上新衣服,很多愿望也只能在年节去实现,这样的年节也就充满了期待,饱含美好的记忆。
对家长而言,在那个物质贫乏的时代,平时无法满足孩子的欲望,到了年节,无论如何,一定要和平时不一样,比平时过得好一点,给孩子一些惊喜,满足孩子的一些愿望。
和过去相比,现在不仅能够吃饱穿暖,还能根据个性吃出花样穿出花样,即便在平时,也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而这在以前,可能要攒上一年甚至几年的旅费才有可能成行,无疑,这次旅行也就成为家庭中的大事,成为孩子永久的美好回忆。
因此,妈妈常说,现在可以说是天天在过年。自然,年节的味道也就越来越淡了。
伴随年节味道一起消失的,还有过年过节的仪式感。
正如那首儿歌里所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些关于过年的风俗,关于各地的风土人情,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迁徙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以及都市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等等因素的影响,变得越来越被人们淡忘了。
随之淡去的,是那些维系当地人情怀的,维系亲人朋友的情感与文化。
这些曾经的风俗,曾经的礼节,牵连着那一辈人的乡愁与记忆,打上了情感的烙印。
这些礼节,以及与礼节相关联的仪式,其实是一种文化的符号,一种链接人与人之间情感认同与归属感的纽带。
身处现代化的都市,我们无从也不必重拾曾经的乡土礼仪,但也需要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归属,增强孩子们与家庭、与社区、与族群的情感链接。
因此,培养孩子的仪式感,仍然十分必要。
出差回来给孩子带上一份礼物,在家庭成员的生日、重要纪念日、重要的年节,乃至家庭成员人生中重要的时刻一起聚会、庆祝或纪念,互赠礼物,互致祝福,等等,都能营造一种仪式感,增进相互间的美好情感,让人充满期待与感动。
仪式感的背后,凝结着家庭成员相互间的关爱,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家庭团结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