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掌掴市政府秘书长翟伟栋事件不断发酵。(网络图合成)正体简体
这几天,中共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掌掴市政府秘书长翟伟栋的丑闻轰动了整个大陆舆论界,从普通大陆网民到官媒都在议论这事。议论的焦点多是权力的傲慢与嚣张。不过依我看,这桩丑闻曝光的不仅是“一把手”的官威,同时也把中共官场的等级与特权展现在了公众的眼前。
翟伟栋妻子在举报材料中说,11月11日早晨,翟伟栋像往常一样,和其他市领导在机关餐厅角落吃早餐。对中共官场有所了解的人一看就知道,她说的这个“机关餐厅角落”其实不是真正的角落,而是供市领导吃饭的小餐厅。从之后张战伟质问翟伟栋“你是副市长吗?你是不是把自己当成市领导了?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吃饭?”可以看出,这个小餐厅是专供副市长以上级别的官员吃饭的。
如果哪位看官对此感到吃惊,那就说明了他太缺见识了。在中国大陆,各级中共机关食堂其实普遍都设有专供领导吃饭的小餐厅,济源市委市政府机关食堂只是其中的一个罢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这不,一位在机关食堂吃了十几年饭的公务员在网上发了一篇题为“机关食堂那些事儿”的文章,透露了一些秘辛。
文章说,现在的机关都是政治机关,政治机关要讲政治,政治机关的食堂,自然也要讲政治。
什么是机关食堂的政治?上下有别。大灶中灶小灶,这可是延安时期传下来的优良传统。书记吃啥,常委吃啥,其他干部吃啥,那都是有讲究的,不能乱了规矩。
机关食堂,虽然不比延安时期那样等级分明,但是政治规矩还是不能丢。这个政治规矩,体现在饭食、用餐时间以及座位上。
作者以自己所在的机关食堂举例说:“别的单位我不知道,我们单位一把手的饭食是单独做的。副厅级干部,当然应该享受吃独食的待遇。不光饭食单独做,他的菜下锅时间也得把握好。
领导工作繁忙,用餐时间难以固定,他没吃饭,办公室主任也不能吃,得守在他的办公室外面,瞅着领导的工作快要完了,马上给厨师头儿发个微信:开始炒菜!等一把手起身移驾,第二条微信发给厨师头儿:领导下楼!厨师头儿得在食堂门口瞅着,待领导一落座,刚出锅的饭菜就端到领导面前,有菜有汤还有酒。后来上级要求工作日禁酒,估计领导有一段时间很不习惯。”
不仅领导的饭菜是专供的,连他们的餐具放哪都是有讲究的。
“机关食堂都是公务员自备不锈钢餐具,墙边有碗柜,每人一个小格放着,小格的门上贴著名字。贴名字可有讲究,按姓氏笔画?那可不行!得讲政治。
按说,分配碗柜是办公室的事情,派个副主任就能做了。你想得太简单了!
办公室主任得请示政治部,让政治部拿方案。政治部要当做一件大事来办,可千万不能排错了。首先是主席台上那些人按座次分配,接着是副县级干部,副县级干部有十几个呢,得查档案,看他们任职副县级的时间先后,同一年任职的,再看资历,工龄呀什么的,工龄相同的,再看什么时候到本单位来的。接着给中层干部分配小格子,也得查档案,按照排位的各项指标决定碗柜的位次。
去年,我们单位一把手退二线了,新的一把手来了,他的餐具放哪里成了难题。总不能把老领导的餐具给扔出去呀!重新排座次?把老领导排第二?老领导不高兴,单位二把手也会有意见。办公室主任与政治部主任商量了半天,最后拿出一个解决方案:买一个新碗柜,摆在原来碗柜的左边,第一个小格子放一把手的餐具,其余的小格子空着。”
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洗碗。
作者说:“领导们身负重任,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洗碗这样的琐事上面。以前,我们单位的领导都有公车,有司机,他们的碗都是司机给洗的。一把手的司机五十大几的人了,仍然每天给他洗碗。司机吃完了不能走,得待在食堂里,领导吃完了,碗筷一搁,司机连忙收去洗,洗净了抹干,轻轻放进领导的小格子。
有一回,一把手吃完了,司机饭没吃完,一个副职的司机抢着把碗洗了,事后正司机严肃批评了副司机:“领导的碗是你洗的?不讲规矩!”后来,中央严格了公车规矩,领导们取消了专车,也就没有了司机,谁给他们洗碗哩?
这个重要任务落在了食堂的女师傅身上。
领导们吃完了,把碗筷送洗碗池的案板上走人,女师傅打扫卫生之前,把领导的碗洗净放进碗柜。有几个领导不讲规矩,自己洗碗。幸亏他们这样,要是个个领导讲规矩,女师傅会把领导们的碗弄混的。”
作者又说,“有一回,我到食堂晚了点,女师傅告诉他没菜了。他说:‘腌菜就行。’还开玩笑地说:‘我小时候那年月,这么好的白米饭,这么多油的腌菜,只能在梦里吃到哩。’
可就当他津津有味的就着腌菜吃饭时,有几个领导进来了,女师傅拿出一小盆菜分给他们,有鱼有肉有蛋有菜。作者心想:‘我只是一个中层干部,怎敢跟领导攀比?’”
估计类似这样的见闻和经历,是凡在机关食堂吃饭的公务员都能写出许多。
中共官员号称是“人民公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可他们吃饭有专门的餐厅,碗筷有专门的地方按等级摆放,碗有专门人的洗,别的腐败就不说了,就光这些,他们还能算人民公仆吗?还可能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要我说,不是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得全心全意服务于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