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港府拟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生 医护界担心日后将中门大开

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长马仲仪认为,新增的委员会未必能为香港医疗水准把关。香港电台图片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周四(4日)在立法会答问大会宣布,有意立法引入合资格「非本地培训医生」来港执业。事隔一天,饮食界议员、自由党张宇人亦提出私人条例草案,建议政府进一步放宽门槛,包括输入非本地培训医生不限于香港永久性居民,外地毕业的港人,或港人子女医科生可回港实习等。有医生忧虑,香港医疗水准将会下降。

林郑月娥在会上披露,有关立法有三大重点,引入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必须是香港永久居民、申请人须在认可的非本地医学院毕业,并在当地获得医生注册资格或专科注册,日后须在一段时间内在香港公营医院执业,不能直接私人执业。

有别于过往港府以「海外医生」表述,林郑月娥在大会多次以「非本地培训医生」简述新机制。她声称,香港公营医疗系统人手不足「已是不争事实」,即使现阶段增加医科生学额,亦因训练需时等因素,未能即时解决问题。

这次港府制订的「认可外地医学院」,方向与新加坡类似,不过根据新加坡法例,卫生部长在谘询新加坡医务委员会后可才修改认可医学院名单,但根据香港食衞局周四晚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则建议在医委会外另立一个新的委员会,决定甚麽院校才是「认可外地医学院」。

根据政府文件,新的委员会成员包括卫生署署长、医管局行政总裁、医委会主席、医学专科学院主席、两间医学院院长及政府委任的其他成员,现有机制中的选举代表则一律删除,包括医学会选举代表、医生全民产生代表,以及病人组织业外委员等。也就是说,政府将直接跳过医委会机制,掌有决定哪些外地医学院能列入认可名单的大权。

身兼医委会委员的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长马仲仪认为,新增的委员会未必能为香港医疗水准把关,看不到这个机制如何能有效挑选特别适合香港医疗前线工作的外地医生,亦不信任委员会著重挑选可应付前线工作的医生。

马仲仪说:可能医学院的大学教授会选择一些科研成就比较高的大学,借此吸纳他日能够帮他们做科研的医生。卫生署可能想吸纳做公共行政的医生,甚至可能使香港公共卫生政策越来越国内化,他们或者想找在这方面的医生。但这些不是我们説的人手不足、门诊等很久(的问题)。

中国医生考香港执业试成绩强差人意新机制却允许免试执业

另一个关注点,在于新机制变相允许中国及各地医生无需经过执业试,便能够拥有在港执业资格,外界担心新机制或拉低香港医疗水准。

记者翻查医委会近年的执业资格试资料,发现中国医生的合格率偏低,仅得约1成半至两成,大幅落后于英、美、加、澳考生的四至六成,而在有关医学英语技能水平的测试上,中国考生的合格率处于五成至九成范围。

医学生:新机制或造成医生与医生、病人之间的不信任

正在公营医院实习的医学生Alex(化名)认为,新机制对香港本地医学生不公,担心新机制允许中国或其他地区医生免试执业,或增加医生与医生之间的摩擦,及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不信任。

Alex说:中国医生的水平比较参差,水平或者和香港医生不相符。可能香港和中国培训出来的医生,会因为能力差异的问题而带来摩擦和不信任,始终医生都要讲求合作。病人也是,他们都会担心中国医生未必是最好的,医生和病人的关係可能会越来越差。

对于未来的前景,Alex有意在公营医院继续执业,不过坦言自己对前途并不乐观,表示新机制会为自己带来挑战,「即使工作量可减少,但始终要学习如何和外地医生沟通,因为他们不是由香港医疗架构培训出来,我日后可能又要对病人,又要教他们」。

张宇人倡更低门槛陈沛然斥是政治决定

与此同时,张宇人于周五就《医生注册条例》提出议员法案,则建议赋权食衞局局长「认可」水平不低于「执业资格考试」,或本地医科毕业生水平的外地颁授之医科资格;容许取得该等资格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或永久性居民的子女,毕业后可回港实习,享有与本地医科毕业生同样的免试执业路径。另外,他建议在卫生署,医管局或两间大学工作的外地注册医生,连续受僱不短于五年后,可免考执业试,取得正式香港执业资格。

医学界议员陈沛然表明,对有关修例感到失望,陈沛然指出,医生在这一年十分努力抗疫,「根据过往经验,每次倾呢样嘢,都会引起唔同社会讨论,或政治风波,这是一个政治决定。」他要求修例要举行公听会。

陈沛然又指出,医生注册考试的成立是由于97年香港回归,质疑修例后免试,「係咪去返97前的情况?」他指出,过去在有限度注册下,多数海外医生会选择在大学工作,不会到公立医院最「爆煲」的地方,「在现实环境上,(修例)帮唔到我哋」「希望政府听清楚,我哋想要啲乜嘢……政府用咁大动作,改一个行之有效的考试制度,不知道对未来的医疗水平带来多大影响,可能係会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206/1553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