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陈思敏:北大方正破产重整 清华紫光恐步后尘

作者:
一个北大方正一个清华紫光,戳破中国高科技自主的梦话,紫光如果破产重整,将意味着国内芯片制造业崩溃。众所周知,不论高校还是校企一把手是党委书记,说到底不是资本无序扩张,而是权力垄断不正当牟利。

北大方正破产重整正式落定,成为另一个海航。与此同时,清华紫光债务危机持续扩大。*正体简体

习近平在去年第四季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布署今年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严防资本无序扩张引发金融危机。在曾经剽悍的海航资本落幕之后,现在受瞩目的是高校系资本中的航母──北大方正、清华紫光。

1月29日,北大方正集团发布公告称,最终确定由中国平安、珠海华发、深圳市特发集团组成的联合体为方正集团重整投资者。北大方正2019年爆发债务违约,2020年开始走上破产重整之路。相关债权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1月18日,债权人共有725家申报了736笔债权,债权规模达人民币2347.34亿元。

北大方正破产重整正式落定,成为另一个海航。与此同时,清华紫光债务危机持续扩大。

2月2日,紫光集团发布公告称,集团全资境外子公司紫光芯盛20亿美元债实质性违约。这一次,已经是紫光系债券连续第5个月公告未能清偿到期债务。也就是自去年10月以来,紫光集团月月公告境内外债齐违约。事实上,紫光去年宣布放弃赎回一到期应赎回的10亿元永续债,就是在向外界表明“没钱了”。统计数据显示,紫光集团已经有2100亿负债,母公司清华控股也有3400亿负债,母子双双债务压顶,2021年又是紫光的偿债高峰,如果紫光“半导体国家队”“绑架”无效,接下来会是大概率步方正后尘走向破产重整。

其实从方正和紫光的资本图谱来看,方正和紫光更像是“披著名校光环的资本大鳄”,玩的就是拚命举债疯狂收购。

方正和紫光旗下运营着数个大型综合性集团,这些集团控股参股五花八门的各类企业和A股H股上市公司。在产业领域利用资本之力疯狂扫货之外,方正和紫光的资本大举涉足房地产,充当开发商,北大方正旗下北大资源荣登“2019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紫光系曾斥资超过300亿元圈地4500亩等等,被指即便在专业产业地产商群体中,能有这样真实规模的也绝对是凤毛麟角。

事实上,北大和清华作为国内顶级高校的双子星,创办的校企是国内IT产业最早的参与者,两大高校校企的起步与定位都是高科技公司。

北大方正前身是1986年创办的北京大学理科新技术公司,1992年12月正式更名为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从公开报导可知,2000年后,北大方正开始爆发严重的财务危机、管理混乱、产权侵占等丑闻。如2001年底2002年初,北大方正财务账上已经资不抵债,净资产为负8000万。彼时账目报表曾“漏记”价值一亿多的一块香港房产。2001年至2004年改制过程中,时任北大方正执行总裁李友等多名高层,将北大方正2002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审计值由20.69亿元人民币,降至只有8029万元人民币。李友等人更在2015年卷入令计划案与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腐败案。

紫光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1993年改组为清华紫光总公司。公开报导显示,1997年,紫光打包了一系列公司取名清华同方并成功上市,是中国第一家校办上市公司。1999年,紫光再度打包了名下一系列庞杂业务并上市,即紫光股份。自此紫光热衷登陆股市。2000年之后,紫光的业务陷入了多元化的泥潭,阵脚大乱的紫光江河日下。遂于2003年成立了清华控股,把清华大学所有的企业都整合一起后改名紫光集团。近年紫光的“并购狂”被指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最后,看看网上对方正和紫光的一些评价:两大高校校企资本市场如鱼得水,却没有成为任何一个领域的龙头。校企自己都搞成这个样子,谁再去北大、清华上MBA?一个北大方正一个清华紫光,戳破中国高科技自主的梦话,紫光如果破产重整,将意味着国内芯片制造业崩溃。众所周知,不论高校还是校企一把手是党委书记,说到底不是资本无序扩张,而是权力垄断不正当牟利。境内外债齐违约,国际信誉毁得一塌糊涂。诚信尽失,这样的企业还怎么重整?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206/155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