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你陪我长大,我伴你终老:你有多久没回家了?

前几天做梦,梦见家人团聚,父母还是年轻时的模样。

醒来,才想起来有一阵子没去看他们了。

记忆中的父亲依然那么年轻,神采飞扬,工作能力强,是我心中的榜样。

我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把父亲当作唯一的偶像,我所有的问题他都能给我满意的答案。

他工作一直很忙,事业心也强,但是只要我有学习上的难题或者生活、工作中的烦恼,他都会尽量抽出时间帮我解答、给我安慰。

之后我越走越远,与父母最多一年见一次面。

在我心里,父亲永远是精神抖擞,干劲十足的。

最近这些日子,我才终于意识到,父亲老了。

他走路不再风风火火,把我跟妈妈远远地甩在后面。

现在,他虽然经常提议出去转转,可是没走几步,就需要找个椅子,坐下来休息,而且往往坐在那里就睡着了。

兜兜转转,远走的我们又回到了小时候的城市,与父母不再远隔千里。

可是,我也不像以前那样愿意跟父母聊家常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不耐烦。

也许是生活的琐事,孩子的成长,身体的不适,疫情与世界的动荡,让我经常充满了焦虑。

上了年纪的父亲,经常在亲友群发一些养生的文章,或者一些观点片面的帖子,我感到与父母可聊的话题越来越少了。

一个周五的晚上,电话铃响了。

我因为着凉有点儿头疼,正百无聊赖地坐沙发上看《乘风破浪的姐姐》。

听筒里传来老爸的声音:

“在干什么呢?吃晚饭了吗?”

我瞟了一眼手机,已经八点了,晚饭早吃完了。

因为我正看节目在兴头上,突然被电话打断,心里有点儿不爽,于是没好气地说:

“都几点了还不吃晚饭?!”

老爸沉默了一会儿,“哦”了一声。

然后声音似乎轻了些,继续说:

“姑娘啊,我的手机不知道怎么搞的,微信突然没有了。”

我一听就有点儿生气,他把微信莫名其妙搞没有都好几次了。

“您是不是把微信删了?”

“我什么都没动呀。今天早上一开机就找不到了。我鼓捣了一天也没搞好,要是我自己能搞好,就不给你打电话了。”

老爸说话的口气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我耐着性子让他去下载微信,然后重新登陆。过了几分钟,他微信下载好了,但是密码想不起来了。

“我都告诉过您好几次了,让您把密码记下来,您就是不听。”

“我记下来了,记一个本上了,可那个本子找不到了。人老了,记性不好了。”

一辈子不服输的老爸,终于承认他老了,记性不好了。

而且要强的他,一定是折腾了一天,实在没办法了,才不得不给我打电话。

我忍不住有点心酸,态度也缓和了一些。按照我电话中的指导,老爸终于重新登陆微信了,开心得像个孩子。

他怕我继续不耐烦,赶紧说:

“不打扰你了。”

就挂断了电话。

电话刚挂掉没五分钟又响了,我问:

“又怎么了?”

这回是妈妈,她问我是不是感冒头疼了,她说老爸刚才听出我的声音有点儿沙哑、说话有气无力的。

我说有点儿着凉,她嘱咐我多喝水,早点儿睡觉,别熬夜。我敷衍了几句,希望继续看节目。

这些关心的话,他们常常说,我都习以为常了。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门铃响了,居然是老爸。

他手里提着一个袋子,里面都是药。

昨天晚上他打电话时知道我感冒头疼,猜测我家里多半没有药,所以一直不放心,一大早就去药店买了好几盒感冒药,还有疏通血管的药,一股脑儿地全交给我。

因为一大早就起来,赶路,买药,爬楼,他一进门一直在喘,气息急促,我赶紧让他坐下来歇歇,给他沏杯茶润润喉。

天气冷了,他穿一件长长的大衣,没有穿羽绒服。

他说因为疫情,每次出门如临大敌,回家一定会把外套洗了、消毒,防止新冠传染。

他和妈妈年纪大了,尽量少出门,减少传染的几率,这样也让我们少操心一些。

可是这样的大冷天,父母还是惦记着我的身体,特地过来给我送药。

妈妈腿不好,不能多走路,所以就在楼下等着,只有爸爸一个人上来了。

我坚持送老爸下楼。

在凛冽的寒风里,老两口步履蹒跚地走着,他们的身体不再硬朗,背微微有些驼,白发在风中起舞。

我忽然觉得很内疚,比起父母给予我的关心和爱护,我给他们的太少了。

我虽然隔三差五地买些东西去看望他们,每次人在父母身边,心里却惦记着孩子,又怕堵车,总是匆匆忙忙的,待不了多久就走了。

每次去,我都能感觉到父母特别开心。

他们提前烧好好吃的饭菜,一边不停地给我夹菜,一边又说控制体重很重要,我体会着他们左右为难的爱。

每次离开,父母撑着门,直到电梯来了,电梯门关上了,还在冲我挥手,就像我小时候离家上学时,父母冲我挥手一样。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是无私的,无论我对他们多么地不耐烦,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自己的孩子,给我们无私的帮助,为我们遮风避雨。

我们初学走路时,一遍遍地摔倒,父母从来不怕麻烦,总是不厌其烦地陪我们练,鼓励我们越走越远。

我们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次学汉语拼音,第一次写字,第一次学自行车,无数个第一次,都有父母陪伴左右,耐心细致,谆谆教诲,宽慰鼓励。

我们渐渐长大了,羽翼丰满,进入社会,成家立业,为人父母。

时光在身后飞逝,不经意地一转头,发现爸爸、妈妈,头发白了,背驼了,走路慢了,眼花了,记性差了。

我们忽然不再以他们为榜样和骄傲,觉得他们的知识与技能不再适应现代社会了,看世界的眼光落伍了。

以前我们特别依赖他们,现在他们开始越来越依赖我们。

生命就是如此轮回吧。

我们柔弱的时候,父母给了我们温暖的家的港湾。

他们现在老了,体力、精力大不如前了,该是我们反哺回报的时候了。

其实,父母的恩情如何能回报得完呢?

大家都说爱是下行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可是孩子对父母的爱,却是十分有限的,斤斤计较的。

我们为人父母后,虽然终于切实体会了那句“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可是我们下意识地认为孩子是柔弱的,需要我们坚强的翅膀给予他们更多的保护。

可是,年迈的父母不是也渐渐变成了渴望我们呵护关心的老小孩了吗?

他们自从退休后,就慢慢与社会渐行渐远了。

有一句话说出了衰老的本质:

衰老就是不断地失去。

失去了清晰的视力,所以老花了;

失去了正常的听力,所以耳背了;

牙齿不断脱落,啃不了排骨、咬不动牛排,开始吃软软的饭菜了;

记忆力慢慢衰退,只记得我们儿时的美好,对眼前事转眼就忘;

说过的话常常不记得了,会反复唠叨,让我们不耐烦。

他们的知识结构还停留在过去,经常拿“老话儿”教育我们。

尤其是现在科技发展太快了,移动互联网方便了年轻一代,却让父母渐渐失去了独立生活能力,不敢独自出门了。

最重大的失去,恐怕是他们对社会的价值,感觉不到被其他人依赖和需要。

这也许是衰老对老年人最大的打击吧。

他们渐渐被边缘化,与世界最紧密的联系大概就是儿女了。

他们不求我们给他们买好吃的,他们的肠胃已经消化不了太多东西了。也不求我们给他们钱,给他们买贵重的东西。

父母最在意的是儿女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关爱和理解:

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一起吃吃饭。

听他们说说过去,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他们觉得自己依然被人需要,被儿女尊重,这就够了。

我闺蜜的哥哥长期在国外生活,只有夏天假期的时候才回国探亲。

有一次她跟我抱怨她的哥哥太不懂事了,让她父母很失落。

原来只有三周的探亲,被她哥哥排得满满当当的,除了下飞机那天晚上,在家跟父母吃了顿团圆饭,第二天就带着全家去云南旅游去了,一去就是十天。

父母觉得他们平时工作紧张,出去旅游可以放松一下,也挺好的,也没有太在意,不过心心念念地盼着他们旅游回来。

好不容易,哥哥一家风尘仆仆地回来了,父母觉得总算可以一家人坐在一起话话家常了。

谁知她哥哥天天早出晚归,参加不完的同学聚会,聊不完的业务和各种话题,每天快半夜才回家。

她哥哥每天神采飞扬,父母却越来越沉默,越来越落寞。

分手的日子到了,全家又吃了一次团圆饭。

整整三周的探亲,她哥哥要么去欣赏自然美景,要么与同学朋友畅聊、自嗨,完全忽略了父母,唯一分给父母的就是两顿饭的时间。

以前,闺蜜的父母以这个哥哥为荣,在邻居朋友面前经常自豪地夸赞她这位哥哥。

可是这一次例外了,她爸爸自言自语地说:

“他们这哪儿是探亲啊,就是回国旅游来了。”

听得闺蜜心里好难过啊。

也许,她哥哥觉得平时经常与父母视频聊天,也不在乎这一天两天面对面的团聚。

可是,时光一去不复返,年迈的父母真的不是来日方长啊。

他们还能与父母有多少个这样难得的假期团聚呢?

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必有衣锦还乡的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是啊,可是,人们都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如果你的父母双亲还健在,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吧。

不要嫌弃他们老了,动作慢了,理解力差了,人爱叨唠了,见识没我们广了。

我们小时候,稚嫩柔弱,是父母以极大的耐心和爱,引领着我们成长,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小时候,我们依赖父母的呵护,现在,父母老了,需要我们的关心与爱护。

我们也有苍老的那一天,呵护、尊重、理解年迈的父母,就是关爱年老的我们自己。

让父母无私的爱传承下去。

“子欲养而亲尚在”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让我们抓住这宝贵的幸福吧!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山月铺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209/155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