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牛年再现三大“灰犀牛” 经济神话变笑话

—牛年再现三大“灰犀牛”

作者:
正如国内有位学者说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盘点这些年爆雷的例子,其创始人无一不是毕业于北大、清华等国内顶级学府。包括前不久爆雷的北大方正和清华紫光等校企。所有P2P平台的运转模式,也都逃不出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

中共病毒重创中国经济,民众收入锐减。图为2020年2月5日空荡荡的北京街景。(GREG BAKER/AFP)正体简体

2020年,在百年未遇的武汉肺炎疫情冲击下,大陆官方依然高调宣布,中国经济首次迈入百万亿元大关,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还声称在2028年就可以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曾几何时,“赶英超美”还是一句可望而不可及的狂热政治口号,如今却似乎变得触手可及,唾手可得。

然而,中共党媒的话音未落,便半路蹿出三大“灰犀牛”。一是深圳市最大P2P平台、空手套白狼的小牛在线被以“集资诈骗罪”立案调查;二是“千年大计”雄安新区概念板块龙头股、千亿开发商华夏幸福爆雷;三是跻身世界五百强、中国排名第二位的民营企业海航集团宣布破产重整,经济神话也就变成了笑话。

1.小牛资本:“放牛娃”撞上“灰犀牛”

2021年1月27日,深圳南山警方称,因涉嫌“集资诈骗”,对63名小牛资本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于是,一个利用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借助政府搭台、人民日报和党建活动宣传推广;虚假承诺有“银行资金存管”、“机构联保”、“顶级认证安全可靠”等各种安全措施保障;高调宣称2018年11月完成A轮融资的P2P平台,最终因金融监管形同虚设,欺上瞒下,官商勾结,狼狈为奸,而留下一地鸡毛。与此同时,曾经被中共官方吹破天的所谓金融创新和互联网金融,也从辉煌走向覆灭。

小牛资本曾在自我介绍中表示,“公司已经形成了普惠金融、财富管理和投资管理三大业务集群,旗下拥有小牛新财富、小牛在线、小牛普惠、小牛投资、牛鼎丰科技等五家子公司,在海内外共开设280余家分支机构,业务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员工总数达万人,服务客户八百万人。”

小牛在线官网资料显示,其于2013年6月正式上线运营,平台累计成交金额超1,171亿元,累计出借人数近86万人。曾承诺“良性退出”,不留下后患,不跑路、不失联、不撤资的小牛在线,至今仍然拖欠全国11万受骗人高达100多亿的血汗钱。不少投入上千万,盼望一跃为亿万富翁,甚至卖房理财,梦想一夜暴富的投资者,最终被一夜归零。堪称中国金融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

一篇题为《从放牛娃到小牛资本董事长》的文章曾报道,彭铁1976年出生于湖南邵阳的小山村,因小时候身体壮实并做过放牛娃而被村民称作“牛牛”。师范毕业后当过本地一所小学的校长。后继续深造,又攻读大学本科和金融硕士。并在银行工作8年,金融公司工作6年,在被称作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3年创办小牛资本。

大家知道,2006年至2011年是大陆P2P的萌芽期;2012年至2015年进入野蛮扩张期;2016年至2020年则是爆雷清退期;2020年11月所有的P2P正式宣布清零。据统计,过去14年里先后有1万多家P2P上线,高峰时同时有5,000多家运营,年交易规模约3万亿元,绝大部分都已经形成根本无法偿付的坏帐。这一轮财富洗劫运动,让无数家庭多年的积蓄灰飞烟灭,化为泡影,只留下欲哭无泪,血本无归的金融难民。而平台的老板和高管们却赚得盆满钵满,且比走私贩毒来得冠冕堂皇。

正如国内有位学者说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盘点这些年爆雷的例子,其创始人无一不是毕业于北大、清华等国内顶级学府。包括前不久爆雷的北大方正和清华紫光等校企。所有P2P平台的运转模式,也都逃不出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可谓始于投机,疯于野心,成于包装,骗于谎言,毁于崩塌,终于监狱。

2.华夏幸福:“地王”变成“地雷”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2021年1月29日起,曾经跻身地产销售榜TOP10的“环京大地主”华夏幸福宣告停牌;2月1日晚间,华夏幸福发布债务违约公告,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发生债务逾期,涉及本息金额共52.55亿元。截至1月31日,债务总额已逼近3,000亿的华夏幸福,可动用货币资金余额仅为8亿元,已无法偿付金融机构负债。

去年以来,华夏幸福尝试多种融资以应对到期债务,期内共发布融资公告20次,其中发行7笔永续债,共计融资196亿元,初始利率介于8%~8.5%之间。但相对于公司大笔存量债而言,新增融资仍不足以应对兑付危机。陆续到期的债务,最终引爆了这家曾经依靠产业新城综合开发运营而名噪一时的另类地产企业。

在2月1日,由华夏幸福牵头,平安银行和工商银行两大债权人等组成债务委员会,包括河北省政府、央行、银保监会、廊坊等在内的相关方面及230多家金融机构的会议上,公司老总王文学将此次债务危机大体归因为三点:疫情原因,错误判断环京形势和扩张激进。

从前几年大幅举债,疯狂扩张,到处抢地开始,这个“地雷”就已经悄悄埋下了。在京津冀一体化升温之后,不少房企选址环首都圈的河北地区,与当地各级政府合作建造产业新城。因开发周期长、成本回炉慢,导致大举扩张中的华夏幸福的债务不断攀升。2015年公司债务尚只有757亿;而到了2017年就攀升至1,723亿,两年债务飙涨近千亿;但到了2020年末,公司债务余额已接近3,000亿大关。

2017年2月,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刚刚传出,已在雄安新区签订了近500平方公里合作项目协议的华夏幸福,立马变成雄安概念“第一权重股”。且超越保利地产、绿地控股等,跃居房地产板块市值第3位,仅次于万科A与招商蛇口,为雄安概念板块唯一一家市值逾千亿元公司。在这高光时刻,其产业新城发展模式被无数导师编成经典案例,吸引无数地产类、产业运营类企业争相效仿学习。当年白手起家的王文学也以575亿元的个人财富位列河北首富。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4月中央明确指出雄安严禁大规模房地产开发,环京区域也全部开始限购。从而公司旗下知名项目孔雀城的销售一落千丈,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现金周转。在巨大债务压力下,华夏幸福开始寻求外部援助。2018年和2019年,平安两度驰援华夏幸福,总计投入179亿元,并签订了较为苛刻的业绩对赌协议。

平安入局之后,华夏幸福试图通过异地战略扩张来缓解债务危机,本来以环京地区为大本营的华夏幸福,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形下仍然豪掷百亿,在华中重镇武汉拿下武昌滨江商务区“地王”项目。就在曝出信托逾期和商票拒付一个月之前,华夏幸福仍在四处拿地。

2020年初在武汉首先暴发的新冠疫情,令债台高筑的华夏幸福更是雪上加霜。因资金链断裂,引发股债双杀,连遭机构下调评级,进一步影响公司再融资。更糟糕的是,华夏幸福与中国平安的对赌协议也随之化为泡影。

由于“疫情冲击+偿债高峰+融资新规+新生人口下降”四重压力,去年已有近300家房企破产,并出现大规模的房贷断供潮,最近甚至出现房东割肉免费送房的消息。目前全国50家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中,至少有28家的资产负债率超过80%。如果房价暴跌50%,接近一半的银行倒闭,全部的房地产开发商关门大吉。

为此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现在房地产是金融风险最大的“灰犀牛”。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机中,100多次与房地产有关。房地产业一旦出现风险,将对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巨大冲击。

3.海航集团:“买买买”到“卖卖卖”

2015年前后,海航成为全球最激进和瞩目的国际买家。王老板手一挥,三千亿人民币撒向海外,英迈、希尔顿酒店和德意志银行等名企纷纷被海航收入囊中。

2016年1月,海航做了个盛典,庆祝首次跻身世界五百强。声称一千万起家的地方航空公司,成为当时“世界上扩张最快最稳健的企业之一”。

2016年底,海航又做了个庆典,宣布2025年进入世界五百强前十名,总资产超过30万亿。要知道,那一年中国的GDP才74万亿。此时,表面上看似光鲜亮丽的海航资金链已经很紧了。

2017年末,海航五百强排名升至170位。在中国民营企业排行里,也仅次于华为居第二位。只有小学毕业水平的海航创始人陈峰,居然还登上了哈佛讲坛,向世界精英传授玄学。

2018年7月,原董事长王健在法国神秘死亡,给了海航致命的一击。海航总矛盾、总危机开始显露和暴发,海航集团陷入风雨飘摇境地。

2019年2月29日,作为海航法人代表、曾经中国商业教父一般的人物,陈峰身背7份限高令,连自己的飞机都坐不了了。工作组进驻后发现,公司所有资产被质押,海航已经山穷水尽,卖无可卖了;部分员工数月没发工资;这家万亿巨头,不仅交不起航油费,甚至无力更新航材,以致飞机停飞。

2020年1月29日,由海南省政府牵头的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经过与央行、银保监会和债权方持续几个月沟通、吵架、争取,最终不得不宣告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破产重整。这为1949年以来涉及金额最大的破产案例。

1月29日那天,除了海航,同时发布重组消息或者进展的,还有方正、雨润、华夏幸福和泛海。也是同一天,赖小民被执行死刑。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就这样成了历史的一个分母。

“背靠大树好乘凉。”一个曾经多次站在倒闭的边缘的海航,靠国开行牵头,中、农、工、建、交、邮政六大国有银行及进出口银行和浦发银行等银行团高达8,170亿元授信的支撑,多次死里逃生。

2020中国旅游业受武汉肺炎影响,总收入比上年减少了3万亿,由最牛行业沦为最惨行业。除海航折翅外,国航、东航、南航三大央企亦大幅亏损,还有12万家企业关停倒闭。而全社会注销公司则多达50万家,500多万人失业。

随着开年三大“灰犀牛”崭露头角,2021年不仅是中共“十四五”开局之年,也可能是中国企业大规模破产的元年。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211/155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