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王阳明,往前走不要怕,回头看不后悔,恬淡豁达从容一生

王阳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

王阳明说:“除了人情事变,再没有其他的事情。喜怒哀乐,难道不是人情吗?从视、听、言、动到富贵、贫贱、患难、生死,都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包含在人情中,其关键只在于‘致中和’,‘致中和’又只在于‘谨独’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诗句:“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人生是一个从绚烂归于平淡的过程。

生,便如夏花,极尽绽放,不停对追求。因为来日方长,便钟爱艳丽与繁华,喜欢一切新鲜刺激的事物,肆意挥洒生命的画笔,将人生填的满满的。

死,便如秋叶,退掉了浓郁的色彩,安安静静,寂然飘落。因为时日无多,所以明白一切都不过是空,生命的脆弱时刻伴随,思想于是远离了喧嚣,尽归于平淡之中。

人生看似漫长,实则须臾而过。生活的多样性,让我们迷了眼,无非是得到很多,又失去了很多。

执著于很多难以割舍,却又不得不舍的事和人,不接受客观的评判,不反省自身的不足,盲目追求更多的奢望。

一个人过于在意的,永远在折磨你;你始终执着的,永远在伤害你;一念无明,烦恼丛生;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人情事变不过是过眼云烟。

接受生命里的那些伤痛,那些挫折,那些凋零,活着本就该有血有肉,有滋有味,期待着意想不到未来的千万种可能性,满怀感恩的心情慢慢前行,不枉世间走一遭。

王阳明曾因为有功多次被提升,但他又屡次辞官。于他心中,这些权势金钱经繁华过后都是空,他痴迷于“致良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以及超脱生死之境。

繁华过后总是空。生命的奥秘在哪里呢?

在于向死而生,获得恬淡平和、视死如归的心态,这种心态能够让人卸下生命和心灵的重负,一直生活在别样的期待和无所畏惧的轻松愉快中。

生死随缘,因为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向死而生,死如再生,面对生死,我们不如泰然接受,好好把握当下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当一个人有绚烂归于平淡,就好比一幅画,整个画面填的满满的,多半没有艺术价值,没有遐想的空间;又如布置一间房子,一定要留适当的空间,才不会那么拥挤烦闷的感觉,能够成为一个静心休憩的场所

人生来双手空空,却要让其双拳紧握;等到死去时,却要让其双手摊开,偏不让其带走财富和名声,不明白这个道理,人就很难对许多东西看淡,很容易为外物所累。

王阳明:“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命之学。”

意识是说:人的生死之念,原本是从生身命根上带来的,因此不能轻易祛除。如果在这里能看破识透,整个心才会畅通无碍,这才是尽性知命的学问。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渴望和梦想,有些人终其一生的努力,也未必能得到成功的回报。然而,他们却无悔无憾于生命。因为他们从未懒惰过,他们一直在执着追求心中的所爱。

往前走,不要怕;回头看,不后悔。人生所追求的不过是无憾无惧而已。

王阳明的致良知,正是为了参透人生最大的问题——“生死”。一个悟了道的人,在心灵完全不为外物所滞的境界下,领悟到与万物一体的真实性,这才是真正参悟生死的奥秘,才能如王阳明那样在病危时坦然微笑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生短暂,我们来不及感慨,仿佛马上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在于简约的内心,如果自己不能完完全全、真真实实地生活,反而陷入物质欲望为我们所设下的圈套中,便很难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王阳明被贬至贵州龙场,龙场在贵州西北的荒凉之地,当地居住的都是少数民族,王明阳非常不适应当地的生活。再加上当时刘瑾一直都在派人追杀王阳明,要不是王阳明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估计就被杀了。

王阳明认为,得失荣辱都不在乎,都可以置之度外,只有这生死问题还没有参透,于是他就在石棺里静卧,发誓说:“我等待命运的安排吧!于是王阳明看透了生死,既然参透了生死的意义,从而面对前面的路,能泰然处之,无畏无惧。”

王阳明心学还秉承着“仁者与万物一体论”而来。以天下为己任,事事皆关我心,“我”是“主人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小我统一与大我的历史责任感。

“不要怕”三个字,激励人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理想和生活,历尽艰辛,只要能坚持就能不断努力,也唯有这样的勇气才能支持年轻的心,“走遍天下都不怕”。

“尽人事”三个字,指明人生的坎坎坷坷,经历了酸甜苦辣,明白了原来成功的背后五味杂陈。

“不要悔”三个字,告诉人们每一步都是财富,坦然地接受生命的馈赠,“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所有的日子都值得用心度过。

年轻的时候不要怕,长大了之后不要悔。在生活中,我们路过也错过,像一条条画在人生轨道上的平行线,交叉,并行,走一段或者一生。

年少时不知道什么才是需要努力的,初生牛犊,凭借的只是最初的勇敢。假如这个时候,缩手缩脚,就很难有所成就。

等到我们阅尽人生,才能渐渐体会到人生中的遗憾和失落,许多不完美的心事和往事都渐渐浮现在心头。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拥有的是一颗无怨无悔的心。我们要不断告诉自己;走过的都是路,唱过的都是歌,所有的经历都只是一种结果。

儒家对于生命的态度即是所谓的“乐天知命”,人顺从“命”的同时还要实现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这才算尽了人事,面对死亡时也就心安理得。

王阳明对生死的态度沿袭了儒家的思想,他说死无所怕,如若真有所不甘,也是生时未完成人生的使命,死才会有所遗憾。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想要了无遗憾地度过今生,每个人都想让自己所做的事永远都是正确的,从而实现自己的预期。

但这只能是美好的幻想,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可能不走弯路。做了错事,走了弯路之后,能有一种积极的反省,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让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稳健、更从容。

因为反思,所以深刻;因为憧憬,所以希望。在过去和未来的交织下,才有把握当下、不怕不惧、不喜不悔的人生。

不要怕,是说不要害怕明天的风雨;不要悔,是说不要后悔错过霓虹。只要我们好好把握现在,珍惜此刻的拥有,找到活在当下的勇敢和执着,就一定可以收获美好人生。

世间的繁华就像童话里的红舞鞋,漂亮、妖娆而充满诱惑,一旦穿上,便再也舍不得脱下来,只能疯狂地转动舞步,即使内心充满疲惫和厌倦。

当生命的舞会到达终点,脱下红舞鞋时赫然发现,一路的风光和掌声结束后,留下的只有说不出的空虚和疲惫,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繁华过后总是空。最美的生活从来不是最繁华的生活。很多人不断追求所谓的舒适,最后才发现,真正的舒适在于内心。

人生若烟花,绚烂过后便归于平淡,一颗通透的心才是最值得追求的,在恬淡与豁达中才能感到生命的甜美。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笨蛋文文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305/156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