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不只扫墓祭祖!清明节不可不知8习俗:要郊游踏青、放风筝

清明连假期间民众前往扫墓。图/报系资料照片

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也是“祭祖四大节”,每年阳历4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开始,因此,清明节总是落在国历4月4日或4月5日其中一天,其中也有一些习俗,可能不是这么广为人知。

习俗1: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主要有两种仪式,分别是“培墓”跟“挂纸”(闽南语),培墓时要清除杂草、增添流失的坟土,也可以用银珠重新描坟墓碑上字迹,培墓时若添丁生子或购置田产,则带一对“子孙灯”,有告慰祖先,传宗接代之意。

另外挂纸又叫“压纸”,就是替祖先修房子的意思,挂纸之前要先铲除墓上丛生的树枝、野草,再将墓纸两三张一叠折波纹状,用小石块分别压在墓头、墓碑和后土(土地神),挂纸象征子孙一度为祖先居处所添的新瓦,也有辨识的作用,后续还要带简单供品祭墓、烧纸钱,才算完成挂纸仪式。

习俗2:郊游踏青

清明时节气候舒爽,生气盎然,是适合出游踏青的日子,古人因为平时忙于耕种、地缘关系使亲友相聚不易,因此在家族祭拜后,会相约踏青郊游,叙叙旧。

习俗3:荡秋千

荡秋千起源于春秋时代,到了唐代演变成寒食节与清明节重要活动之一,荡秋千对于古人来说,象征赶走身体病痛,而且荡的越高代表日子越顺利。

习俗4:拔河

又称为牵钩,原本是军队里流行的活动,历史记载中,唐中宗曾在某年的清明节举行拔河比赛,后来流传到民间,不仅可以帮助身体健壮,也有向天祈求丰收的意思。

习俗5:斗鸡

一样是唐代流行的活动,传说唐玄宗为了斗鸡活动下重本盖鸡坊、培养儿童训练斗鸡。

习俗6:插柳戴柳

插柳同时是寒食和清明节习俗,人们在门户上、坟上插柳,头上戴柳条编的饰物,清明节扫墓之后,折柳枝带回家,插在门楣辟邪。

也有另一说法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预报天气,所以有“柳条青,雨濛濛;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

习俗7:颁赐新火

清明节的之前为“寒食节”,举国禁火,只吃冷食,所以到了清明节要开始钻木取新火,有去旧迎新的意思,不过到了唐代时,寒食和清明节已经并存,因此现在清明节有许多必吃的传统冷食,像是润饼、草仔粿、红龟粿等等。

习俗8: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古人相当热爱的活动之一,以前逢清明节的时候,整天都在放,有人会把风筝放上天后,剪断牵线,任凭风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能除病消灾,带来好运。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udn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402/1576063.html